文學獎的典範轉移

 

文學獎的典範轉移

奧斯卡影帝湯姆漢克斯主演的「達文西密碼」系列電影新作「地獄」(Inferno),以但丁的《神曲》做為貫穿全片的關鍵線索,一邊解謎一邊搶救人類。另一部新片「怪奇孤兒院」則以十九世紀美國大哲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的文句,當作主角展開穿越時空之旅的源頭。「BJ單身日記」中休葛蘭飾演的花心大少,對每一位心儀對象大獻殷勤時必定朗誦浪漫主義詩人濟慈(John Keats)的作品。看來,讀詩不僅可以「興觀群怨」,還有別的大用途。

諾貝爾文學獎頒給美國民謠歌手巴布狄倫,突破詩歌、小說、戲劇等傳統文類的範疇,被譽(譏)為「典範轉移」。委員會澄清,詩也是詩歌,可以吟唱,還把古希臘的荷馬(Homer)和莎芙(Sappho)抬出來,證明所言不虛。

其實,文學獎去年頒給「報導文學」作家時,已引起不少側目。可委員會並不因此憂讒畏譏,今年再度跌破眾人眼鏡。

委員會稱讚巴布狄倫是威廉布雷克以降,偉大英語傳統中的偉大詩人。威廉布雷克被視為英國浪漫主義的先驅,「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為其名句。堪稱浪漫主義詩壇祭酒的華滋華斯,認為「詩是波濤情感的自然流露」(Poetry is the spontaneous overflow of powerful feelings.)。巴布狄倫的作品,可作如是觀。

 

来源:联合报

王儲掌政 軍方將扮仲裁者

 

王儲掌政 軍方將扮仲裁者

泰國國王蒲美蓬在位七十年與軍方建立起密切的共生互惠關係,藉由賦予高位來換取軍方的支持以鞏固王權,也難怪多次以保王名義發動政變的軍方總能獲得蒲美蓬的背書。由於將接任國王的王儲瓦吉拉隆功與軍方並無深厚淵源,為確保掌政順利,預料泰國軍方在未來仍將扮演關鍵的權力仲裁角色,持續享有一定的政治影響力。

  • 陪同亡父遺體回大皇宮的詩琳通公主,神情哀戚(路透)。

    陪同亡父遺體回大皇宮的詩琳通公主,神情哀戚(路透)。

  • 搭載王儲瓦吉拉隆功的廂型車(左)是該車隊的第一部車。(美聯社)

    搭載王儲瓦吉拉隆功的廂型車(左)是該車隊的第一部車。(美聯社)

在權力鬥爭與軍事政變頻繁的泰國,蒲美蓬儼然是軍方的政治生命線,當軍方在政爭中高舉保王旗幟發動政變時,往往都能獲得蒲美蓬的支持。但地位崇高的蒲美蓬也會適時出手調停甚至訓斥軍方,其中最知名的事蹟莫過於在一九九二年召見軍事政變將領蘇欽達(自立為總理)與反對派領袖查隆,兩人跪在蒲美蓬腳前聽訓,蘇欽達最後辭職下台,危機落幕。

學者稱去軍事化遙遙無期

當今泰國政情有如當年翻版。現任泰國總理帕拉育出身軍事將領,兩年前以遏止政治派系鬥爭之名發動政變,成立軍政府與出任總理。當時蒲美蓬的健康情況已不佳,無法如當年般出手化解危機;而軍方選在此時政變,也被視為意在確保在王位繼承時大權在握。

曼谷法政大學政治學教授提蒂南.蓬蘇迪拉克說,軍方高層勢必大舉介入日後發展,軍政府會在接下來的王位繼承與政權轉移(軍政府承諾明年底以前大選)上扮演不可或缺且重要的角色;泰國軍方與君主制度專家錢伯斯則直言,泰國近期內去軍事化有如隧道盡頭無光,遙不可期。

軍中內鬥是否引爆 令人憂心

瓦吉拉隆功雖掛有軍銜,然其軍方網絡關係不若其父深厚,而且經常長時間滯留海外,權力基礎不明。匿名分析家指出,相較於蒲美蓬與軍方的共生關係,瓦吉拉隆功顯得較為獨立,而這讓曼谷菁英及其軍事後盾感到憂心。瓦吉拉隆功曾是空軍戰鬥機飛行員,待過國王禁衛軍,也有自己的部隊「皇家禁衛軍九○四」,人數估計達五千人。

此外,王位繼承是否會引爆軍中內鬥,也令人憂心。帕拉育並非唯一有政治影響力的軍方高層,蒲美蓬在舉足輕重的樞密院也安插不少軍系要人,其中高齡九十六歲的樞密院主席、前總理普瑞姆在王位繼承一旦出現危機時,依法將代為攝政。外傳源自王后禁衛軍的帕拉育派系與系出國王禁衛軍的普瑞姆派系對立已久,普瑞姆在過去十年來因帕拉育派系崛起而式微。

 

来源:自由时报

破天荒!巴布狄倫「歌如詩」 獲諾貝爾文學獎

 

 

破天荒!巴布狄倫「歌如詩」 獲諾貝爾文學獎

  • 美國民謠教父巴布狄倫獲頒諾貝爾文學獎,是首位歌手得主。
  • 舒國治:諾貝爾評審鼓勵文學跨界與多元,「突破又具說服力」。

本屆諾貝爾文學獎由美國樂壇傳奇人物、有民謠教父之稱的巴布狄倫摘得桂冠,這是諾貝爾獎首次將文學獎這項至高的殊榮頒給歌曲作家,跌破所有觀察家眼鏡。瑞典學院發表聲明說,巴布狄倫因「在美國歌曲的偉大傳統中創造新的詩意表達」而獲獎,學院的主任祕書戴紐斯說,狄倫的歌曲是「 聽者耳中的詩篇」。

瑞典學院宣布得主時,在場的記者先是發出深長的驚嘆,繼而報以許久的掌聲。狄倫的歌詞與著作8度提名諾貝爾文學獎,但從未被真正看好。

戴紐斯告訴瑞典TT通訊社說:「巴布狄倫是英國大文豪威廉.布雷克以降,大英語傳統中的一位偉大詩人,是文學的集大成者。」

巴布狄倫因「在美國歌曲的偉大傳統中創造新的詩意表達」而獲獎。(法新社)

自學多種樂器 愛民謠、藍調

現年75歲的巴布狄倫,原名羅伯.艾倫.齊默曼,1941年出生於明尼蘇達州,在猶太中產階級家庭中成長,青少年時即靠自學學會玩多種樂器,如口琴、吉他、鋼琴 ,對音樂的喜好也與日俱增,特別愛好美國的民謠與藍調。1961年從大學輟學,開始在紐約格林威治村的俱樂部、咖啡館演唱。巴布狄倫因對威爾斯詩人狄倫.湯瑪斯崇拜有加,因此改名鮑布.狄倫,開始演唱生涯。

瑞典學院十三日宣布美國歌手巴布狄倫為文學獎得主,並在宣布得主現場展示巴布狄倫的相關作品。(法新社)

反戰神曲「隨風而逝」

巴布狄倫1962年發行首張唱片「巴布狄倫」,但其中只有兩首原創曲,1963年發行「自由自在的巴布狄倫」,則收錄他許多原創歌曲,包括經典之作「隨風而逝」(Blowing in the Wind),這是他為反越戰而寫的歌曲,其後成為美國民歌史上力作。

帶著他的樂器,巴布狄倫唱出他對社會不公、戰爭、種族歧視的反調,且成為知名的民權運動家;頭3年即灌錄了驚人的300首歌曲。

2004年,巴布狄倫出版了「搖滾記」(Chronicles)一書,佳評如潮。2005年和2007年他和美國名導馬丁.史柯西斯合作演出自傳式音樂紀錄片「迷途之家」(No Direction Home)以及「搖滾啟示錄」(Im Not There)。

生涯大獎不斷

諾貝爾文學獎是狄倫最新獲得的榮譽,瑞典學院說,他是偶像人物,他對現代音樂影響深遠,以及在美國次文學的地位,為他贏得這項金質獎章。生涯中,巴布狄倫已獲11座葛萊美獎,1座金球獎,2001年並以電影「天才接班人」主題曲「今非昔比」(Things Have Changed)抱得奧斯卡獎最佳原創歌曲獎 。

狄倫1980年底開始從事巡迴演唱 ,且承諾歌迷會是「永無盡頭的巡迴演唱」。

得獎爆冷?承認文學多元性

諾貝爾文學獎頒給狄倫,爆冷嗎?多年來,關於狄倫將摘諾獎的呼聲始終不斷。「這證明諾貝爾獎承認文學的多元性。」作家張鐵志表示,從去年頒給報導文學作家亞歷塞維奇,到今年頒給狄倫,諾貝爾獎不斷開拓文學的疆界。

狄倫雖被定位為「歌手」,最為人稱道的卻是作詞。張鐵志指出,狄倫從美國傳統民謠、詩歌尋找創作資源、將之帶入搖滾樂,「把搖滾樂提升到詩歌的高度。」張鐵志認為,狄倫詩歌的成就,並不亞於任何傳統詩人。「巴布狄倫就是一個詩人,一個把詩歌用音樂唱出來的詩人。」作家馮光遠表示。

作家舒國治表示,狄倫擁有「充滿創作能量的人生」,靈感永遠不竭,20多歲便完成了大量歌曲,台大外文系教授廖咸浩認為,狄倫文字豐富多面,有時抒情、有時抗議社會、有時具哲理思考,「他是一位歌手、詩人,也是一位社會運動家。」舒國治認為,狄倫所展現的文學成就「比起海明威、馬克吐溫毫不失色」,只是他以不同的形式呈現。

舒國治指出,諾貝爾文學獎展現了「20世紀的新思維」—鼓勵文學的跨界與多元,「突破又具說服力」。馮光遠也認為,諾貝爾評審的「大膽」可以給文化界啟示—鼓勵評審突破獎項的限制、也鼓勵創作者勇敢做各種跨界。

来源:联合报

巴布狄倫歌曲 「聽者耳中的詩篇」

 

巴布狄倫歌曲 「聽者耳中的詩篇」

巴布狄倫一九八五年於費城義演。 法新社
 

本屆諾貝爾文學獎由美國樂壇傳奇人物、民謠教父巴布.狄倫摘得桂冠,這是諾貝爾獎首次將文學獎殊榮頒給歌曲作家,跌破所有觀察家眼鏡。瑞典學院發表聲明說,狄倫因「在美國歌曲的偉大傳統中創造新的詩意表現手法」而獲獎,學院的主任秘書戴紐斯說,狄倫的歌曲是「聽者耳中的詩篇」。

瑞典學院宣布得主時,在場記者先是發出深長的驚嘆,繼而報以許久的掌聲。狄倫的歌詞與著作八度提名諾貝爾文學獎,但從未被真正看好。

戴紐斯告訴瑞典TT通訊社說:「狄倫是英國大文豪威廉.布雷克以降,英語傳統中的一位偉大詩人,是文學的集大成者。」

現年七十五歲的巴布.狄倫,原名羅伯.艾倫.齊默曼,一九四一年出生於明尼蘇達州,在猶太中產階級家庭中成長,青少年時即靠自學學會玩多種樂器,如口琴、吉他、鋼琴,對音樂的喜好也與日俱增,特別愛好美國的民謠與藍調。一九六一年從大學輟學,開始在紐約格林威治村的俱樂部、咖啡館演唱。他因對威爾斯詩人狄倫.湯瑪斯崇拜有加,因此改名巴布.狄倫。

狄倫一九六二年發行首張唱片「巴布狄倫」,其中只有兩首原創曲,一九六三年發行「自由自在的巴布狄倫」,則收錄他許多原創歌曲,包括經典之作「隨風而逝」(Blowin’ in the Wind),這是他為反越戰而寫的歌曲,成為美國民歌經典。

帶著他的樂器,狄倫唱出他對社會不公、戰爭、種族歧視的反諷,且成為知名的民權運動家;出道頭三年即灌錄了驚人的三百首歌曲。

二○○四年,狄倫出版了「搖滾記」(Chronicles)一書,佳評如潮。二○○五年和二○○七年他和美國名導馬丁.史柯西斯合作演出自傳式音樂紀錄片「迷途之家」(No Direction Home)以及「搖滾啟示錄」(I’m Not There)。

瑞典學院說,狄倫對現代音樂的深遠影響以及在美國次文化的地位,為他贏得這項金質獎章。狄倫已獲十一座葛萊美獎,一座金球獎,二○○一年並以電影「天才接班人」主題曲「今非昔比」(Things Have Changed) 抱得奧斯卡獎最佳原創歌曲獎 。

狄倫一九八○年底開始全球巡演,且承諾是「永無盡頭的巡迴演唱」。

 

来源:联合报

諾貝爾文學獎/歌謠是人類最真實的聲音

 

 

諾貝爾文學獎/歌謠是人類最真實的聲音

早在二○○二年我所寫的《在文學徬徨的年代》一書中,就有一個章節專門討論了歌詞創作有可能撼動文學版圖與閱讀的預測。二○一六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了美國民謠搖滾歌手巴布.狄倫(Bob Dylan),看似爆冷門,但就我個人而言,這並非嚴肅文學的立場動搖,反而更能顯示出作為世界最矚目的文學獎,諾貝爾回到了「文學是語言的藝術」這個最真實的檢驗標準!

在書中我對歌謠/歌詞提出的幾個看法,或許也隨著今年諾貝爾文學獎的頒發而得到了圓滿的解答。其中之一就是,歌詞有沒有文學性,似乎我們都囿於將其與「詩」這個文類作比較,傾向於先決定它像不像「現代詩」,再來決定它是否可登文學殿堂,而非先欣賞它的語言本身;文學中似乎應該給歌詞一個獨立的類別。再者,我也期望現代詩創作者莫忘詩的根源與歌是不分家的,音韻之美應該重新在現代詩中發揚光大。諾貝爾文學獎的委員們,想必也有同感吧?

一九六○年代,詩人與歌手的結合早就形成一股風潮,像搖滾教母派蒂.史密斯(Patti Smith)在灌錄唱片之前,就已是一位出版過詩集的詩人。披頭四也曾出版過幾張極富實驗精神的〈Zapple〉系列,與艾倫.金斯堡(Allen Ginsberg)等當時的詩壇大將合作,將音樂配上詩歌朗誦。保羅.麥卡尼與藍儂也都曾出版過歌詞與詩的合集……但這一切都仍然要歸功於祖師爺巴布.狄倫,若不是他的詞曲,加上他個人特有的鼻音唱腔,唱出了整個一九六○年代對自由與人權的追求,大眾恐怕都忘記了歌謠是人類最真實的聲音,它的感染力與影響力,足以改變一個時代對何謂真正的「自我表達」這件事的體悟!

美國文壇備受敬重的桂冠詩人羅勃.品斯基(Robert Pinsky)說得好:歌謠與文學精神不違背,重點就在於「當那個語言發聲時有多麼美麗,有多麼令人震動欣喜」。所有感動人心的好文學,其實都因為那個美麗的聲音,吐露出一種屬於靈魂的語言。哇!巴布.狄倫得諾貝爾文學獎,也許更啟示這世界多麼需要再次聽見那樣真實透澈的聲音!

 

来源:联合报

張讓/42記事和其他(之十八)

 

 

張讓/42記事和其他(之十八)

36.周作人〈關於命運〉裡提到永井荷風的《江戶藝術論》,引了一段話,講他為什麼愛浮世繪,很是動人,我讀了一次又一次,抄在這裡:

「苦海十年為親賣身的游女的繪姿使我泣。憑倚竹窗茫然看著流水的藝妓的姿態使我喜。賣消夜麵的紙燈寂寞地停留的河邊夜景使我醉。雨夜啼月的杜鵑,陣雨中散落的秋天木葉,落花飄風的鐘聲,途中日暮的山路的雪,凡是無常無告無望的,使人無端嗟嘆此世只是一夢的,這樣的一切東西,於我都是可親,於我都是可嘆。」

這樣大段抄書簡直是強盜,實在是想與你分享,又沒法說得更好,只好笨抄了。

37.生平沒有過果樹,現在新家前院一簇十來株的橙樹橘樹,都結實纍纍低垂。

二月中滿樹白花,香氣濃郁窒人。《紅樓夢》裡的香氣襲人原來是貶,意味太過,否則不會用「襲」。不過只有我這隻挑剔的鼻子抗議受到侵襲,凡是濃烈甜膩的花香或是香水在我都無異臭味,難以忍受。連百合之類的清香,我一樣覺得觸鼻。

B說他從小熟悉橘花香,對他那氣味總是香的。朋友鄰居一致讚美橘花香。

一個朋友建議春季時節到西班牙的弗蘭西亞(Velencia)去看橘花,我一度心動,現興趣全失。還是最同意撒哈拉沙漠的貝都因人:「最好的空氣是一點氣味都沒有。」

来源:联合报

張讓/42記事和其他(之十七)

 

張讓/42記事和其他(之十七)

35.看與被看。

狄勒爾在汀克溪畔遊逛,看見草木鳥獸,看見天地宇宙神人。她寫:「像過山到另一邊的熊,我到外面去看能看到什麼。」只不過通常所見大同小異,直到有一天,她「看見了什麼,或者,讓什麼東西看見。」

在戶外書房,可看的很多。你看,近旁大石上一條蜥蜴在做伏地挺身,姿勢端正如兵(後來得知是種求偶舞)。不然眼光稍稍放遠,一隻烏鴉棲在一棵樹頂隨風搖擺,危顫顫幾次幾乎給風吹落,分明自得其樂。忽而,兩鳥從頭頂一掠而過,原來是一隻烏鴉驅趕一隻鷂鷹,以翅擊翅打出啪啪聲。還見過蜂鳥追逐烏鴉。

不過我並沒特意去看,而是被動地,等到外界呼喚我的注意。如果你像我經常置身戶外,便會發現天地中有太多東西喚起你的注意:光線、色彩、風雲、溫度、聲響等。

現在,終於到了寫那隻蜂鳥的時刻。

園中飛鳥最常見的是烏鴉,其次是蜂鳥。驚人的小,來去如電,是飛行特技專家,也是鳥類中身材最小的,簡直像巨大昆蟲。最小的是古巴一個品種,身長約四、五公分,蛋不過豆粒大。這裡常見的是翠綠身桃紅喉部,俗名安娜的蜂鳥,有一陣我叫牠們小翠。

起初,我幾乎每天等小翠(也許是同一隻)到我正前的花枝上餵食,直到幾星期後花朵謝盡。那些橘紅花杯細長如香檳酒杯,蜂鳥尖長彎曲的喙伸進去好像用吸管飲酒,一杯一飲換另一杯(也不過兩三杯而已),翅膀不停急速搧動,有時正對陽光喉部桃紅倏然一閃,鮮豔眩目。

且想像那天,一如平常,我面對山下和一疊書。突然空氣一陣小馬達似的低音震動聲,我方才驚覺一隻蜂鳥已從腦後射過,離左耳幾步之遙倏然停下,如微型直升機定在空中,翅膀飛動一片模糊,聚精會神打量我,我也打量牠。當狄勒爾和黃鼠狼「互相深深看了一眼」,那一眼持續了六十秒,在那片刻,狄勒爾進到了黃鼠狼腦袋裡,黃鼠狼也進到了狄勒爾腦袋裡。我和蜂鳥相互凝視不過幾秒鐘,連看清長相都來不及,牠已經一閃不見了。我無從得知牠為什麼那樣打量我,得到了什麼結論。是不是因我上衣橘紅,以為我是某種巨大奇花?

就那麼一次,我覺得「被看見了」,有種受寵若驚之感。

来源:联合报

王丹:小品三則

 

 

王丹:小品三則

一,關於欲望

每個人都有很多的欲望,為了欲望我們忙忙碌碌,於是有的時候很想切斷這些欲望,希望自己可以寧靜下來。這通常是很不容易做到的事,即使是聖賢之輩也很難去除欲望。有人想過為什麼嗎?有,那就是哲學家拉岡。他曾經指出:人類欲望的問題在於,這些欲望都是「大寫的他者的欲望」,包括了對他者的渴望,渴望被他者所渴望,以及,渴望他者渴望的東西。拉岡到底是哲學家,具備高度的綜合認知的能力,他的三點概括的確包括了大部分的欲望。由此我們可以知道,其實欲望難以切割,很大的原因就是我們的情感滿足,是建立在「他者」的基礎上的。因為「他者」是我們很難改變的,所以欲望也就很難切斷。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也就找到了減少欲望的一個可行的方法,那就是:回到自己。不以「他者」做為衡量我們的生活的標準,我們就可以減少很多的欲望。

二,關於世界3

英國著名科學哲學家卡爾.波普(Carl Popper)曾經對我們生活和面對的世界做過一個很獨到的區分。他認為我們實際上是生活在三個世界中:第一個就是自然世界,這當然包括環境,關係,權力,食物等物質性的世界;第二個是精神世界,他指的是情緒,感情,愛,友誼等等;而第三個世界,也就是「世界3」,簡單說,就是知識。波普認為,人類無往而不在這三個世界的網羅之中。在這三個世界中,人類一直致力於改變自然的世界,但是過於強力的改變就是干預,有的時候會引起反彈性的自然災難,現在我們才認識到,與自然的世界,還是和諧相處的好;精神世界則屬於「靈」的部分,這個世界虛無縹緲,難以捉摸,更無法以物質性的手法加以改變,就像我們通常是被自己的情緒左右,而很少能真正左右自己的情緒一樣;因而,只有一個世界,是我們真正可以發揮能動性的地方,那就是知識的世界。只要我們堅持閱讀和思考,這個世界就可以持續擴張,而一個擴張的世界總是可以給我們帶來更多的豐富體驗。「世界3」,才是我們的一生中,最應當戮力經營的地方。

三,關於想像

《暗店街》的作者,法國著名作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迪亞諾(Patrick Modiano)是我很喜歡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充滿神祕幽暗的氣息,他筆下的巴黎像一幅掛在牆角的油畫。如果你以為他的小說都是生活經驗的積累成果,那就錯了。他曾經談到過自己是如何開始寫作的,聽起來非常離奇而有趣。他說:「是在翻閱那些巴黎的老電話薄的時候,我產生了最初的寫作欲望。我要做的就是在電話簿上幾十萬的姓名裡用鉛筆畫出一個陌生人的姓名,地址和電話號碼,然後去想像他的生活是什麼樣的。」原來,很多精采的故事,就是這樣想像出來的。一個好的作家,要具備豐富的想像的能力,這在某種程度上說,已經屬於天賦的範疇。我們在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在馬奎斯的《百年孤寂》,在張貴興的《群像》,王小波的《唐人秘傳故事》都領略過這樣的想像能力。在我看來,這是文學最吸引我的地方,也是最有魅力的一部分。因為這樣的想像,可以在我們有限的生活範圍之外,開拓更大的空間,讓我們通過閱讀看得更多,更遠,更有興致。

来源:自由时报

向陽/三十春秋立一傳 - 讀劉美蓮《江文也傳》

 

 

向陽/三十春秋立一傳 - 讀劉美蓮《江文也傳》

1984年春某日,我在濟南路《自立晚報》的副刊編輯室收到一篇來稿,題目是〈江文也的悲劇一生〉,作者署名「劉美蓮」,稿子篇幅很長,附有相當珍貴的照片。在這之前,我已從藝術評論謝里法發表於《聯合報》副刊的〈故土的呼喚──臥病北平的台灣音樂家〉一文,以及《自立晚報》稍前(1983.12.12)刊登香港周凡夫所寫〈半生蒙塵的江文也〉,約略知道江文也的事蹟,知道他曾以《台灣舞曲》得到1936年柏林奧林匹克「藝文類作曲組」的獎項,是當時全亞洲第一位獲得國際大獎的音樂家;戰後滯留中國,文革期間遭受迫害。但對於江文也的一生則仍不清楚。

  • 圖◎王樂惟

    圖◎王樂惟

被國家機器隱藏的傑出者

當時仍不滿三十歲的我在編輯檯上逐字細讀這篇〈江文也的悲劇一生〉,透過作者清晰的整理,方才對江文也的生平有了基本的認識。我仔細閱讀文章的脈絡,揣想一位出生於日治下的台灣,童年在福建廈門長大,中學之後赴日讀書,以聲樂揚名於日本,再以作曲揚聲於奧林匹克的音樂天才,如何在一個大動亂年代,不由自主地陷身於台灣、日本、中國三重夾縫中的煎熬,而最終又不為當年他出生的故鄉台灣所知的悲哀,心情為之激動,於是決定採用這篇根據江文也之侄江明德提供的資料整理出來的稿子,以頭條、兩天連載的方式於當年3月21、22兩日全文刊登。

這篇文章刊出後,迴響甚大,很多讀者打電話到報社來,表示他們首次知道「江文也」這個名字,讀了這篇文章,才知道江文也的音樂成就與悲鬱人生;也有讀者先前已讀過謝里法的介紹,詢問劉美蓮這位作者是否有出版江文也的相關傳記?那是一個研究匱乏、台灣(特別是日治時期)人物方才逐一出土的年代,政治戒嚴,資訊仍然遭到執政者掌控的年代,〈自立副刊〉成為了解台灣文化的小小窗口,這篇文章之引起讀者的重視,是因為透過窗口,讓讀者看到了被國家機器隱藏、扭曲與壓抑的台灣歷史與傑出人物。

當時的劉美蓮應該也很年輕,我讀出身於音樂系的她的文字,儘管是一篇根據口述與相關文獻整理出的稿子,字裡行間還是流露出了她對江文也晚年受盡文革苦厄,不為國人所知的痛惜。我知道,那是一個音樂人對前輩音樂家的悲劇一生有所感觸,而自然流淌於行文筆下的敬惜之心。也因為這份敬惜,才讓〈自立副刊〉的讀者想更一步了解江文也、接觸江文也吧。

從1984年到今天,整整三十年過去,「江文也」這個名字,對台灣人來說已經不再陌生。特別是解除戒嚴之後,江文也的研究開始受到重視,1988年,前衛出版社出版了林衡哲編選的《音樂大師──江文也的生平與作品》一書;1992年6月,台北縣立文化中心舉辦過「江文也紀念週」;2003年10月台灣中央研究院舉辦了「江文也學術研討會」;國內的碩士論文已累積有八部之多,博論則有2004年通過學位考試的〈夾縫中的文化人──江文也及其時代研究〉(成大歷史系林瑛琪)……但儘管如此,三十年前讀者問詢的「江文也傳」,在台灣仍然付諸闕如。

當年在〈自立副刊〉發表〈江文也的悲劇一生〉,感動編者和無數讀者的劉美蓮,終於回應了讀者的詢問,完成了這部厚重的《江文也傳:音樂與戰爭的迴旋》;而我,三十年前的編者,居然有幸成為她這本著作的讀者。人生的因緣奇妙,我在閱讀本書篇章之前,找出當年編的副刊,重新閱讀,腦海裡浮出的是接到文稿、受到感動、決定刊登、編輯、落版、校對、出報,一直到接聽讀者來電的種種畫面。

用三十年的歲月,為一位被時代折磨、被政權扭曲、被故鄉遺忘的偉大音樂家立傳,就是這本《江文也傳:音樂與戰爭的迴旋》最動人的所在。透過本書一如樂章似的巧妙結構,音樂才子江文也的傳奇一生,逐一進入我們的眼中。

音樂天才的奇詭命運

「序曲」先從江文也於1936年以《台灣舞曲》榮獲柏林奧林匹克「藝文類作曲組」第四名大獎寫起,敘述江文也如何以殖民地之子晉入日本國內初選,再經由國際知名音樂家讀譜,複賽時經由柏林愛樂管弦樂團現場演奏,一舉奪下第四名獎牌的過程。當時的江文也才二十六歲,收到得獎通知,禁不住高呼「台灣萬歲」,《東京日日新報》大幅報導這則新聞,讚譽他的處女作《台灣舞曲》「將古老台灣風貌和近代化形象交織呈現,猶如一幅華麗的畫軸」。劉美蓮在這一章中,輔以新聞報導、獎牌和江文也書信等一手資料,清楚再現了音樂才子江文也在國際舞台中為台灣人揚眉吐氣的勝景,生動感人。

接下來,本書以四個樂章鋪陳江文也傳:音樂與戰爭的迴旋奇特而又叫人驚心動魄的一生。第一、第二樂章寫他的台北童年、廈門時期就讀旭瀛書院的少年時期,那大概是江文也一生最無憂的時光了,歌謠、戲曲、音樂和詩詞,已經在他的兒少時期滋長出綠芽。進入第三樂章,從江文也於1923年赴日寫起,敘述他求學、與日本女子瀧澤乃ぶ戀愛與私奔的故事,以及邁向作曲家之路的歷程,最後結於1937年他和白光因為拍攝《東亞和平之路》而生的戀情。這一章,寫活了江文也的才氣洋溢、風流倜儻,宛如眾弦俱寂之下獨奏的高音,有血有肉,形象鮮明動人。

進入第四樂章,則以江文也的中國經驗和晚年遭遇為主題。透過這一樂章,前半段,我們看到了如日中天的江文也,在北平師範大學音樂系教授理論作曲,從事中國古代和民俗音樂研究的學者圖像,以及持續創作的作曲生涯,加上他和學生吳蕊真(後改名為「吳韻真」)的熱戀;我們也看到因為戰爭結束導致喪失日本國籍的江文也被視為「文化漢奸」,被捕入獄的生涯轉折。後半段,我們又看到,他在共產黨統治下,先後遭逢1957年反右批鬥、1966年文革批鬥的悲慘命運,被剝奪所有權利、打入牛棚、下放勞改,直到四人幫垮台後,才於1978年獲得平反,恢復教職,這時他已是六十八歲的老人,多年勞改,讓他百病纏身,但即使如此,他還是勉力完成最後遺作《阿里山的歌聲》。

這就是劉美蓮筆下江文也傳奇而悲鬱的一生,本書各個樂章,讓我們看到一個天才型的台灣作曲家,在一個由不得自己的亂世之中,遭逢的奇詭命運!他生下來是殖民地的二等國民,憑著自己的才氣和努力,終於得以音樂創作揚名國際;卻又因為出身殖民地的烙印,使他在國民黨統治時期的中國被打為「文化漢奸」,在共產黨統治的中國被打為「右派」,而無法回到自己最摯愛的故鄉台灣,終至客死北京;而過世之後,又因為台灣長久的戒嚴,不為台灣所知;解嚴之後,雖然終於見知於台灣,仍有評論指他生長在台灣時間不長,著述多與中國有關(如詩集《北京銘》、《大同石佛頌》,論著《古代中國正樂考》,曲作現代管弦樂〈孔廟大成樂章〉)而被誣為「統派」音樂家……

因此,這本《江文也傳:音樂與戰爭的迴旋》刻繪的,不僅是江文也的悲哀人生、奇詭命運,也呈現了20世紀台灣人的集體記憶和認同問題。整個20世紀,台灣人的命運,就像江文也的一生,從日本殖民時期的被歧視,到戰後陷身於中國國民黨和共產黨的內戰漩渦,乃至於1949年之後遭受的二二八、白色恐怖統治經驗,台灣人與江文也一樣,儘管擁有高人的才氣、精湛的技藝、卓越的識見,卻在不斷爬起、不斷仆倒的泥濘路上顛簸前行,至今依然無法決定自己的命運,開創嶄新的台灣文化。這本《江文也傳:音樂與戰爭的迴旋》,字裡行間浮出的盡是「生做台灣人的悲哀」。

感謝劉美蓮,費時三十年為江文也立傳,為台灣的音樂和文化留存典範。三十年來,她念茲在茲、不斷訪談、蒐集文獻與資料,又復花費金錢、體力和寶貴時間,專注於江文也生命史的重建;三十年來,她為江文也的不為人知而尋求助力,力促各方重視江文也的音樂成就;為各種因為求證不足而出現的研究「歧聲」義憤填膺,進行更多調查以還原江文也。這本傳記,是在這樣不斷往返、不斷查證,挖掘事實、還原真實的過程中完成。這是一本具有信度,且足以顯映江文也音樂人生的傳記。

我很高興能在三十年前以副刊主編的身分刊登劉美蓮的〈江文也的悲劇一生〉,三十年後又有機會以台灣文學研究者的身分拜讀她的《江文也傳:音樂與戰爭的迴旋》。時間流轉,如涓滴之水,最後匯為大河。三十春秋立一傳,這本巨著,寫活了江文也在台灣、日本與中國三重夾縫中,遭受苦難的悲劇人生;也彌補了江文也生命史的缺憾,填補了台灣音樂史和文化史的縫隙,讓江文也對台灣的貢獻得以全面展現,值得所有關心台灣文化的朋友細讀。

 

来源:自由时报

揭中國壓迫遭判無期 維族學者獲人權諾獎

 

揭中國壓迫遭判無期 維族學者獲人權諾獎

10大國際團體 獎頒伊力哈木

由十大國際人權團體共同評選的「馬丁.恩納斯人權捍衛者獎(Martin Ennals Award for Human Rights Defenders)」今年將此獎頒予中國的維吾爾族學者伊力哈木.土赫提(Ilham Tohti)。伊力哈木二○一四年遭中國政府以「分裂國家」罪名判處無期徒刑,目前服刑中,他獲頒素有「人權諾貝爾獎」之稱的馬丁恩納斯人權獎,將重新使國際關注他的案子。

  • 中國的維吾爾族學者伊力哈木獲得有「人權諾貝爾獎」之稱的「馬丁.恩納斯人權捍衛者獎」。圖為伊力哈木2010年在北京任教期間的檔案照。(法新社)

    中國的維吾爾族學者伊力哈木獲得有「人權諾貝爾獎」之稱的「馬丁.恩納斯人權捍衛者獎」。圖為伊力哈木2010年在北京任教期間的檔案照。(法新社)

評審團體在給獎聲明中說,伊力哈木一直「力求在藉由揭露中國壓迫政策和維吾爾族的不平中尋求和解,而這正是中國政府一直試圖壓制使其隱沒的訊息」,「他不顧自身所受待遇,仍維持其溫和及和解的聲音」。

前年被關 數百學者籲中釋放

現年四十六歲的伊力哈木曾任教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向來嚴詞批評北京政府對新疆實施的族裔政策。在遭官方禁止出版著述後,伊力哈木轉向網路,成立「維吾爾在線(Uyghurbiz.net)」網站,推動有關維吾爾族所面臨之經濟、社會和發展議題的討論。他在二○一四年九月被依分裂國家罪判處無期徒刑,七個學生也同樣遭判刑,被外界解讀是北京藉此強化對伊力哈木的指控。

伊力哈木案是中國近年來對政府批評者所判處最重刑期之一,也時值中國領導人習近平任內大肆整肅異議人士。此案遭到西方國家和歐盟譴責,今年初數百名學者向中國政府請願,呼籲釋放伊力哈木。

評審:伊力哈木代表溫和聲音

許多人指出,在伊斯蘭、西方和中國之間關係時有摩擦、緊繃之際,土赫提代表一股溫和與了解的聲音。馬丁.恩納斯基金會主席歐斯汀(Dick Oosting)說,「目前情況真正令人遺憾之處在於,中國政府藉由消除伊力哈木這股溫和的聲音,事實上是在為其所宣稱希望防範的極端主義打下基礎」。

針對今年此獎頒予伊力哈木,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十一日在例行記者會上重申當局對伊力哈木的指控,指伊力哈木案「無關人權」。

馬丁.恩納斯人權捍衛者獎由「國際特赦」、「人權觀察」等十大國際人權組織共同評選。「人權觀察」香港研究員王松蓮(Maya Wang)說,「此獎不僅恰如其分地肯定伊力哈木教授為促進少數族裔權益,以及漢、維族之間對話所付出之勇敢無畏的努力,也凸顯中國政府對批評當局者日益嚴苛的懲罰。」她說,中國政府對於伊力哈木獲頒此獎的回應之道,應該是釋放伊力哈木並且徹底改變在新疆實施的壓迫政策,而非憤怒。

 

来源:自由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