滯留桃機70天 兩大陸人缺乏受迫害事證難入境

滯留桃機70天 兩大陸人缺乏受迫害事證難入境

記者呂炯昌 / 台北報導

▲兩名大陸人士9月底滯留桃機至今,但是陸委會表示兩人缺乏受迫害事證,因而難以入境。(圖/記者呂炯昌攝)
 
兩名大陸人士9月底滯留桃機至今,但是陸委會表示兩人缺乏受迫害事證,因而難以入境。(圖/記者呂炯昌攝)
 

中國大陸男子劉興聯、顏克芬自9月滯留桃園國際機場至今,陸委會今(5)日表示,兩人迄今無法提供確切受迫害事證,未能獲准入境,目前政府正持續查證中,也會密切注意兩人身體狀況。

陸委會表示,劉、顏二人9月27日搭乘華航CI-838班機從泰國過境台灣,目的地為中國大陸,但是二人未依原訂時間登機,滯留桃園機場,陸委會於當日晚間7點接獲移民署通報後,次(28)日即會同移民署派員赴桃機與當事人會面,瞭解相關情況,之後於9月29日、11月29日再赴機場聽取渠等訴求、關懷渠等身體狀況,與該二位陸籍人士溝通可行之處理方向。

關於有媒體報導,陸委會10月中旬始派員至機場關切,且未有任何作為即離開,陸委會強調與事實不符。期間陸委會、移民署等機關亦保持密切聯繫,並由移民署國境同仁每日24小時輪班對渠等身體狀況、生活所需提供必要協助。

劉、顏二人雖向我國政府提出庇護及短暫入境之訴求,陸委會表示,兩人卻未能提供明確受迫害事證,亦未符合現行政治考量在台專案長期居留或短期入境停留等入境申請條件,致未能獲主管機關同意入境,陸委會及移民署除協請外交部透過駐外館處查證渠等向第三國申請政治庇護情形外,至今亦已邀集相關機關召開多次會議,查證相關訊息,尋求妥適處理方案。

陸委會指出,我國難民機制雖尚未完備,惟人權是普世價值,政府相關機關在處理本案的過程中會保障該二人在過境期間的安全,並整體考量國際慣例、我方相關法律規範、過往處理案例、人權保障及國際視聽等層面,並在尊重當事人意願下,溝通未來的處理方案。

轉引自奇摩新聞/2018/12/5

陸委會:滯留桃機70天 兩陸人未提供受迫害事證

陸委會:滯留桃機70天 兩陸人未提供受迫害事證

聯合報 記者李仲維╱即時報導

陸委會今天表示,9月底至今滯留於桃園機場的大陸籍男子劉興聯、顏克芬,迄今無法提供確切受迫害事證,也不符合現行政治考量在台專案長期居留或短期入境停留等入境申請條件,因此未能獲准入境。

43歲的顏克芬和63歲的劉興聯滯留在桃園機場已70天。兩人9月27日持大陸護照從泰國過境台灣,要轉機前往北京。但因遲遲未登機,在桃園國際機場的航廈內遭移民署人員查獲。

顏、劉兩人聲稱,在大陸遭到迫害,盼申請政治庇護。

陸委會表示,兩人向政府提出庇護及短暫入境訴求,卻迄今未能提供明確受迫害事證,也未符合現行政治考量在台專案長期居留或短期入境停留等入境申請條件,因此未能獲准入境。

陸委會強調,除協請外交部透過駐外館處查證兩人向第三國申請政治庇護情形外,至今也已邀集相關機關召開多次會議,查證相關訊息,尋求妥適處理方案。

陸委會表示,9月27日晚間接獲移民署通報後,隔天即會同移民署派員赴機場與當事人會面,了解相關情況,之後於9月29日、11月29日再赴機場聽取兩人訴求、關懷身體狀況,溝通可行的處理方向。

陸委會表示,雖然台灣的難民機制尚未完備,但人權是普世價值,政府相關機關在處理本案過程中會保障兩人在過境期間的安全,並整體考量國際慣例、國內相關法律規範、過往處理案例、人權保障及國際視聽等層面,並在尊重當事人意願下,溝通未來的處理方案。

陸委會今天表示,9月底至今滯留於桃園機場的大陸籍男子劉興聯、顏克芬,迄今無法提供...
陸委會今天表示,9月底至今滯留於桃園機場的大陸籍男子劉興聯、顏克芬,迄今無法提供確切受迫害事證。 報系資料照

轉自聯合報/2018/12/5

大館拒內地異見作家馬建講座 諮詢委員鄭麗琼:吃驚、不能接受

大館拒內地異見作家馬建講座 諮詢委員鄭麗琼:吃驚、不能接受

胡家欣

流亡海外的中國異見作家馬建,於周六在「大館」出席兩場香港國際文學節講座,但臨時被賽馬會取消。(資料圖片)

流亡海外的中國異見作家馬建,原定於周六在「大館」(前中區警署)出席兩場香港國際文學節講座,惟負責營辦的香港賽馬會禁止兩場講座,文化節需要更改場地。大館諮詢委員會委員、中西區議員鄭麗琼出席港台節目《千禧年代》時表示,對於大館決定感到吃驚,形容管理層表現驚慌,認為大館由開幕至今屬自由開放的地方,未料會阻止異見作家在場內表達意見。

對於賽馬會以「不願見到大館成為任何個別人士促進其政治利益的平台」為由,禁止馬建兩場講座,鄭麗琼表示,不接受上述理由,認為每個文學作品都會有不同的立場,作家亦有權利去表達意見,而現實上政治、文化、經濟的交流是密不可分,故作為主辦場地只可以尊重作家的立場,「無需要去到呢一步」。

鄭指,委員會功能只是監察大館設計與社區的關係及交通安排,無需要就藝術項目去提供意見,但她將會於下季度的會議上提出跟進今次問題。

香港01新聞/2018/11/9

流亡作家馬建抵港控訴 對講座被取消感氣憤:大館背後有更大黑手

流亡作家馬建抵港控訴 對講座被取消感氣憤:大館背後有更大黑手

中國流亡作家馬建原來本周六(10日)在大館任兩場文學講座的嘉賓,惟大館以「不願見到大館成為任何個別人士促進其政治利益的平台」取消有關講座,惹起非議。

馬建今日(9日)乘搭班機,於傍晚約5時半抵達香港並成功入境,他證實活動已經取消,對此感到十分難過,但強調哪怕只有一個香港人,演講都要舉行,「我會自己選一個地方,或者在大館門口,我不知道」。

馬建形容,在馬會之上更大的一個團體,這個團體可以控制輿論,控制香港的未來。(彭毅詩攝)

馬建形容,在馬會之上更大的一個團體,這個團體可以控制輿論,控制香港的未來。(彭毅詩攝)

馬建抵達香港機場接受訪問時表示,講座一定要舉行,「哪怕只有一個香港人喜歡聽、一個讀者跟我溝通,我一定要去,我不能改變時間」。由於第二個舉行講座的地點也被取消,馬建認為,這並非只是大館一方的問題,大館背後有一個更大的黑手,是「它」在控制這個講座,認為不應該發出聲音,他對此感到很生氣。

被問到誰是他口中形容的「黑手」,馬建稱他現時說不出來,「在馬會之上更大的一個團體,這個團體可以控制輿論,控制香港的未來,所以一本書僅僅是用了『中國夢』三個字,他們就不讓我們舉辦講座,這是非常可怕的」。他稱,今年五月曾來港出席浸會大學的活動,逗留約一個月,期間並沒有受到任何方面的騷擾,並留下美好的印象。他說,於大館舉行的兩場講座早在半年前已經與有關方面約好,不明白為何臨時出現變故,對此感到氣憤。

流亡海外的中國異見作家馬建,於周六在「大館」出席兩場香港國際文學節講座,但臨時被取消。(資料圖片)

流亡海外的中國異見作家馬建,於周六在「大館」出席兩場香港國際文學節講座,但臨時被取消。(資料圖片)

馬建原本在港的兩場講座一波三折。原先提供場地的大館以「不願見到大館成為任何個別人士促進其政治利益的平台」為由,取消原定兩場講座。馬建隨即在Twitter上反駁,指自己是小說家而非社運人士,不會利用大館作為促進其政治利益的平台,參與文學節只是想討論他的新書《中國夢》,又指自己的「政治」很簡單:「我相信自由思想和言論,兩者不在,生命就沒有意義。」(My ‘politics’ are simple: I believe in free thought and free speech. Without them, life has no meaning.)

記者曾一度發現主辦單位在網站顯示,兩場活動於南豐集團Nan Fung Place的藝廊The Annex舉行,時間分別為下午5時至6時和下午7時至9時。不過,南豐發言人回應傳媒查詢時指,並非活動場地提供者,不會在該場地舉辦有關活動,集團與有關活動及相關作家無關。

香港01新聞/2018/11/9
 

貝嶺:桃機中國難民與泰國難民之家

桃機中國難民與泰國難民之家

貝嶺/泰國「難民之家」創辦人、詩人

中國異議人士顏伯鈞(右)和劉興聯(左)上月27日搭機來台尋求政治庇護,陸委會至今尚未做出決定;論者呼籲對於中國政治難民的求助,台灣政府應盡速確立一套處理方法,而通過「難民法」更是根本解決之道。資料照片

先從我在泰國設立的「難民之家」說起。號稱世界旅遊之國的泰國聚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政治難民,其中僅中國的申難者就逾300人,因為聯合國難民署(UNHCR)在泰國設立了駐曼谷辦公室及曼谷難民中心(BRC),以確認難民身分、發給聯合國難民證並提供救助,以便讓他們可以在泰國等待第三國接收。

可是,由於21世紀初,以宗教為號召的恐怖主義在全球興起,近10多年來,原教旨主義戰爭及戰亂下流離失所的數百萬人道難民,正以全球化的形式逃難。近10年來,聯合國難民署及難民接收國,已將全部救難資源量用在人道難民身上;來自極權及威權體制下的非戰亂國政治難民,因此難以獲得聯合國難民署及難民接收國的及時接收。

數百名中國難民已滯留泰國3至5年以上,由於中國不是戰亂國,他們被難民接收國接走的排期不僅漫長,而且隨著主要難民接收國,如美國和德國大幅減少難民接收人數,他們離開泰國的可能愈發渺茫,等待也遙遙無期 。

2014年中,我因前往曼谷參加研討會,首次踏入泰國,並認識了已獲芬蘭收留的中國難民,經由對中國難民生存狀況的感受及在他家實地居住,感同身受瞭解到中國難民在泰國的境況。2014年底,在這位難民的協助下,我籌資在泰國購置了34平方米(11坪)及36平方米(12坪)面積的兩套住宅,經裝修後,我決定優先提供給當地中國難民免費臨時居住。於是,它成了泰國收留難民史上首個可住宿的「難民之家」。

從2015年至今,「難民之家」接待過逾50位中國難民和協助難民申難的國際人士。這本是一件不宜張揚之事,促使我公開泰國「難民之家」的原因,是因近日發生了持聯合國難民身分證的二位中國難民顏伯鈞與劉興聯,因不耐長年在泰國自生自滅式的等待,日前購買中華航空飛往北京的機票、用需在台北轉機的機會,下機後滯留桃園國際機場,以聯合國難民身分申請入境台灣治病和居留,以促成早日前往難民接收國的公共事件。

顏伯鈞先生曾在「難民之家」住了近3年,期間他和另一位中國難民分別兼管「難民之家」,協助安排中國難民及他們的親友探訪入住。他也是一位難民作家,是我和已重病的詩人孟浪在已故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協助下創辦的獨立中文作家筆會(ICPC)會員,他在「難民之家」居住期間撰寫並在日本出版了日文版的《逃亡筆記》(2016)一書。    

據不完全統計,在泰國經聯合國確認身分的難民有近3000人,主要是巴基斯坦、孟加拉及南亞諸國的難民,中國難民以法輪功修煉者為主,共有近300人,因聯合國難民署基本停止了泰國地區國際難民送往難民接收國安置的計劃,而這些難民在軍政府執政的泰國是非法居留和非法打工,同時,若被泰國警方抓到,除了拘留入獄,還有被遣返原居住國的可能。唯一能讓難民有所依託得有安慰的,就是身上的這張聯合國難民證和等待難民接收國有一天接走他們的幻想。

在絕望中,中國難民最大的希望就是期盼台灣能收留和安頓他們,原因不只是同文同種,更因為他們認知的台灣、或中華民國是一個尊重人權、享有言論和出版自由的民主社會。所以,他們或會持續使用前述的方式前往台灣,此類被置留國際機場不得入境事件恐會不斷出現。如此情況下,移民署和陸委會應刻不容緩地確立一套明確、一貫又一視同仁的處理方法。台灣、或中華民國駐泰國的代表處,也應主動和聯合國難民署駐曼谷辦公室接洽合作,以掌握情況。

或許,根本之道是,台灣、或中華民國立法院的各黨派立法委員應有遠見,達成共識,不再拖或躲閃,盡快讓「難民法」成案,盡早在立法院通過,讓政府的移民署和陸委會,在保障人權的前提下,依法妥善應對。

最終,台灣、或中華民國終究要分擔聯合國體制下國際難民的接收分額,以一個有責任、也有能力的民主實體,成為國際組織中有名分的傑出一員。

轉引自蘋果日報/2018/10/7

China allows Swedish doctor to see detained publisher: Sweden

China allows Swedish doctor to see detained publisher: Sweden

A file picture taken on Jan 3, 2016, shows protesters holding up missing person notices of five Hong Kong-based booksellers as they walk towards China's Liaison Office in Hong Kong.
A file picture taken on Jan 3, 2016, shows protesters holding up missing person notices of five Hong Kong-based booksellers as they walk towards China’s Liaison Office in Hong Kong.PHOTO: AFP

STOCKHOLM (AFP) – China has allowed a Swedish doctor to examine publisher Gui Minhai, a Chinese-born Swede who vanished into Chinese custody in January in murky circumstances for the second time, Sweden said Monday (Aug 13).

“Swedish medical personnel have on Monday, August 13, been able to carry out a visit with detained Swedish citizen Gui Minhai. This is welcome,” Swedish Foreign Minister Margot Wallstrom said in a statement.

Gui was one of five Hong Kong-based booksellers – known for publishing gossipy titles about Chinese political leaders – who disappeared in 2015 and resurfaced in mainland China.

He was released in October 2017, but was arrested on a train to Beijing in January while travelling with two Swedish diplomats.

He was reportedly en route to see a Swedish specialist over fears he had the neurological disease ALS.

Wallstrom, who provided no details about Gui’s condition or Monday’s medical visit, reiterated Sweden’s call for him to be freed.

“Gui Minhai must be released and be allowed to reunite with his family,” she said.

Chinese-born Swede publisher Gui Minhai had vanished into Chinese custody in January 2018 under murky circumstances for the second time.
 

She said Sweden was continuing its “intensive work” in the matter, and said the medical visit would be “followed up in several different ways”.

Gui, 54, first disappeared in 2015 while on holiday in Thailand.

He eventually surfaced at an undisclosed location in China, confessing to involvement in a fatal traffic accident and smuggling illegal books into the mainland.

Chinese authorities declared they had released him in October 2017 but his daughter Angela Gui told Agence France-Presse (AFP) at the time that he was under “loose house arrest” in Ningbo.

After his second disappearance into police custody in January, Gui appeared in a video interview in February confessing to wrongdoing and accusing his adopted country Sweden of manipulating him like a “chess piece”.

It was unclear whether that statement was made under duress, but video of his confession showed him flanked by two police officers. A close friend said the remarks were “not to be believed”.

The Chinese embassy in Sweden said in February that Gui was being held in a detention centre in the city.

轉引自南華早報/2018/8/13

劉曉波夫妻摯友 中國流亡作家獲頒「不畏迫害作家獎」

劉曉波夫妻摯友 中國流亡作家獲頒「不畏迫害作家獎」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曾協助劉曉波遺孀劉霞離開中國軟禁的旅德中國作家廖亦武,日前被美國瓦茨拉夫哈維爾圖書館基金會授予2018年的「擾亂表面和平,不畏迫害作家獎」(Disturbing the Peace, Award for a Courageous Writer at Risk),表彰他不畏強權迫害,堅持人權理念的為人態度。

  • 中國流亡異議作家廖亦武(左)獲頒2018年「不畏迫害作家獎」。圖為廖亦武在2012年獲得「德國書商和平獎」肯定時,時任德國總統高克(右)站於一旁為其鼓掌。(法新社資料照)

    中國流亡異議作家廖亦武(左)獲頒2018年「不畏迫害作家獎」。圖為廖亦武在2012年獲得「德國書商和平獎」肯定時,時任德國總統高克(右)站於一旁為其鼓掌。(法新社資料照)

美國《自由亞洲電台》報導指出,瓦茨拉夫哈維爾圖書館基金會是一個非營利組織,於捷克共和國前總統,著名異議作家瓦茨拉夫·哈維爾去世的隔年在美國成立。該組織設立「不畏迫害作家獎」是為了表彰世界各國那些不畏強權侵害,堅持哈維爾人權理念的異議作家,今年則頒給劉曉波夫妻好友,曾多次發表異議遭中國當局逮捕、關押的旅德作家廖亦武。

該組織在頒獎理由中指出,廖亦武作品中廣泛涉及中國最敏感的政治歷史問題「六四天安門事件」,因而遭當局多次逮捕,然而廖的作品仍透過檯面下的管道在中國民眾中廣泛流傳,其中以《大屠殺》一詩影響最為廣大。

廖亦武接受《自由亞洲電台》訪問時表示,這次獲頒此獎意義重大,代表中國與世界產生一種連接,「是(中國)與歐洲歷史,與西方民主自由的普世價值聯繫的最緊密的一個獎項」。

自由時報/2018/8/4

高詣軒/中國流亡作家廖亦武獲哈維爾人權獎 劉霞將陪同前往紐約領獎

中國流亡作家廖亦武獲哈維爾人權獎 劉霞將陪同前往紐約領獎

高詣軒

中國異議作家廖亦武。(湯森路透)

© Image1 author 中國異議作家廖亦武。(湯森路透)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夫婦的好友、目前流亡德國的中國異議作家廖亦武,日前獲瓦茨拉夫哈維爾基金會(Václav Havel Library Foundation)頒發2018年人權獎「擾斷和平,危難中的勇氣作家獎」(Disturbing the Peace, Award for a Courageous Writer at Risk),表彰他勇於批判時局的精神與行動。

港媒《香港01》報導,廖亦武將於9月27日前往紐約波希米亞國家音樂廳出席頒獎禮,基金會表示劉霞亦將會陪同出席,兩人並會參加一場研討會。

書寫六四遭政府盯上 以詩作「屠殺」知名

據《香港01》,評獎理由中指出,廖亦武的作品觸及中國敏感的「六四事件」,勇於對中國政權提出批判,因此屢次遭政府逮捕、監禁,但其作品至今仍通過地下管道在中國民眾間廣為流傳。廖亦武「六四事件」的相關作品中,以詩作「大屠殺」對外界影響力最大,其後他曾因作品受指控「反革命宣傳煽動罪」,遭判囚4年。

獲釋後的廖亦武於2011年間自中、越邊境出走,後旅居德國,在海外期間仍然堅持寫作,每年都有新書出版,包括2011年的《子彈鴉片-天安門大屠殺的生死故事》、2016年的《毛時代的愛情》等。廖亦武的作品亦經翻譯成多種語言發表在國際著名刊物,並獲得多項國際大獎。

廖亦武得得知獲獎後向《自由亞洲電台》表示,該獎項連接了中國和世界,是中國與歐洲、西方民主自由的普世價值關係最緊密的一個獎。另外,該獎項也提醒了他和外界,促使他們想起為《零八憲章》努力的劉曉波等人。

© 由 Forward Media Limited 提供劉霞7月獲釋前往德國。(湯森路透)

廖亦武表示:「我相信哈維爾先生的名字是和劉曉波的名字是聯繫在一起的,我相信,它(這個獎項)對於整個《零八憲章》群體都是有相當大的意義。」

據《香港01》,瓦茨拉夫哈維爾基金會是2012年在美國成立的非營利組織,旨在繼承前捷克總統哈維爾 (Václav Havel)的政治文化遺產。該組織設立這個「擾斷和平,危難中勇氣作家獎」人權獎項,旨在表彰世界各國不畏強權迫害、堅持哈維爾人權理念的作家。

該人權獎的2009年得獎者即是以劉曉波為代表的《零八憲章》群體,劉霞同樣亦是今年5名入圍者之一。角逐這個獎項的人士每年由全球著名文學及人權組織提名,哈維爾圖書館基金會把名單送交3名評審選出得獎者。

轉引自上報/2018/8/4

劉霞抵達柏林

劉霞抵達柏林

劉霞,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劉霞,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已故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的遣孀劉霞,今天乘飛機離開北京。法新社在本港時間晚上11時左右,拍攝到劉霞在柏林機場步出一班航機,劉霞之後登上一部車輛。

劉霞乘搭的芬蘭航空AY86班機,較早前已經到達芬蘭首都赫爾辛基,網上傳出一張劉霞在赫爾辛基機場拍攝的相片,可見劉霞正等待轉機前往德國柏林。該相片顯示,劉霞手持護照及登機證,身處外國機場內展露笑容。由相片內的圍欄上,可以見到「FINAVIA」的字眼,即為芬蘭首都赫爾辛基機場。上載相片的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周保松向《立場新聞》表示,相片是在微信中流傳。

路透社亦發表多張劉霞在芬蘭赫爾辛基機場的照片,劉霞展開雙臂,作出如同飛翔的姿勢。

《立場新聞》翻查航班資料,今日由北京出發的芬蘭航空客機,亦只有一班 AY86 飛往芬蘭首都赫爾辛基,該航班已在當地時間1時44分(即香港時間6時44分)降落。估計劉霞可能是乘坐這班航機,之後將會再轉機飛往柏林。

立場新聞/2018/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