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貝嶺──加拿大台灣文化節希望講堂

回家/貝嶺──加拿大台灣文化節希望講堂

2018年加拿大台灣文化節希望講堂邀請了獨立中文作家筆會前會長、流亡詩人貝嶺主講,講題為「回家」。

有的人想回家,有的人想離家;有的人選擇不回家,而有的人回不了家。 一個寫字的人,曾經嘗試回家數次,但為什麼回家的路卻如此遙遠漫長,無法企及?

在多元移民、頻繁流動的社會中,我們或多或少都曾懷抱著鄉愁入眠。有時候是對家人的想念,有時是眷戀土地,或是在片刻轉瞬中,猛然侵襲我們的氣味、聲音與畫面。

2000年,作家貝嶺因在北京印刷出版《傾向》文學人文雜誌而入獄,後被遣送至美國,輾轉旅居美國、德國、台灣,旅行足跡遍至許多國家。時至今日,卻已長達18年未能返回他成長的地方 – 北京。而今天的北京儼然已轉變成完全陌生的城市面貌,我們且聽他娓娓道來,他人生中最後的北京,是以何種印象深植於他的心中? 午夜夢迴時分,北京又以何種風景浮現在他的眼前?

An education program organized by
The Society of We Are Canadians Too

場地 & 時間

8月25日
Studio Theatre / 3:30 pm – 5:00 pm

場地 & 時間

9月2日
Annex / 5:00pm – 6:30pm

 
影片連結: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161079574585657&id=194904185656

瑞典獲准醫療探視桂民海 異議人士籲公布病況

瑞典獲准醫療探視桂民海 異議人士籲公布病況

(中央社記者繆宗翰北京14日電)香港銅鑼灣書店事件最晚獲釋的瑞典籍股東桂民海今年初再度被捕。瑞典外交部於當地時間13日發出聲明,證實瑞典醫護人員獲准於北京時間13日探視桂民海,但並未述及詳細地點。

這份聲明強調,將持續要求中國盡快釋放桂民海(桂敏海),讓他早日獲得自由。流亡海外的中國異議詩人貝嶺今天則在臉書(Facebook)發文表示,急需知道桂民海的病況及治療情形。

法新社報導,瑞典外交部長華爾史特龍(Margot Wallstrom)13日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瑞典醫護人員於8月13日對被拘留的瑞典公民桂民海進行訪問。

她強調,瑞典正繼續進行「密集工作」,並將以「幾種不同的方式」進行醫療訪問。除此之外,華爾史特龍並未提及桂民海的病情或醫療訪問詳細資訊。

華爾史特龍也再次向北京當局重申,桂民海必須被釋放,並被允許與家人團聚。

獨立中文作家筆會創辦人之一的貝嶺,今天則在臉書發文表示,桂民海是獨立中文作家筆會會員,作為桂民海的文學老友,他們急需知道桂民海的病況及治療情形。

貝嶺也提到,獨立中文作家筆會代會長、小說家馬建將代表筆會就桂民海的病情呼籲國際文學界予以關注。

因香港銅鑼灣書店案,桂民海於2015年10月在泰國被人帶走。後來桂民海在中國一處未經公開的地點現身,自白涉入一起致命車禍及走私非法書刊。

中國官方於2017年10月公布桂民海刑滿獲釋,但他的女兒安吉拉(Angela Gui)說,父親在中國大陸東部城市寧波的親戚家中遭到「軟禁」。

53歲的桂民海於今年1月20日傳出在兩名瑞典領事館人員陪同下,準備搭火車從寧波到北京接受醫療檢查。卻在途中於火車上遭10多名中國警方便衣人員帶走。

中國外交部隨後於2月證實,桂民海因為「違反中國法律」,被處以強制措施。北京當局還宣稱,瑞典某些人在事件中扮演不光彩的角色。(編輯:周慧盈)

沝引自中央通訊社/2018/8/14

張心怡/【有片】97後獨立紀錄片展:見證中國導演脫離官方的「決絕」

【有片】97後獨立紀錄片展:見證中國導演脫離官方的「決絕」

近日,《1997年以來的中國獨立紀錄片展映「決絕」(下)》在油麻地舉行。

影展收錄了55位內地導演的50部獨立紀錄片,分為上、下兩季分別於去年、今年放映。主辦方「中國獨立紀錄片研究會」聚焦於1997年以後的影片,彼時香港回歸,本港商業導演北上,而內地獨立導演受打壓而南下。

策展人聞海向香港01記者分享了內地紀錄片的生存空間,冠影展以「決絕」為名,恰是反映內地獨立影人脫離官方的「決絕」姿態。

轉引自香港01報導/2018/8/6

 

六四政治笑话:此地无尸300具

此地无尸300具
面对天安门母亲及更多的受害者,要求公布六四大屠杀真相及追究屠城责任的压力,邓小平李鹏陈希同等人想出一个花招:在长安街上题写道:此地无尸300具。数日后,又有军人在旁边题写道:戒严官兵不曾杀。

子弹与小白鼠
记者问:“六四时为什么使用坦克和真抢实弹而不选择使用橡皮子弹!?”李鹏:“因为我军的橡皮子弹储量不够用。” 记者问:“为什么不选择枪杀小白鼠做示警?!”邓小平:“因为当时北京的学生和市民示威的有两三百万,全国有四千万人次,政治家做实验哪里能找到那么多小白鼠。”

昏军不怕戒严难
昏军不怕戒严难,屠城京都只等闲。六部路口腾声浪,坦克轰鸣碾红丸。
金水桥畔烈焰暖,天安门前尸骨寒。更悲长安千米血,双军*争赴人肉宴。
*双军指杀人最多的两只部队:38军和空降兵15军。

有种的站出来
温家宝曾经三次提出平反六四,当时反对最激烈的是欠有血债的薄熙来。而邓小平,杨尚昆,李鹏,陈希同,袁木及参与大屠杀的士兵都一直在撇清六四和自己的关系。全国人民想知道如今试图阻扰平反六四的是谁呢?有种的就站出来!

艾鸽文学艺术作品总点击率超过五亿

据专业评估人生告知艾鸽,从2006年初至2018年4月,艾鸽在全球互联网上所发布的各种类型的文学艺术作品及哲理文章,包括诗词,小说,绘画,哲理文章,艺术视频等等,总点击数应该已经超过五亿。其中,在海外最大的新闻媒体博讯上连载各种体裁的文学艺术作品近8年,而据美国之音的报道:博讯每天的点击率有60多万。一个月就有一千多万。艾鸽的文学作品在多个海内外网络媒体的博客点击数都名列前茅。其中艾鸽文集已经高达2千2百多万。艾鸽文学艺术作品被海内外媒体转载不计其数。专业评估人生的估算:到目前为止,不完全统计,艾鸽文学艺术作品等,总点击率已经超过5个亿。(来源:博讯)

拿大台灣文化節 (TAIWANfest)邀請獨立中文作家筆會以「劉曉波紀念詩集」活動參展

加拿大台灣文化節 (TAIWANfest)邀請獨立中文作家筆會以「劉曉波紀念詩集」活動參展

今年3月,加拿大台灣文化節 (TAIWANfest)來信,邀請獨立中文作家筆會於2018年8月至加拿大參展,參展內容以《劉曉波紀念詩集》為主。今年2月,會長貝嶺以及孟浪於台北國際書展舉辦了「劉曉波紀念書展」,此一活動引起他們的注意,進而發出邀請,貝嶺將會攜帶相關資料與劉曉波書籍赴展。以下為加拿大文化節在台負責人的邀請信。

獨立中文作家筆會您們好:

台灣文化節是北美以台灣為名的多元文化交流平台,每年於八月底、九月初期間,輪流在多倫多、溫哥華兩地登場, 透過藝文交流,深化族群尊重及文化自主詮釋權。從2016年起,我們展開了為期五年的「與亞洲對話」系列,每年皆邀請一個亞洲文化登上台灣文化節平台,與加拿大社會對話交流。2016年我們以「思。源」為主題,邀請香港來一場文化共舞,從認識過去中成長,學習承擔責任至掙脫框架,以獲得自由的力量及進步的動力。我們在活動中設置「愛面子」攝影展,以面具裝置藝術品指涉華人文化的愛面子思維,對比面具中展示的台灣太陽花學運及香港雨傘運動攝影作品,所揭露社會集體意識的真實衝突。

2017年正逢加拿大建國150年,我們邀請日本一起乾杯,籌劃「Who am I ?!」視覺藝術展,呈現台灣前輩藝術家歷經日本殖民與國民黨來台的掙扎歲月,仍透過藝術創作不斷找尋文化認同與文化歸屬,致力實現多元文化和諧共存的理想。我們也從梵谷臨摹日本浮世繪及千代紙圖案的故事,衍伸出「玩紙藝術」系列展覽,以造紙工藝在世界的傳播及影響,講述文化自然地流動與融合,以及自我表達文化的權利。而2018年,台灣文化節主題為「台灣想菲」將準備與菲律賓文化對話,期許我們永遠抱持著真誠與好奇的心,發現不同文化中可學習及欣賞的地方,不再畏懼探尋真理!

今年2月我們團隊從台北書展相關新聞中,看到獨立中文作家筆會策劃了劉曉波先生的紀念書展,展出劉老師的作品集與詩文手稿;並邀請多位作家朗誦詩作,及播放其生前最後一支專訪紀錄片。我們很感佩劉老師以詩文表達真理、對抗極權,致力為中國人民追求民主、自由和人權的勇氣;也想支持香港及中國文人及獨立出版界,持續創作及出版更多好書。希望今年的台灣文化節,能延續2016開啟與香港的連結,有機會能邀請貴會於活動中展出劉老師的書籍與手稿,並期望能邀請貴會於加拿大多倫多、溫哥華兩地演講,與北美社會關心相同議題的人們交流。

期待您們的回覆,如有問題歡迎來信或來電討論。

 

艾鸽经典诗句集萃

飞禽过目皆无缘,韵士一眼寄秋眸。——艾鸽和崔颢《黄鹤楼》

花尽衬悲凉,空有芳萦绕。
携梦寻觅雪野春,
自带一身俏。《卜算子:咏梅》

空怀枉恋千百度,不经意间,秋眸帘开,竟是梦中慕。——和辛弃疾词《青玉案》

即便不知春何时,物逸稀为俏。——卜算子《咏梅》

你口中的母语是我唯一的祖国,当我们接吻时就回到了故乡。——《恐怖年代里的玫瑰》

嫦娥朝朝思下凡,情郎夜夜慕升天——《中秋倚月》

春风不理人寰事,按时催得冬雪瘦。——诗评天下美女

严寒千尺冰,奈何一树情。《春柳赋》

卷舒动含秋,萌生静有春。《夏荷赋》

自甘孤与寂,只为秋波红。《秋枫赋》

几许相思泪,梦春春留步。《冬梅赋》

地球可以没有天堂,但不能没有巴黎。——《巴黎世界的首都》

艾鸽经典诗句(二)

天生我才难埋没,磨难乃是试金石。——《和李白将进酒》

人生得意须淡定,即便金樽空对月。——《和李白将进酒》

无颓废者成大器,笑饮苦涩三百杯。——《和李白将进酒》

古来多少圣贤梦,唯有才俊留其名。——《和李白将进酒》

此情若是天注定,人寰不解又如何?——《和普希金致大海》

且将经典留空间,莫信海天不容人。——《和普希金致大海》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宇宙的开始,
不是时间的消失,
是你的眼睛到你的嘴唇:
你发现了我却说不出我爱你。

——《和泰戈尔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无耻是无耻者的最高境界,
善良是善良者的最低底线。

——《我质疑》

香消玉碎无微暇,
日月骤过有轻吁。

——《和曹雪芹红楼梦咏梅诗》

宇宙间至少有两颗星星是永恒的,
那就是我所爱者的眸子。
——《活灵》

永不坠落的除了星空,
还有我的天韵。
——《活灵》

远道而来的陨石啊,
不要撞击我的遐想。
——《活魂》

From Sea to a Sea of Words: Poet Ensnared as China Shuts Down Commemoration of Liu Xiaobo

From Sea to a Sea of Words: Poet Ensnared as China Shuts Down Commemoration of Liu Xiaobo

Yaxue Cao

It’s said that when Liu Xiaobo (刘晓波) won the Nobel Peace Prize in October 2010, one of his friends wept. But he wasn’t shedding tears of joy. “He will never get out alive,” the friend said. At the time, the 55-year-old Liu had just begun his 11-year sentence at the Jinzhou Prison in Liaoning Province. The prediction that he won’t make it out alive was a difficult one to credit even for the most pessimistic observers of China’s political system (of which, in China, there is no shortage). Anything can happen in 11 years. Many more people — in particular Liu’s large group of friends — were able to bite their tongues until the day Liu was to be released, and the day on which a page in Chinese politics might, just might, be turned.

On July 13, 2017, the omen became reality.

Chinese internet users have employed the term “crush the bones and toss the ashes” (挫骨扬灰) to describe what was done to the remains of Liu Xiaobo. This phrase both expresses the sequence of events, and also most imaginatively captures the hatred and belligerence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has toward Liu Xiaobo the person and Liu Xiaobo the symbol. As far as the Party is concerned, not only must Liu die, but he must also not leave behind anything that people can gather around and commemorate.

The Chinese authorities perhaps thought that a sea burial would be the most thorough method of expunging all traces of Liu Xiaobo — but not so, as memories are more about hearts and minds than materiality. “Wherever the ocean is, there is Liu Xiaobo.” The ocean itself became Liu Xiaobo’s tomb. From Dalian to Guangdong,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spared no effort to detain supporters who went to the coast to hold memorials for Liu. The signalling by the authorities is clear: no commemoration of Liu Xiaobo is permitted.

From when Liu Xiaobo was suddenly admitted to hospital with liver cancer on June 26, to when he died three weeks later, numerous social media users composed poems to express their shock and grief. Poet Meng Lang (孟浪) said: “On July 13, the night of Xiaobo’s death, poems of memory and dirges flooded forth from the internet. WeChat groups and public accounts widely spread many moving poems.” The poems, of course, were pounced upon and deleted by China’s armies of censors working overtime.

“The authors that made up this literary whirlwind,” Meng Lang said, “knew that when they read the news they were reading history; they were reaching through to history as they touched the present.” Editors and publishers had the same idea and reached out to Meng Lang: they invited him to pull the poems together to form a compilation.

The 49-year-old Guangzhou poet Langzi (浪子, real name Wu Mingliang 吴明良) and Meng Lang in Taiwan got to work editing the anthology. Meng Lang told China Change that the selection and editing of about 200 poems is already done. Authors range from anonymous internet users to famous poets; from the youngest, at 20 years old, to the oldest, at over 80.

On August 18, the Guangzhou police came for Langzi with an arrest warrant.

The anthology was originally scheduled to be published in September, but Langzi’s detention has put those plans on hold.

The Chinese authorities seem determined to find a couple of “criminals” among all who have commemorated Liu Xiaobo, thus “killing a chicken to scare the monkeys.” On June 26, after the news emerged that Liu Xiaobo was in hospital, Langzi added his name to a declaration calling for Liu’s release, and gave an interview to Hong Kong’s TVB. Shortly afterwards, police set up a surveillance camera outside his apartment entrance, then on June 30 summoned him for an interrogation. On July 1, Guangzhou police detained him for 10 days on the charges of “damaging a police bicycle.” Langzi explained to his lawyer that all he did was shove away a bicycle the police left blocking his doorway.

The police also wanted to know whether the poet was behind a group called Freedom for Liu Xiaobo Action Group (自由劉曉波工作組) that emerged soon after the news of Liu Xiaobo’s terminal illness.

Langzi, 一種開端

THE SCENE OF THE “ILLEGAL BUSINESS OPERATION” IN SEPTEMBER, 2017, IN GUANGZHOU.  PHOTO: HTTP://WWW.GZNF.NET/ARTICLE-4117-1.HTML

If he wasn’t involved in editing the anthology of poetry, Langzi’s troubles might have ended there. But on August 8, personnel from the Administration of Press, Publication, Radio and Television of Guangzhou Municipality raided Langzi’s apartment. Last year the poet had published a personal collection titled “A Lost Map” (《走失的地图》), and going with it a collection of visual artwork from Chinese painters of various styles, “A Form of Beginning” (《一种开端》), and held a public exhibition locally. A year ago this wasn’t a problem, but all of a sudden it was an “illegal business operation” punishable by the law.

It merely illustrates, as countless cases do every day, how law can be gratuitously utilized for political persecution or personal vendettas in China.

Langzi at the exhibition

LANGZI SPEAKING AT THE EXHIBITION.  PHOTO: HTTP://WWW.GZNF.NET/ARTICLE-4117-1.HTML

On August 29 Langzi’s friend Peng Heping (彭和平), who had helped him print the catalog for the 2016 exhibition, was also criminally detained. It appears as though the authorities are doing their utmost to find a crime for the poet they have determined to punish.

On September 17, Langzi will have been detained for 30 days. According to Chinese law, the authorities must decide whether they’re formally arresting him or releasing him.

Liu Xiaobo’s thoughts have their roots in his training in literature and poetry. While he was better known for his commentary and politics, he was also a poet. He published an anthology in Hong Kong together with Liu Xia in 2000. In the 1980s he wa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rebellious poetry experiments that began in his days as a literature student at Jilin University.

In 2010, in “I Have No Enemies: My Final Statement,” Liu Xiaobo wrote: “I hope that I will be the last victim of China’s endless literary inquisitions and that from now on no one will be incriminated because of speech.” It now appears that in China, the threshold for speech crimes is being constantly lowered, and the charges leveled in an increasingly arbitrary manner.

This much is for certain: in a calendar that is being filled with an ever growing list of “politically sensitive dates,” July 13 will be added, and in China’s practiced criminal code, there will be the “crime for commemorating Liu Xiaobo.”

A friend of Langzi’s worried on Twitter:  “If I don’t finish my tea in the morning, I don’t feel at ease the entire day; in the evening, if I don’t finish my wine, I feel that life is unbearable. Langzi has the same habits, and I can’t begin imagining how he will get by in a prison cell.”

我們從來不怕道路黑暗漫長

浪 子

我們從來不怕道路黑暗漫長
微笑著出發,哪怕兩手空空
一去不返。在未知的城市
我們像人群一樣孤立,散播
走失的消息,森林被砍伐
荒原被耕種,熾熱的心靈
一再被冰封。冒著無端的青春
或毀滅的危險,我們擁有
另外的一些,卻彷如負傷的大雁
從不知往何處飛翔
那些輪回所映照的,自由的歌聲
成為可能的歸途,在黑暗中升騰
徜徉,發出含糊的夢囈:我們
從來不怕道路黑暗漫長

We Are Never Afraid of the Road Being Dark and Endlessly Long

by Langzi

We are never afraid of the road being dark and endlessly long
To set off smiling, even if empty-handed
Once gone, never returns. In the unknown city
We are as alone as the crowds, spreading
The leaked information, forests are chopped down
Wasteland is cultivated, the fiery heart and soul
Is once again sealed in ice. Braving with the wild youth
Or against the risk of being ruined, we possess
Something otherwise, but like a wounded wild goose
Who never knows where to fly and soar
What those incarnations reflect is, the song of freedom
Turning into a possible homebound journey, which in the darkness rises
And roams, letting out obscure somniloquism: We
Are never afraid of the road being dark and endlessly long

Translated by Chris Z.

無 題

孟浪

直播一個民族的死亡
直播一個國家的死亡
哈利路亞,只有他一個人在復活中。

誰直接掐斷了他的復活
這個民族沒有凶手
這個國家沒有血跡。

現場是做了手腳的
那些醫生的手腳,充滿了仁慈
充滿了這個民族、這個國家。

能瘦一點嗎?能再瘦一點嗎?
就像他,一個人,他最後的消瘦
一副骨架也撐起整座人類博物館。

直播一個民族的死亡
直播一個國家的死亡
哈利路亞,只有他一個人在復活中。

2017年7月11日凌晨0時58分

Untitled

by Meng Lang

Broadcast the death of a nation
Broadcast the death of a country
Hallelujah, only he is coming back to life.

Who stopped his resurrection
This nation has no murderer
This country has no bloodstain.

They did a sleight of hand at the scene,
Those doctors, a sleight of hand, benevolent
and full of this nation, this country.

Can you lose some weight? A little more?
Like him, alone, thinned down to bones
still buttressing the museum of mankind.

Broadcast the death of a nation
Broadcast the death of a country
Hallelujah, only he is coming back to life.

Translated by Anne Henochowicz

From/China Change, September 14, 2017

艾鸽与古今中外八大文豪和诗词

一:艾鸽和泰戈尔《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宇宙的起点
不是时间的消失
是你的眼睛到你的嘴唇
你发现了我却说不出我爱你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你的眼睛到你的嘴唇
而是从你的嘴唇到你的心灵
你已经说了出来心灵却不承认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从你的嘴唇到你的心灵
而是从你的心灵到你的生命
你的心灵已经认可生命却遥遥无期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从你的心灵到你的生命
而是从你的生命到你的魂魄
你的生命已经属我所有魂魄却在飘逸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从你的生命到你的魂魄
而是从你的魂魄回到你的眼睛
你的魂魄被我俘获眼睛却深不可测
附泰戈尔《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生与死的距离
而是 我站在你面前 你不知道我爱你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我站在你面前 你不知道我爱你
而是 爱到痴迷 却不能说我爱你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我不能说我爱你
而是 想你痛彻心脾 却只能深埋心底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我不能说我想你
而是 彼此相爱 却不能够在一起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彼此相爱
却不能够在一起 而是明知道真爱无敌
却装作毫不在意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树与树的距离
而是 同根生长的树枝 却无法在风中相依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树枝无法相依
而是 相互了望的星星 却没有交汇的轨迹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星星之间的轨迹
而是 纵然轨迹交汇 却在转瞬间无处寻觅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瞬间便无处寻觅
而是 尚未相遇 便注定无法相聚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是鱼与飞鸟的距离 一个在天
一个却深潜海底
二:艾鸽和普希金《致大海》
再见吧,令人心颤的元素!
是你又一次跃入我的眼帘。
柔馨席卷着蔚蓝色,
浪涛一阵阵地娇喘郁郁。
仿佛是恋人的倾诉,
仿佛是她远道送来的秋潭。
我聆听着你的玉音,
你沸腾的心潮,你期颐的回响。
你是我的亲爱之波呀!
我时常沿着你的浪花边沿,
一个人安谧地,恍然地徜徉。
还因那个隐秘的夙愿而自甘孤寂。
我多么珍惜你的回音,
痴恋你沉静的人韵,你天澄的心阁。
还有那月光包裹的时分,
和卓绝天下的缠绵!
我的情怀每每扬起风帆,
在你的胸脯间飘逸。
此情或许天注定,人寰难解又如何!
但你是历史的见证者啊,
又宛若聚集天籁之音。
我何曾想过离开,
你这安谧而奔腾不息的卷动。
赋予我灵性的颠狂,
并由我的诗词席卷整个天宇,
何时让我如愿以偿!
你期待着,注目着……而我却被困惑住;
我的心灵挣扎起来天旋地转,
最美的真爱充满了魅惑,
使我留在你的心港……
有什么可以阻碍,这个星球,
暂将银河做牛郎织女的爱河。
大海给予我们永恒的动力,
这里曾经是人类的起源之处,
辉煌与颓废,排列着一座座历史的宫殿。
在海岸,躺卧着半睡半醒的回忆,
曾经不可一世的恐龙,
就在那里消亡。
而那里,顺天道者万古流芳。
普希金,泰戈尔,李白,杜甫,毕加索,唐伯虎,曹雪芹…..
所有的天才都注目着新的超越。
我就是大海,天空,波澜,而你骤变成阳光。
我是艺术的使者,我的灵感
是来自大海深处的珊瑚。
郁闷的海波喧腾起来吧,向世界宣告:
且将经典留空间,
莫信海天不容人。
正如海的安谧,似乎只听见絮语。
正如海的激昂,又让灵性澎湃。
世界空虚了,人文永恒。
大海啊,我们何去何从,
你现在要把我带到什么地方?
人们的命运到处都是一样:
天下的幸福玉门守护者,
或是绅士的风范,或是暴虐的霸王。
哦,渴望再见的大海!
我时刻期待着你的映像卷入。
我将长久地,永恒地
倾听你月光下的歌吟。
我的内心深处终身的港湾啊,
要把你的玉峦,你的柳腰,
你的光芒,你的倩影,酝酿成万般梦寐
带进心扉,带到那安恬的不忘之川。
附俄罗斯诗坛的太阳普希金代表作《致大海》
(译文见中国语文教材)
再见吧,自由奔放的大海!
这是你最后一次在我的眼前,
翻滚着蔚蓝色的波浪,
和闪耀着娇美的容光。
好象是朋友忧郁的怨诉,
好象是他在临别时的呼唤,
我最后一次在倾听
你悲哀的喧响,你召唤的喧响。
你是我心灵的愿望之所在呀!
我时常沿着你的岸旁,
一个人静悄悄地,茫然地徘徊,
还因为那个隐秘的愿望而苦恼心伤!
我多么热爱你的回音,
热爱你阴沉的声调,你的深渊的音响,
还有那黄昏时分的寂静,
和那反复无常的激情!
渔夫们的温顺的风帆,
靠了你的任性的保护,
在波涛之间勇敢地飞航;
但当你汹涌起来而无法控制时,
大群的船只就会覆亡。
我曾想永远地离开
你这寂寞和静止不动的海岸,
怀着狂欢之情祝贺你,
并任我的诗歌顺着你的波涛奔向远方,
但是我却未能如愿以偿!
你等待着,你召唤着……而我却被束缚住;
我的心灵的挣扎完全归于枉然:
我被一种强烈的热情所魅惑,
使我留在你的岸旁……
有什么好怜惜呢?现在哪儿
才是我要奔向的无忧无虑的路径?
在你的荒漠之中,有一样东西
它曾使我的心灵为之震惊。
那是一处峭岩,一座光荣的坟墓……
在那儿,沉浸在寒冷的睡梦中的,
是一些威严的回忆;
拿破仑就在那儿消亡。
在那儿,他长眠在苦难之中。
而紧跟他之后,正像风暴的喧响一样,
另一个天才,又飞离我们而去,
他是我们思想上的另一个君主。
为自由之神所悲泣着的歌者消失了,
他把自己的桂冠留在世上。
阴恶的天气喧腾起来吧,激荡起来吧:
哦,大海呀,是他曾经将你歌唱。
你的形象反映在他的身上,
他是用你的精神塑造成长:
正像你一样,他威严、深远而深沉,
他像你一样,什么都不能使他屈服投降。
世界空虚了,大海呀,
你现在要把我带到什么地方?
人们的命运到处都是一样:
凡是有着幸福的地方,那儿早就有人在守卫:
或许是开明的贤者,或许是暴虐的君王。
哦,再见吧,大海!
我永远不会忘记你庄严的容光,
我将长久地,长久地
倾听你在黄昏时分的轰响。
我整个心灵充满了你,
我要把你的峭岩,你的海湾,
你的闪光,你的阴影,还有絮语的波浪,
带进森林,带到那静寂的荒漠之乡。
三:艾鸽和李白《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胸中来,奔流到海还迂回。
君不见,一片青史掩凄凉,朝若晨露暮成霜。
人生得意须淡定,即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才难埋没,磨难乃是试金石。
无颓废者成大器,笑饮苦涩三百杯。
月与影,且作伴。
将进酒,莫离杯。
灵犀梦寐者,聆听心扉浩叹声。
金银万两不足贵,人文价值永溢芳。
古来多少圣贤梦,唯有才俊留其名。
不与天王比奢侈,人寰卓绝在神韵。
漫卷月光欲翩然,百代亦是耀邦心。
人不醉,心依恋。且将月盘酌美酒,与汝共圆千秋梦。
附李白原文《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四:艾鸽和辛弃疾《青玉案》
月兔翩翩忍留步。更有那,思如雨。
几时心扉可托付。
金波玉露,一眼万年,银河亦无路。
天宇人寰无觅处。千古红楼随梦去。
空怀枉恋千百度。不经意间,
秋眸帘开,竟是梦中慕。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原文: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⑷。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附注:写《青玉案》诗人自创词谱较多,主要压仄韵。辛弃疾《青玉案》词虽不符合《钦定词谱》但已脍炙人口,成为宋词代表作之一。此乃艾鸽词谱。
五:艾鸽和苏轼《水调歌头》
杯满问天镜,玉桂为谁悬?
可知人阁忧郁,今夕几多怨。
岂不乘兴飞聚,体会相思触趣,
还醉欲醒间。
起舞月摇曳,尤甚在冰盘。
绮窗夜,抬首望,竟难眠
向谁抱恨?凝视娟兔爱更怜。
纵有悲欢离合,任凭阴晴圆缺,
总把梦来圆。
月帕抹情泪,云絮裹缠绵。
附: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附注:苏轼的《水调歌头》是宋词最有名的代表作,但长久以来人们误以为是爱情诗,但其实是苏轼写给他弟弟苏撤(字子由)。
六:艾鸽和陆游《卜算子咏梅》
秋啸厉风摧,
只恨无娇娆。
举目皆是泣凄人,
难把孤寂扫。
花尽衬悲凉,
空有芳萦绕。
携梦寻觅雪野春,
自带一身俏。
陆游《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七:艾鸽和曹雪芹红楼梦《咏梅诗》
《咏梅诗12首》
《惹梅》
谁携冬絮来相聚 ,
惹得孤枝叶含滋 。
萦砌盘绕皆是寒,
冻摇香唇泛丹粒。
梅自思量难自弃,
千姿百媚羞无语。
只将忧郁托与风,
何时再返缠绵意。
《梦梅》
不知何兆梦中来,
挽留不住还浸怀。
百点嫣红似湿馨,
一席白花频空白。
芳闺有情不轻露,
俏在眸波任多猜。
月殿影开不见君,
痴掬淡光落心岩。
《吻梅》
唐枫水隔雪闭门,
清瑟迂回留吻痕。
不知苔藓无情处,
逶迤而去是何人。
袖中有刺不忍与,
花芯无爱惆怅深。
且等一日春风度,
认识缘分是情真。
《怀梅》
袅娜芳髓今何在,
春来尽是俗艳开。
忆否惨白遍布时,
独掌妩媚冰雪盖。
金波玉露罕相逢,
百点相思进军来。
莫言香藤异蔓妙,
不及梅身一情怀。
《盼梅》
昨夜窗前风雪急,
汝将如何展珠玑。
凝睇远眺唯独怜,
怅然无趣费心机。
琳宫卓约输世稀,
矞云朵朵谁能比?
秋波流过思红唇,
天缘绝处香姿逸。
《拾梅》
醉枝酥芯原野丢,
本是嗟悼颜色旧。
飘雪有情跪相求,
落英无意伤风流。
我拾幽娇踌躇久,
一片丹澄枝未朽。
是谁摧得馨折离,
抬眼不见天负疚。
《思梅》
山光凝暮坡崎岖,
曾是倒影泌香地。
思量叶嫣何时俏,
绿叶上面悬珠沥。
浑然不觉时光去,
转眼已是花催迷。
赤玉坠满不敢摘,
惟恐得罪芳心移。
《问梅》
耳鬓厮磨碎雪忿,
缘何鲜瓣留与人。
寒毛倒竖卷风暴,
昂首不躬芳之魂。
千金易得情难觅,,
孤立垂泪试心疼。
冰清焉能洁过花,
一点温馨天地晕。
《醉梅》
隔叶吮吸秋波横,
始觉春秋为虚生。
萧然无喧泌心扉,
飘羽若神荡魄魂。
枝头纠缠款款鲜,
月下空悬夜夜心。
宁卧冬梅一叶滨,
不慕深宫九重门。
《泣梅》
衰草唏嘘雪中泣,
断杈落片星月稀。
残萤栖露伴昏晓,
枯叶点滴随鸟啼。
曾是山脉最妍丽,
遭遇酷妒被虫欺。
香消玉碎无微暇,
日月骤过有轻吁。
《冷梅》
燕妒莺惭貌不如,
但见盈泌未争酷。
嫩肌香生点点红,
粉色萦绕处处涂。
凝涩不潤贞姿在,
玲珑如画堪辜负?
不耻残冬风啸狂,
储芳蓄翠待春露。
《惜梅》
美颜自怜叹无有,
山风驰过魂魄丢。
封得梅为花皇后,
盘枝红缀挽情鬏。
香薷欲飘寒裹就,
千般妩媚为谁留。
娇羞点点未逞强,
万木萧条唯风流。
附曹雪芹 《红楼梦》咏梅诗
咏红梅花
邢岫烟(“红”韵)
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已笑东风。
魂飞庾岭春难辨,霞隔罗浮梦未通。
绿萼添妆融宝炬,缟仙扶醉跨残虹。
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
妙玉乞红梅
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
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嫦娥槛外梅。
入世冷桃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
槎桠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
咏红梅花
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竟奢华。
闲厅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
幽梦冷随红袖笛,游仙香泛绛河槎。
前身定是瑶台种,无复相疑色相差。
《红楼梦》咏红梅花
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已笑东风。
魂飞庾岭春难辨,霞隔罗浮梦未通。
绿萼添妆融宝炬,缟仙扶醉跨残虹。
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
《红楼梦》咏红梅花
白梅懒赋赋红梅,逞艳先迎醉眼开。
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
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
江北江南春灿烂,寄言蜂蝶漫疑猜。
八:艾鸽和崔颢《黄鹤楼》
崔颢的七律《黄鹤楼》不拘平仄不协律一气哈成。相传李白路过黄鹤楼时言:“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严羽《沧浪诗话》评:“唐人七言 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仙子乘鹤何日归,千载痴影黄鹤楼。
飞禽过目皆无缘,韵士一眼寄秋眸。
鄂州图经无从考,百代兴毁有真愁。(注)
谁人识得琼楼泪,夜来幽梦唯心揪。
(注)唐代黄鹤楼被誉为“天下江山第一楼”。《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孙权 始筑夏口故城,“城西临大江,江南角因矶为楼,名黄鹤楼。”唐永泰元年(765年)黄鹤楼已具规模,然而兵火频繁,黄鹤楼屡建屡废,仅在明清两代,就被毁7次,重建和维修了10次。有“国运昌则楼运盛”之说。最后一座建于同治七年(1868年),毁于光绪十年(1884年)。遗址上只剩下清代黄鹤楼毁灭后唯一遗留下来的一个黄鹤楼铜铸楼顶。
崔颢原诗:《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里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艾鸽和普希金《致大海》

再见吧,令人心颤的元素!

这是你又一次跃入我的眼帘。

柔馨席卷着蔚蓝色,

浪涛一阵阵地娇喘郁郁。

仿佛是恋人的倾诉,

仿佛是她远道送来的秋潭。

我聆听着你的玉音,

你沸腾的心潮,你期颐的回响。

你是我的亲爱之波呀!

我时常沿着你的浪花边沿,

一个人安谧地,恍然地徜徉。

还因那个隐秘的夙愿而自甘孤寂。

我多么珍惜你的回音,

痴恋你沉静的人韵,你天澄的心阁。

还有那月光包裹的时分,

和卓绝天下的缠绵!

我的情怀每每扬起风帆,

在你的胸脯间飘逸。

此情或许天注定,人寰难解又如何!

但你是历史的见证者啊,

又宛若聚集天籁之音。

我何曾想过离开,

你这安谧而奔腾不息的卷动。

赋予我灵性的颠狂,

并由我的诗词席卷整个天宇,

何时让我如愿以偿!

你期待着,注目着……而我却被困惑住;

我的心灵挣扎起来天旋地转,

最美的真爱充满了魅惑,

使我留在你的心港……

有什么可以阻碍,这个星球,

暂将银河做牛郎织女的爱河。

大海给予我们永恒的动力,

这里曾经是人类的起源之处,

辉煌与颓废,排列着一座座历史的宫殿。

在海岸,躺卧着半睡半醒的回忆,

曾经不可一世的恐龙,

就在那里消亡。

而那里,顺天道者万古流芳。

普希金,泰戈尔,李白,杜甫,毕加索,唐伯虎,曹雪芹…..

所有的天才都注目着新的超越。

我就是大海,天空,波澜,而你骤变成阳光。

我是艺术的使者,我的灵感

是来自大海深处的珊瑚。

郁闷的海波喧腾起来吧,向世界宣告:

且将经典留空间,

莫信海天不容人。

正如海的安谧,似乎只听见絮语。

正如海的激昂,又让灵性澎湃。

世界空虚了,人文永恒。

大海啊,我们何去何从,

你现在要把我带到什么地方?

人们的命运到处都是一样:

天下的幸福玉门守护者,

或是绅士的风范,或是暴虐的霸王。

哦,渴望再见的大海!

我时刻期待着你的映像卷入。

我将长久地,永恒地

倾听你月光下的歌吟。

我的内心深处终身的港湾啊,

要把你的玉峦,你的柳腰,

你的光芒,你的倩影,酝酿成万般梦寐

带进心扉,带到那安恬的不忘之川。

附俄罗斯诗坛的太阳普希金代表作《致大海》
  (译文见中国语文教材)
  再见吧,自由奔放的大海!
  这是你最后一次在我的眼前,
翻滚着蔚蓝色的波浪,
  和闪耀着娇美的容光。
  好象是朋友忧郁的怨诉,
  好象是他在临别时的呼唤,
  我最后一次在倾听
  你悲哀的喧响,你召唤的喧响。
  你是我心灵的愿望之所在呀!
  我时常沿着你的岸旁,
  一个人静悄悄地,茫然地徘徊,
  还因为那个隐秘的愿望而苦恼心伤!
  我多么热爱你的回音,
  热爱你阴沉的声调,你的深渊的音响,
  还有那黄昏时分的寂静,
  和那反复无常的激情!
  渔夫们的温顺的风帆,
  靠了你的任性的保护,
  在波涛之间勇敢地飞航;
  但当你汹涌起来而无法控制时,
  大群的船只就会覆亡。
  我曾想永远地离开
  你这寂寞和静止不动的海岸,
  怀着狂欢之情祝贺你,
  并任我的诗歌顺着你的波涛奔向远方,
  但是我却未能如愿以偿!
  你等待着,你召唤着……而我却被束缚住;
  我的心灵的挣扎完全归于枉然:
  我被一种强烈的热情所魅惑,
  使我留在你的岸旁……
  有什么好怜惜呢?现在哪儿
  才是我要奔向的无忧无虑的路径?
  在你的荒漠之中,有一样东西
  它曾使我的心灵为之震惊。
  那是一处峭岩,一座光荣的坟墓……
  在那儿,沉浸在寒冷的睡梦中的,
  是一些威严的回忆;
  拿破仑就在那儿消亡。
  在那儿,他长眠在苦难之中。
  而紧跟他之后,正像风暴的喧响一样,
  另一个天才,又飞离我们而去,
  他是我们思想上的另一个君主。
  为自由之神所悲泣着的歌者消失了,
  他把自己的桂冠留在世上。
  阴恶的天气喧腾起来吧,激荡起来吧:
  哦,大海呀,是他曾经将你歌唱。
  你的形象反映在他的身上,
  他是用你的精神塑造成长:
  正像你一样,他威严、深远而深沉,
  他像你一样,什么都不能使他屈服投降。
  世界空虚了,大海呀,
  你现在要把我带到什么地方?
  人们的命运到处都是一样:
  凡是有着幸福的地方,那儿早就有人在守卫:
  或许是开明的贤者,或许是暴虐的君王。
  哦,再见吧,大海!
  我永远不会忘记你庄严的容光,
  我将长久地,长久地
  倾听你在黄昏时分的轰响。
  我整个心灵充满了你,
  我要把你的峭岩,你的海湾,
  你的闪光,你的阴影,还有絮语的波浪,
  带进森林,带到那静寂的荒漠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