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潔平/送別孟浪,及現場致辭、詩文摘錄

送別孟浪,及現場致辭、詩文摘錄

張潔平

2018年12月23日,是詩人孟浪(原名孟俊良)的送別會。一大早,換上全身黑衣,來到九龍殯儀館。一路走,一路想起孟浪大鬍子的爽朗模樣,覺得他要是在某地方看著,肯定會害羞大笑,讓我們別這麼一本正經。

愈是這樣想,腳步愈慢了下來。有點害怕去面對,那個想象中溫情滿溢,卻又空空蕩蕩的靈堂。在香港十二年,這是我第二次到殯儀館送別,兩次都是2018。先是盧凱彤,再是孟浪。這麼壞的時代,我們送走太多好人了。

慢著,慢著,也終於還是走進了這個被白色菊花圍滿的小房間。「自由詩魂」,藍底白字懸掛在靈堂的正中央,兩邊輓聯文來自宋石男:「朝霞陳腐,農夫灰燼,皆因列寧致命,惟魂是索;故國迷途,奔馬揚鬃,要憑死者光榮,入墓永生。」書寫者是台灣的陳世憲。下方的棺木裏,躺著小小的孟浪。棺木正前方,唯一的心形白色花環,來自妻子杜家祁,簡單而堅定的四個字:「生死不渝」。

基督教式的告別禮,在親友以文追悼、以詩告別的紀念中,持續了近兩個小時。在友人真摯而深刻的陳述中,個體悲傷被緩緩托住,融入了更為莊嚴的悲劇;而悲劇的光芒經由他作品的再詮釋,重新照亮每一個人的生命。儘管淚水不斷,但正如一位朋友所說:這是一場豐盛的告別,配得上孟浪的生命本身。

2018年12月23日,孟浪告別禮,於香港九龍殯儀館
2018年12月23日,孟浪告別禮,於香港和合石火葬場

謹摘錄現場的部分致辭,希望孟浪與友人的愛和思想,照亮更多人:

妻子杜家祁致辭:

我希望我可以好好地講完以下這番話。我和孟浪相識在2001年,因為《傾向》雜誌的編輯工作,那時我們都四十歲了,所以我總開玩笑,我們一相識,已白頭偕老。

孟浪是我認識的最善良的人,真的像天使一樣,我沒有想到他會喜歡我,因為他對所有人都那麼好,我以為我只是他的朋友之一,直到我要離開波士頓的前一晚,他打電話給我,向我表白了心意,那一夜我沒有睡,一直在哭,因為一個這樣好的人喜歡我,何其幸運,何其幸福。

但是和他結婚之後,我發現了他的另外一面。他把自由和公義放在第一位,妻子和家人在很後面,但我也要公平地說,放在最後的永遠是他自己,所以做他的妻子是一個辛苦的工作,因為什麼都要替他擔心。

我和孟浪是很意氣相投的,除了我想做中產階級,他想做無產階級之外,我們的價值觀很一致,他追求自由,我也追求自由。這個土地上有這麼多不公義,不合法的事情,但為什麼偏偏就是你,要做到一下飛機到上海就被公安架走,讓家人在公安局外苦苦等候到深夜?我也想,你有空就陪我去去旅行不好嗎?但就像一位詩人在悼念孟浪的詩中所寫,我們所有人都會像你一樣死去,但很少有人能像你一樣活著。這麼多朋友來懷念他,也讓我重新認識了他的人生,和我自己的人生。我們與其這樣戰戰兢兢因循苟且地活著,為什麼不痛痛快快地,去做我們覺得應該做,願意做的事?

孟浪生病的時候,很多朋友很擔心我,怕孟浪如果有一天不行了,我會崩潰,甚至自殺。我要在這裡請各位放心,我不會,我還有很多事要做,其中之一是編輯一套孟浪全集。 孟浪最喜歡朋友,我相信他現在就在這裏,看到那麼多朋友來了,他一定很高興。我代表孟浪和全家,謝謝大家。

孟浪與杜家祁

家祁引用的這首詩,來自詩人木郎《孟浪拾遺》:

在眾詞之中,想挖一個修辭用來行使獨立的表決

而舉手多麼蒼白,立場多麼蒼白

在眾詩中,想摘一句飲用

而比喻如此膚淺。有人歲月靜好

一定有人負重前行。面對沉默的一年

噤若寒蟬,作為同時代人

自由主義的俊友,我們有著同樣的恥辱

這種恥辱在於:我們都會像你一樣死

卻不能像你一樣活著。

好友冰釋之在現場致辭:

2018年2月1日晚上,臺北下着陰冷的細雨,當孟浪拖着行李,疲憊地出現在臺大附近的餐廳時,我並沒有意識到那是孟浪生命中最後一次站在我面前,十六天後他病倒在了香港。從小學出發的友誼,讓我想起我們站在一起幹過的很多勾當:一起翻爬進縣圖書館的禁書室;一起登上過八十年代初縣城裏在建的所有高樓;一起出過中學時代的黑板報;1981年我們三個人(還有一個郁郁)在一起創辦民刊《Mourner》;1985年我們三人又一起自費去新疆和西藏……1995年孟浪去了太平洋對岸,但聯繫從未間斷,我們在美國見,在香港見也在台灣見。我們相知相交幾十年,友誼的小船從來就沒有傾斜過。我想這首先得歸功於孟浪的睿智、謙和與隱忍。孟浪天賦極高,他的作文常被老師當範文在年級各班朗讀,還被選送縣裏參賽。有一次黑板報需要補一塊天窗,孟浪信手寫下數十行詩句,教物理的張治國老師見罷不由驚歎道:俊良同學,我可是對你略有欽佩之心啊!十六歲的孟浪卻寵辱不驚地嘿嘿一笑閃身走人。 1978年高考前三個月,孟浪在嚴父的督促下被迫改考理科,他從文科班插入理科班,我和郁郁曾擔心孟浪會不會因此而落榜。其實落榜的是我和郁郁,孟浪不怎麼費勁就考取了機械學院。我和郁郁倆那才叫鬱悶,整天下軍棋打發時間,孟浪則充當公證人。他小心迴避與高考有關的那些事,以呵護我倆幼小且脆弱的自尊心。多年後,我還是非常感嘆孟浪的少年老成以及他對人性的洞悉。孟浪的隱忍也是難能可貴的,我的記憶中他幾乎沒有和朋友紅過臉,即便遭到誤解也是竭盡委婉地解釋,我知道孟浪的內心一直是十分堅韌的。孟浪朋友很多,他像一個優秀的特工一般小心謹慎地維繫,他從不搬弄是非也不傳播朋友的八卦,所以朋友們會覺得和他交往是非常安全可靠的。但孟浪更多地是活在形而上的人,他的一生主要從事的是購書、寫作、編輯和出版那幾件事,所以孟浪很純粹。他對吃穿不講究,對世俗更不會去在意,他在大學二年級給我的信中寫道:「……我思想上是悲觀主義的,生活中是現實主義的。」他甚至連十億人民都會玩弄的國粹也不會,我們中學五人幾乎每次都是以餐聚的名義約一場麻將,孟浪要麼看電視喝啤酒,要麼在一旁喝茶看書。起先我們還勸他學着玩,他說饒了我吧,與其浪費時間,還不如我把錢交給你們。

我常常覺得孟浪是個誤入這個時代的苦行僧,他更應該活在民國甚至北洋時期,這一點無論是從他的詩篇還是從他的詩歌語言的骨髓裏彌散出來的政治情懷,都能得到某種佐證。就孟浪而言,此刻我想說的是,你終於可以自由地俯視那個令你感到沉重的祖國了。

此處附上孟浪的短詩《不現實的人》:

「你是一個理想主義者,所以在現實面前……」

「不,我是現實主義者。」

「你是現實主義者,那麼其他的人是什麼?」

「其他的人是現實。」

現場的紀念冊封底,也印了孟浪的一首詩,我很喜歡的《我們身體裏的……》,就像是他,以及很多同道人的自畫像:

歷史在我們的身體裡旅行

那就是我們的生命。

生命在我們的身體裡旅行

那就是我們的光榮。

光榮在我們的身體裡旅行

那就是我們鮮血。 鮮血在我們的身體裡旅行

那就是我們的道路。

……也摘錄朱其在《忆孟浪:那灵魂独行的唯一后盾即自己的肉身》 中對孟浪在香港做獨立出版、在台灣做流亡文學文獻展的回顧及深刻總結:

孟浪本來是可以留在美國的,可能是因為結識了香港的妻子家祁,或是想在港台做中文獨立出版,也許兩者兼有吧。香港自1997年迴歸之後,成爲了一塊中文獨立出版的飛地。其最重要的出版領域是中國現代史和中共黨史的出版。回歸後的15年,在大陸屬出版禁區而台灣因意識形態淡出的中國現代史出版,由香港的獨立出版一肩承擔。香港的獨立出版,以高華的《紅太陽是怎麼升起的》為代表,改變了一代人對中國現代史的認識。

與孟浪恢復聯繫之前,我就每年去香港一二次,主要是購買香港出版的現代史和黨史著作。後來與孟浪在香港的會面,主要在兩個地方,一是旺角的西洋菜南街的仕德福酒店,另一是銅鑼灣廣場的人民公社書店。晚上,孟浪都會買幾十罐啤酒,在賓館小房間喝到後半夜,那幾年廣州的詩人浪子都會一起在香港碰頭。有時會與一群香港藝術家、出版人或社運志工,在《重慶森林》式的人潮擁擠的在旺角大排檔,就着一些便宜的小菜喝啤酒。

2013年底,孟浪希望出版兩本紀念1989年的藝術類的書,一本是詩集,另一本是美術作品集,請我組稿並撰寫前言。我們討論了出版定位,即不要把這本書定義爲一本政治類的書,而是作為反映在藝術中的一代人記憶的文本;參與者不一定都是經歷過那場運動的60後,也可以包括70後、80後,他們從後來的間接經驗中認識的1989年。香港在25年內成為關於那場運動的記憶孤島,它每年都會喚起大中華的幾代人不要遺忘了那場記憶。這亦是我願意參與這本書的初衷,即一代人的記憶,變成了一場不知盡頭的記憶的政治。2014年,書在香港出版,起了一個很好的書名《血色彷徨:1989年的政治和美學》。這是大陸首次唯一出版的此類出版物。

孟浪的獨立出版幾乎都是不賺錢的。2012年出版了獨立藝術家楊偉東的紀錄片訪談錄《立此存照》。2014年出版了《六四詩選》和《血色彷徨》。每次出版要找朋友化緣,依靠與港台兩地的出版友人發行。他的出版社,基本上就是一個人的出版社,從組稿、校對、印刷到發行,除了找人版面設計,其餘自己既是老闆又是員工。有一次在香港的地鐵上,我問他怎麼不找個助手或者請夫人幫忙,港台請不起助手,至於夫人,彼此都是獨立的,他不願鬆動夫妻長期的彼此獨立的關係。

佔中運動之後,香港的獨立出版越來越難。按照基本法,香港仍然可以自由出版,但在印刷和發行開始兩頭受限。如果一家香港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大陸違禁書籍,那家出版社在深圳或廣東開的印刷廠就會被關閉,如果在港台印,雖然合法但成本會高數倍。再如,香港主要書店是大陸的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等中資書店,中資書店自佔中後不再允許銷售任何像高華一類灰色地帶的政治歷史類圖書,書店發行範圍縮小了一大半,只能在旺角、銅鑼灣廣場十幾家獨立書店銷售。這樣一來,香港的獨立出版每本的發行量只有幾百本。

2015年,孟浪開始撤出香港,遷居台灣籍的妻子老家花蓮。在台灣,他發起了中國地下流亡文學文獻館的計劃,希望將他那一代人的文獻作一個梳理總結。……我和孟浪在台北師範大學附近貝嶺的租屋聊起流亡文學,貝嶺說了一句很真實而傷感的話,也許再也無法在祖國的土地上流浪,餘生只能在語言中流浪。我說,這不就是流亡文學的意義。……

他這一代文學人……祖國不榮於現代漢語的純潔歷程,因而只能在不同政治實體的夾縫中創建另一種語言的道路,這條道路沒有國家和制度作爲後盾,唯一的後盾是自己的肉身和生命自我滋養出來的靈魂獨行。這是一代人堅忍的自我踐行,踐行一種穿越漫長黑暗隧道的偉大的獨立人格。孟浪兄做到了,歷史將會銘記他!

和摘錄徐敬亞寫的《我們的鬍子,飛走了》

死亡是每個人生命中被預先注入的、固定的程序。愈是優秀的人,他造成的悲傷含量愈小。那不是世俗的情感斷裂,而是整個世界小規模的坍塌。那麼多的才華、悲憫、壯烈……突然消失了……丟給我們的是一種瞬間的抽離、忽然的空洞、無法彌補的殘缺,就像森林中突然倒下一棵大樹,一個圓柱形的通天虛空,莫名其妙地呈現……只有當這個人猛的倒下時,我們才知道他曾經佔據了多麼大的空間。

……在二十年前的文章中,我寫過:「孟浪,一個把名字修改得這樣大膽而放肆的人,薄薄的眼皮下,分明散發出一種食草動物的仁慈之光,而滿頭滿腮不安的毛髮,卻又肆意傳遞出一種不安的騷動。」的確,在世俗為人的角度,孟浪幾乎單純得像一個孩子,或者是一株毫不害人的植物、一株玉米,或者高粱。而在思想的層面,孟浪永遠是一個虎豹一樣堅定的理想主義者。

……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海子、顧城、東蕩子、伊蕾……今天,我們再次由於一個人的離去而重新閱讀他留下的詩句。我忽然發現一個小小的秘密規律,當一個人永遠不在之後,人們對他的閱讀可能不自覺發生異變。首先,由於帶有敬意的遴選,會使他的第一流作品突出地集中顯現。第二,寫作者的永遠缺席,使閱讀變成一種特殊的、提示性的珍惜舉動,並由此造成了閱讀者精神上的誇張專注。因此,其作品中優異的「潛質」會極大比例地演變成了閱讀光芒,即往往產生最佳的接受效果。這一次,孟浪離去後,他的詩發出了凌厲的光芒!

藝術家陳雨創作的孟浪畫像

轉引自matters/2018/12/24

“SOME THOUGHTS ON MENG LANG’S PASSING” BY DENIS MAIR

“SOME THOUGHTS ON MENG LANG’S PASSING” BY DENIS MAIR

December 27, 2018 by DENIS MAIRt

{This piece is part of the special section on Meng Lang in Issue 42 (January 2019) of Cha.} 

My friend Meng Lang passed away in Hong Kong on 12 December 2018 .The fact that I heard the news on my birthday (16 December) is perhaps an indication of our close karmic tie. His death is a jolt of mortality for me, because he was ten years my junior.

You can read a New York Times obituary about him here.

Meng Lang was active in the underground poetry scene from the mid-1980s. He was co-editor of an anthology of underground and non-official poetry published in 1986: An Exhibition of New Poetry Groups《86年诗群大展》. He left China in 1995 to spend three years as visiting poet at Brown University. After that he remained in exile, dividing his time between Boston and Hong Kong. Meng Lang’s passport was revoked when he left mainland China in 1995, so he was unable to go back to visit his family in Shanghai. He was given special “white travel passes” to return to Shanghai three times, for very short periods, to visit his ailing parents and attend their funerals.

Early in the new millennium he married Du Jiaqi, a Taiwanese lady who taught literature at Lingnan University in Hong Kong. For the first few years of his marriage, he could only visit Du for short periods, until his application for Hong Kong residency was approved (perhaps because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 was wary of paper marriages). So he lived like a migratory bird: each year he made two big migrations between Boston and Asia; then, during his times in Asia, he made small migrations between Hong Kong and Macau or Taiwan.

After his wife retired from teaching in Hong Kong, he lived with her in Taiwan, but when his illness became serious, he returned to Hong Kong to seek medical help. He was a rare bird in many ways—a mainland Chinese dissident poet who held residency in Taiwan. Newspapers in Taiwan and Hong Kong often interviewed him or asked him to write about dissident issues.

I would like to share some of my memories of my poet-friend.

Every year as June 4th approached, Meng Lang was always involved in planning for the June 4th Tiananmen memorial observances, wherever he happened to be. At Harvard a candlelight vigil was held every year with readings and speeches on the Green. Some years when Meng Lang was in Hong Kong he helped to plan very big memorial gatherings.

In 1999 I hosted him when he came to Los Angeles. I drove him around as he took care of preparations for memorial activities. We arranged a reading and slideshow at Beyond Baroque Literary Arts Center; we also set up a table on the Santa Monica Promenade. There was a candlelight vigil at the Chinese Consulate, organised by a group of L.A. artists.

Someone asked Meng Lang if he would keep on organising memorial activities every year and why. He said, yes, he would, because it’s just as important every year. And he did keep it up until he got deathly sick.

Meng Lang was a smoker in his twenties. In his forties he quit tobacco for good. He also fought off two bouts of tuberculosis, once as a young man and once during his exile in Boston. Although his illness was controlled by anti-tubercular drugs, I believe it left his lungs susceptible to cancer.

Meng Lang’s good friend Yan Li told me three months ago that Meng had been hospitalised in Hong Kong with terminal cancer. To this sombre news, Yan Li added a personal remark: “Meng Lang and his wife had bought a house in Hualian (a culturally rich town in Taiwan). After many hectic years, they were planning to settle down and enjoy life, and that’s when he was stricken by this fatal illness.”

During Meng Lang’s years in Hong Kong, he published several books about institutions, societal conditions, and possibilities of change in China. He published them under the imprint of two small presses: Morning Bell Press and Waves Culture Media. These books were written by mainland scholars and thinkers, but due to government censorship they couldn’t be published in China. They were niche-market books, sold in small bookstores in Hong Kong. They were published with grant money. Meng Lang had to jump through lots of bureaucratic hoops to apply for publishing grants.

He also edited an anthology of June 4th memorial poems, and an anthology of poems dedicated to Nobel Peace Prize winner Liu Xiaobo.

He had many friends from mainland China who got together with him whenever they passed through Hong Kong; they took each other out to dinner. So he was very well informed for someone who wasn’t in the government.

All these details are just the outer lineaments of Meng Lang’s life, but his true story—his true biography – lies in the trajectory of his poems. He was a poet who found his own unique path to write about the social, political realities of his country in the language of modern, avant-garde thought. As a poet he always faced political realities, never going down a rabbit hole of metaphysics or aestheticism, yet each poem demonstrates his powerful artistic sensibility. I reaped tremendous reward by translating over a hundred of his poems, and I am proud that he trusted me with his beautiful creations.

You can read a few poems by Meng Lang on my PoemHunter page:

“A Verse on Education”

“The Lightness of Gardens”

“World Picture”

A few memory-snapshots of Meng Lang:

1) We were setting up a table with information about Tiananmen on the Santa Monica Promenade (I think in 1999). The artist Hei Feng had sculpted a six-foot Goddess of Liberty in dense grey polystyrene. (He made her a bit sexier than the goddess of liberty in New York Harbour.) I remember Meng Lang hoisting the statue from the bed of a pickup truck and setting it up behind the table on the promenade. He carried that faux-stone sculpture with theatrical flair, emphasising its unexpected lightness, but at the same time acknowledging its heaviness as a symbol.

2) During that same LA visit, Meng Lang and I drove down to Anaheim to see Li Bing, a poetry-loving businessman who happened to be in LA for a convention. He was staying in a roomy suite at the Anaheim Hilton, and he invited us down for a visit. We took sleeping bags and carried them across the luxurious lobby. Meng Lang looked perfect carrying a sleeping bag to camp out in his friend’s room, as if that were the most natural arrangement in the world. I spent an enjoyable evening camping out on the floor and listening to Li Bing and Meng Lang catch up about their mutual friends in the underground Shanghai poetry scene.

3) Much earlier, when Meng Lang was visiting poet at Brown University, a choreographer/dancer from China was invited to an arts festival at Brown University. Upon arrival, she became friends with Meng Lang and confided in him that she was pregnant; she did not wish to return to China, and she intended to apply for an H-4 visa to remain in the U.S. as a person of special ability. Meng Lang stepped in as surrogate father for her child and even went to parenting classes with her. As her housemate, he was there for her, to help during the first months of her baby’s life.

4) When I visited Meng Lang in Boston in the late Nineties, he was working as receptionist at the China Culture Center (an organisation located in the Boston theatre district, founded by Doris Chu, who was Meng’s benefactor in Boston). During his work at the Culture Center, Meng Lang helped plan exhibitions and programmes. He also was the convener of an informal group of émigré artists and Chinese overseas students who gathered to watch films or eat hot pot. Sometimes the gatherings turned into dances. On one occasion a participant who had indulged in too much liquor began kicking the wall and shouting. I saw Meng Lang wrap his arms around her shoulders and speak soothingly until her fit passed. I knew his embrace was pure-hearted, because as planner of those gatherings, he wanted to give people chances to communicate frankly. His role was secular, as a social facilitator, but his identity as poet was part of everything he did, so I felt that his role there was also in a sense spiritual.

5) I was house-sitting for an Evergreen College professor in a forest house near at Oyster Bay (Hammersly Inlet) in South Puget Sound. The rhythm of my life slowed way down, so I had time to read and absorb a few classical texts. Around that time Meng Lang was staying for a few months in Seattle. He and Yan Li drove down to Shelton, WA to visit me. We hiked down to the inlet at low tide and stumbled upon a lucky find – high winds and rolling waves had blown numerous large, live oysters up past the low-tide line. We didn’t have a bag with us, so Meng Lang took off his shirt and used it to bundle up the oysters we gathered. An oyster patrol plane flew overhead and waggled its wings at us. We climbed a trail off the beach and carried our load of oysters back to Nancy Allen’s house. Our exertions had sharpened our appetites, and Meng Lang was always partial to shellfish. We made a big delicious pot of oyster stew. One of the best meals of my life. The three of us talked late into the night.

The pictures below were taken by my sister Heidi Mair. They were taken in 1993, when Meng Lang and Yan Li came to Seattle to take part in Bumbershoot Festival.

Three poets come to Bumbershoot
Denis Mair, Meng Lang and Yan Li
Meng Lang Heidi Chu-ling and mystery man.jpg
Meng Lang, Heidi Mair, Chu Ling and Paul Hansen
Heidi Lani Meng Lang and Yan Li.jpg
Meng Lang, Leilani Stone, Heidi Mair and Yan Li
Discussing poetry.jpg
Discussing poetry: Meng Lang, Yan Li and Denis Mair
Dan Heidi Chu-ling and Meng Lang (2).jpg
Dan Heitkamp, Heidi Mair, Chu Ling and Meng Lang
Before the concert (1).jpg
Before the concert
3 poets with Lani (1).jpg
Denis Mair, Meng Lang, Yan Li and Leilani Stone
Bumbershoot Reading (1).jpg
Bumbershoot Reading

準引自CHA網站

緬懷孟浪如大俠 鴻鴻:總將他人擺第一

緬懷孟浪如大俠 鴻鴻:總將他人擺第一

台灣詩人鴻鴻(圖)29日出席孟浪追思會時表示,孟浪雖有不少詩作,卻從未聽他推薦自己的作品,非常謙卑,關心的總是別人的作品,如同俠客。中央社記者繆宗翰攝  107年12月29日
台灣詩人鴻鴻(圖)29日出席孟浪追思會時表示,孟浪雖有不少詩作,卻從未聽他推薦自己的作品,非常謙卑,關心的總是別人的作品,如同俠客。中央社記者繆宗翰攝 107年12月29日

(中央社記者繆宗翰台北29日電)中國異議詩人孟浪12日在香港病逝。台灣詩人鴻鴻今天下午出席追思會時表示,孟浪雖有不少詩作,卻從未聽他推薦自己的作品,非常謙卑,關心的總是別人的作品,如同俠客。

孟浪摯友、異議詩人貝嶺受訪時表示,多個文藝團體日前在北京舉行追思會,並出版孟浪紀念詩文集。台灣方面明年會推出「孟浪紀念號」,並將完成孟浪遺願,在六四30週年時,推出「六四詩選」增訂版。

獨立中文作家筆會今天在台北中山藏藝所舉辦「同時代人-孟浪追詩會」,現場播放孟浪過去的詩歌作品、照片,以及中國導演聞海拍攝的孟浪紀錄片。

鴻鴻在致詞時說,過去跟孟浪碰面的機會非常多,每次碰面時都是為了詩的事,卻幾乎未曾聽過他推銷自己的詩,「感覺他關心的都是別人的詩,彷彿別人的詩就是他的寄託,他把舉辦詩的活動當作創作」。

鴻鴻說,孟浪的為人作風就像一名大俠,自我表現非常謙卑,眼中都是其他人,非常豪爽直率沒有私心,「在我心目中,他就像一個俠客」。

貝嶺在會後接受中央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孟浪過世後,許多中國大陸的文學創作者開始透過網路傳播孟浪的作品,光在微信上就出現了上百個討論群組,甚至北京文藝報也推出「偉大的迷途者-孟浪紀念專輯」,但隨後遭到官方查禁。「孟浪過世後(在中國造成)的震撼,是我們想不到的」。

他表示,倖存者詩人俱樂部、北京青年詩歌研究會26日在北京舉行孟浪追思會,並出版「背著祖國到處行走的人-孟浪紀念詩文集」,收錄超過50篇紀念孟浪的作品。

貝嶺提到,孟浪一直希望在明年六四事件30週年之際,推出「六四詩選」增訂版,因此台北方面計劃完成孟浪遺願,同時推出「孟浪紀念號」文集。

孟浪原名孟俊良,祖籍浙江紹興,1961年出生於上海吳淞,是1980至1990年代的中國知名現代詩人之一,曾主編「劉曉波紀念詩集」、「六四詩選」。曾在美國和香港居住多年,並於2015年起與妻子移居花蓮。他在今年初被確診為肺癌第4期,隨後病情急速惡化,12月12日在香港病逝,享年57歲。

孟浪過世後,華文創作者陸續在波士頓、紐約、香港、巴黎、北京等地舉辦追思會。

包括鴻鴻、楊小濱在內的多位詩人,以及華人民主書院董事曾建元、台北當代藝術館館長潘小雪等人,今天出席台北場次。時代力量籍立法委員林昶佐則透過影片,吟唱孟浪詩作「一個孩子在天上」。(編輯:馮昭)1071229

獨立中文作家筆會29日在台北中山藏藝所舉辦「同時代人-孟浪追詩會」,現場播放中國導演聞海拍攝的孟浪紀錄片。中央社記者繆宗翰攝  107年12月29日
獨立中文作家筆會29日在台北中山藏藝所舉辦「同時代人-孟浪追詩會」,現場播放中國導演聞海拍攝的孟浪紀錄片。中央社記者繆宗翰攝 107年12月29日
倖存者詩人俱樂部、北京青年詩歌研究會26日在北京舉行孟浪追思會,並出版「背著祖國到處行走的人-孟浪紀念詩文集」(圖),收錄超過50篇紀念孟浪的作品。中央社記者繆宗翰攝  107年12月29日
倖存者詩人俱樂部、北京青年詩歌研究會26日在北京舉行孟浪追思會,並出版「背著祖國到處行走的人-孟浪紀念詩文集」(圖),收錄超過50篇紀念孟浪的作品。中央社記者繆宗翰攝 107年12月29日
孟浪摯友、異議詩人貝嶺(圖)表示,2019年將在台灣推出「孟浪紀念號」,並計劃完成孟浪遺願,在六四30週年時,推出「六四詩選」增訂版。中央社記者繆宗翰攝 107年12月29日
孟浪摯友、異議詩人貝嶺(圖)表示,2019年將在台灣推出「孟浪紀念號」,並計劃完成孟浪遺願,在六四30週年時,推出「六四詩選」增訂版。中央社記者繆宗翰攝 107年12月29日

轉引自中央社/2018/12/29

独立中文作家笔会在台北为孟浪举办追思会

独立中文作家笔会在台北为孟浪举办追思会

独立中文作家笔会在台北为孟浪举办追思会。(记者夏小华摄)
独立中文作家笔会在台北为孟浪举办追思会。(记者夏小华摄)

曾主编六四诗选、刘晓波纪念诗集的中国大陆异见诗人孟浪,12号病逝香港,世界各地的华文创作者陆续在波士顿、纽约、香港、巴黎、北京等地举办追思会。孟浪最后三年定居台湾花莲。29号在台北的追思会上,友人对孟浪这个流亡诗人的一致的印象就是:他揹着“祖国”。

一九九三年孟浪和贝岭在北京创办地下刊物《倾向》,孟浪题字。(独立中文作家笔会提供)
一九九三年孟浪和贝岭在北京创办地下刊物《倾向》,孟浪题字。(独立中文作家笔会提供)
孟浪一九八八年在北京与诗文同行的老照片。(独立中文作家笔会提供)
孟浪一九八八年在北京与诗文同行的老照片。(独立中文作家笔会提供)

“孟浪妻子杜家祁:他最喜欢听中国大陆的一二事,就是现在的政治紧张,经济怎么样,共产党快完蛋了、、、”

“马建:我跟你说一下,我刚写了一本书,叫中国之梦。”

“马建:你就安安静静地养病,总会有好的讯息出来。”

这是29号在台北的孟浪追思会上,播放独立中文作家笔会会长马建上个月到医院探视孟浪的告别视频。孟浪当时已插管,身形消瘦,无法言语,只听得到马建和孟浪的妻子、台湾诗人杜家祁,鼓励孟浪的声音。杜家祁说,孟浪即便重病了,还关心中国大陆的政治情况。

这场在台北的追思会又名“追诗会”,由独立中文作家笔会主办,选在台北一处古迹中山藏艺所,灰暗的会场中央摆放鲜花,和孟浪著作、主编的书籍。

独立中文作家笔会在台北为孟浪举办追思会。(记者夏小华摄)
独立中文作家笔会在台北为孟浪举办追思会。(记者夏小华摄)
独立中文作家笔会在台北为孟浪举办追思会。(记者夏小华摄)
独立中文作家笔会在台北为孟浪举办追思会。(记者夏小华摄)

在中国导演闻海摄制的孟浪生前在香港、台湾、美国的三个片段纪录片中,孟浪朗诵他为六四事件创作的诗,也仿佛是他一生写照。

〈致从二十世纪走来的中国流亡者〉

背着祖国到处行走的人

祖国也永远背着他,不会把他放下。

是的,祖国

就是他的全部家当

是的,祖国

正是他的全部家当。

在他的身上河流与道路一样穿梭

他的血管里也鸣起出发的汽笛和喇叭

祖国和他一起前行,祖国和他

相对一笑:“背着他!”“背着它!”

是的,祖国

就是他一生的方向

是的,祖国

正是他一生的方向。

追思会上,友人不约而同提到,印象中,孟浪的肩头总有着沉重的包袱。

孟浪过去在北京和他办地下刊物的诗歌同行,为孟浪出版纪念诗集。(记者夏小华摄)
孟浪过去在北京和他办地下刊物的诗歌同行,为孟浪出版纪念诗集。(记者夏小华摄)

华人民主书院董事曾建元就说,对孟浪的记忆很单一,就是大胡子、长发和大揹包:“他总是揹着一个大大的揹包,揹包装着是他的祖国,还有很多书。 每次我跟他见面,他总会从他的揹包里面,就像圣诞老公公的揹包一样,会不时拿出很多新的书,有的是他编辑的。如果我口袋有钱,我就跟他买,如果没有钱,我就跟他賖,下次见面我再请他吃一顿好的。”

中国大陆异见诗人贝岭说,和孟浪最后一次合作是今年二月台北国际书展,同时发表刘晓波纪念诗集。孟浪这个滥好人,居然到港口去接一名搭船到台湾的作家,一同揹四十公斤的书搭公车、地铁到会场,坚持不坐出租车。书展结束后孟浪飞到香港就一病不起。

台湾诗人鸿鸿认为读孟浪的诗像喝烈酒。(记者夏小华摄)
台湾诗人鸿鸿认为读孟浪的诗像喝烈酒。(记者夏小华摄)

台湾诗人鸿鸿,形容孟浪在他心中就像侠客、大侠,豪爽谦卑,几乎没有谈过自己的诗:“没有推销过他自己的诗,他出了诗集,就是偷偷塞给我一本,让我回去看,就这样。我感觉他关心的都是别人的事情,都不是他自己的事情,但这别人的事情事实上就是他自己的事情,就是他自己的一种寄托,他把诗的活动当作是一种诗的创作。”

鸿鸿笑说,他认识孟浪的时候,孟浪就有胡子了,现场播放孟浪在北京办《倾向》杂志那段“没有胡”的狂飙青春,他没有参与到,孟浪对他更像“同志”,是一种比朋友更近,也是更远的关系。

鸿鸿说:“我甚至不记得我跟他喝过酒!但是我读他的诗就觉得像在喝烈酒,因为我自己写的诗比较像啤酒或者是调酒,那他的诗就像烈酒,所以读他的诗总是觉得非常地醇厚。”

和孟浪认识30年,过去一同在北京编《倾向》杂志的杨小滨说:“当有人问他你觉得自己的诗在诗歌史上怎么样?孟浪其实回答过非常狡狭、智慧。他说我觉得我的诗是我这一类诗里面写的最好的。我后来也延用,因为可能只有我一个人写我这种诗。”

杨小滨提到,孟浪常喜欢用一些古怪的字,像“恨不得”、“已然”:“他说这个星期恨不得每天都在下雨!或者说是,那条路上恨不得一家店都找不到!有一次就是确实晚上跟他找一个能喝酒的地方,在街上逛了恨不得有一个小时。”

杨小滨以孟浪的语法为孟浪写了悼念诗,并在追诗会上朗诵。

〈致已然抵达了未来的孟浪〉

你孟浪,你猛烈。

你飞奔,你总是比我们快得多。

你一定是从十二月奔进了十三月,

那个我们还未知的时间里。

你孟浪,但你不朦胧。

你就是每一行子弹般的口号。

你一定是把自己写成一个

惊叹号,跳入了诗的下一页!

孟浪好友、诗人贝岭受访时表示,日前北京的诗歌同好与地下诗人,也就是孟浪在一九九零、八零年代地下运动的老朋友办了一场追思,出版了向孟浪致敬的书,书名叫做《背着祖国到处行走的人-孟浪纪念诗文集》。

孟浪住进香港的医院,还有意识时,在医院外拿着亚洲周刊,里面介绍他新书的报导。(独立中文作家笔会提供)
孟浪住进香港的医院,还有意识时,在医院外拿着亚洲周刊,里面介绍他新书的报导。(独立中文作家笔会提供)

贝岭说:“这本书其实是中国国内对孟浪过世所产生巨大潮水般凡响的呈现,因为一夜之间,孟浪的诗被无数的文学同行、爱诗人传诵,在中国的微信上,一下子出现了数百个探讨孟浪的微信群。”

贝岭认为,孟浪在他走的那一天,才真正让祖国的同行去读他的诗。

记者:夏小华    责编: 陈美华 / 吴晶  网编:景铭

黃潤宇/筆訪孟浪:共同面對我們無法避讓的命運

筆訪孟浪:共同面對我們無法避讓的命運

黃潤宇

【編按:2018年12月12日,詩人孟浪先生因病離世。2016年,作者因一份功課訪問孟浪,從而促成了這次筆談。這篇紀錄,也是孟浪對於離散身份、在異地寫作的貫徹思考。】

2016年,選讀「離散文學」課程時,有份功課要求我們訪問一位離鄉人,我立即想到在香港、美國、台灣來回奔走的上海孟浪,於是撰寫了一些簡單問題寄給他。彼時在美國的孟浪竟很著緊於我這小小學生的一份功課(也是他一貫的認真作風),來往電郵數次,巨細靡遺地回答了每一個問題,又發來許許多多參考資料,生怕還不夠,也令一開始沒有做足準備的我既慚愧、又感念。

在這幾個小問題間,孟浪闡釋了作為永遠的異鄉人,如何在故土情結、國族問題、身份矛盾與認同中自在遊走——正是不間斷的、形而上的思考與寫作使他自由。身兼作家與編輯兩個身份,孟浪曾略帶自嘲地說,在創作中自己是命定的「探險者」與偶然的「受難者」;而做編輯時,卻又充滿了包容與同情。這些難以調和的個性特質,到了他身上,卻都又「服服帖帖」地與生命合成一體,凝結成與每個人滔滔不絕地談天前、那一句孟浪式的問候:「怎麼樣?最近還可以嗎?」

問:促使你離開中國大陸的原因是甚麼?之後又去了哪些地方?

孟:離開中國大陸是1995年9月,當時我應美國布朗大學的邀請前往該校,任在英語系設立的一個自由寫作項目的駐校詩人,這是直接的原因。潛在的背景性原因則是,我已不耐於、深倦於在中國的作為一個自由詩人所不得不迎擊的制度性窒息和壓迫,一半是自覺、一半是被迫,我選擇了離開。

我在位於美國羅德島州首府普羅維登斯的布朗大學待了一年半多。因自1993年以來我一直在參與執編《傾向》文學人文雜誌,出於編務工作的需要,在駐校項目結束後,我就搬到了雜誌編輯部所在城市——波士頓。我在大波士頓的幾個不同城市地區都居住過,直到2002年,自那一年起,有四年時間,我開始在波士頓和香港之間來回駐留,還由於尚未取得香港長期居留許可的原因,不得不經常在香港、澳門、台灣之間騰挪。自2006年年底開始,我主要在香港居住;2015年夏天起又遷居到台灣住下。

我回答你問題的這個時間,距離我離開中國正好差不多二十年零六個月。

問: 那麼對你而言,「離鄉」或者「故土」還是一種情結嗎?四處遊走之間,對於自己的身份認同又是如何的呢?

孟:曾經有過「離鄉」或「故土」之類的情結(哪一個「流放者」、「離散者」沒有呢?)但在目擊中國(和中國「價值」)千禧年前後及至今「紅霧」般的崛起和彌散(「我被嗆到了!」)之後,我對那一片「故土」已經產生巨大的離異感和不適感——它是物理性、病理性、心理性三者兼具的。

最近幾次我與朋友們聊天時說,我是一個中國詩人,也是一個香港詩人,現在我正在「學習」成為一個台灣詩人。

你覺得我對自己四處遊走間的身份認同看得很重嗎?【黃按:孟浪式俏皮反問,我們總是記得。】

問:有沒有什麼人事、物件觸發你想起故鄉?

答:少年時光。

【黃按:孟浪還在電郵中附上2009年刊登於《今天》雜誌的文章——〈上海徘徊:失去了過去的未來〉。在這篇文中他對自己的年少生活、上海身份進行了較為深入的自述。以下為選段摘錄。】

「我分明記得,大約是1973年,12歲的我在農村外祖母家的灶間熊熊燃燒的爐膛口,緊挨著我的一位表親舅舅,看他一邊熟練地添弄著柴火,一邊與來自四公里外縣城的我闊談我們那個縣城(當時屬上海市寶山縣)所處與黃浦江出海口交彙的長江口岸(我們當地俗稱『海塘』)的未來。當年他是當地人民公社屬下一個生產大隊的民兵營長,25歲上下,意氣風發,見識也算不少,他告訴我,聽說離縣城僅一箭之遙的長江岸邊將興建國際客運超級碼頭,他興奮地展望寶山的巨變。這可能是我的記憶裡,上海的『國際化』前景直接觸碰我視野中地理性存在的第一次悸動。距今35年過去了,那個曾令我的少年有所遐想的國際客運超級碼頭的藍圖並未在那裡實現(是否有過這樣的藍圖,對我至今是謎)。」

「我自小長大並在那裡接受中小學教育的縣城——寶山(今上海市寶山區),在上海市區的北翼,黃浦江口(吳淞口)與長江口的交匯處的西側,距上海市中心的人民廣場路程約25公里。記得小時候,我們那裡的大人小孩從來都說『到上海去』,指的就是從我們縣城出發去上海市內的“征程』……『外地人』和『鄉下人』因『大上海』都市身份的缺失,而被視作『低人一等』。我常常憶及一種心理性的窒息感,於是,『我的上海』的誕生,與幻滅,此時就成了同義反复的毫無意義!多年以來面對『你是不是上海人』的提問時,我常常答道:我不是上海人,我是上海鄉下人。此刻,這不是上海的光榮,而只是我——一個與『上海』不合作者——作為『不是上海人』的光榮。」

——〈上海徘徊:失去了過去的未來〉
原載《今天》雜誌2009年春季號。該文的意大利文譯本,2008年11月發表於《Dialoghi Internazionali》第8期。

問:城市對於外來者總有著自己的「接受度」——是否在意過這一點?有沒有文化差異等問題曾經產生過?

答:我去一個從未去過的地方,凡是有人居住的地方,我會喜歡遊蕩於由土地、街道和人構成的有機人文場域,而對所謂自然風光常常感動在後,或「無動於衷」。我覺得我並不在乎一個城市對自己的「接受度」,更介懷的是我對它的「接受度」。我常說在我數十年的詩創作中極少、極少看到具體地理城市的名號和痕印。我一方面很願意感受「在地」、經驗「在地」、甚至成為「在地」的一份子,另一方面,卻很多年以來「拒絕」刻意地書寫「在地」、再現「在地」,而有一種認知上的傾向就是超越「在地」。文化差異或者種族問題,因著我一以貫之的「世界主義」(或「普世主義」)視角和觸角,在我倒通常不作驚詫而狀似「絕緣」。

大中華沙文主義的「國族認同」觀在我們的成長經歷中曾嚴重傷害了我們本應正常持有的認知。談論世界上一些城市與城市(旅行和休閒)趣味上、意態上的異同變得文雅而安全,那是在中國,於中國而外的我,則更多的是無視「城市」、無視「國家」,而關切人作為大地上的一種存在,他(她) /他(她)們的共同面對的無法避讓的命運。

問:您曾說在選詩時特意看看有沒有粵語成份的詩,對於您來說,會投入一個地方的時下詩歌流派,還是會選擇與其保持距離?

對你最後的提問,我用我在六年前的一個講談中一段話來回答:作為詩人,作為作者,同時作為編輯——一方面,作者的我,可能從來是美學上的絕對主義者、極端主義者,文學觀念和創作實驗的命定的「探險者」與偶然的「受難者」;另一方面,編者的我,必須具有高度自主的、獨特的文學鑒賞力、判斷力,卻同時又對各類作者作品的風格與趣味(不管我自己喜歡還是不喜歡)持有足夠的包容心和同情心。

問:在異地,不同的語言或文化環境,對您的創作以及思考方式帶來怎樣的影響?

答:在異地,當然你所指的一定還包括異國或異域。在我身上發生的一個非常「反動」的事實是,至今我只是使用所謂「國語」在進行文學寫作和閱讀活動。不同語言或文化環境對我的影響只是一個大地上的「漂流人」的世俗感受或衝擊;我的形而上的思考和寫作,一部分「靈感」激發來源和在中國時期大陸一樣,仍然主要來自於極少數精粹的、卓越的漢語作品和其他語言文學、思想等翻譯作品。

而越來越顯豁的事實還是,我的生活與寫作樂於學習落地深耕的同時,也在更義無反顧地離地千里,這樣的一種巨大矛盾構成的拉扯力,既沒有撕扯我的身心,也沒有離間我的知性,我——依然故我。

後記:

孟浪逝世後,旅美評論家李劼重刊一篇詩評〈舉石拋羽的詩歌搖滾——簡評孟浪詩集《南京路上,兩匹奔馬》〉。或許由於兩人有著相似的離散背景,李劼也將關注點放在了孟浪的流浪背景上:「沒有在美國流浪過的人,很難想像流浪是一種甚麼樣的生活……有關孟浪的流浪,幾年前,我只聽他在電話裡這麼說過一句:在美國過了八年,一言難盡。」從流浪中的繁瑣事情與難以想像挫折中艱難生長,才有了我們現在認識的開豁、通達的孟浪;同時這一種(生理的、心理的)流浪,也是一整代人的命運。

這篇文章還引用了孟浪的一首詩,名為〈我們身體裡的……〉,也可視之為一幅「自畫像」:

歷史在我們的身體裡旅行
那就是我們的生命。
生命在我們的身體裡旅行
那就是我們的光榮。
光榮在我們的身體裡旅行
那就是我們鮮血。
鮮血在我們的身體裡旅行
那就是我們的道路。
道路在我們的身體裡旅行
旅行就在我們的身體裡結束。
在我們身體裡的
只是(他們潔白的骨頭)不屈
只是(他們圓睜的眼睛)希翼。

在文學和他鄉跋涉,節奏必須急促而有力。這場浩大的旅行最終回歸進身體,卻絕不是最終——我們相信有一種循環往復的變化,正在這些詩歌裡積蓄能量。

孟浪簡介:

原名孟俊良,1961年生於上海,祖籍浙江紹興。1982年畢業於上海機械學院,於大學時期開始文學創作。係《海上》、《大陸》、《北回歸線》、《現代漢詩》等多份民刊的主要創辦人之一,為1980年代中國現代詩群「海上」的代表性詩人。1992年獲第一屆現代漢詩獎。1995年赴美,應布朗大學之邀任駐校詩人(1995-1998)。曾任《傾向》文學人文雜誌執行主編(1995-2000)。2001年在美國參與創辦獨立中文筆會。現居美國和香港兩地。著有詩集《本世紀的一個生者》、《連朝霞也是陳腐的》、《一個孩子在天上》、《南京路上,兩匹奔馬》、《教育詩篇 二十五首》等。合編《中國現代主義詩群大觀1986-1988》、《詩與坦克》;主編《六四詩選》等。

轉引自《虛詞》/2018/12/15

趕去未來,打撈我們︰悼念孟浪詩輯(二)

趕去未來,打撈我們︰悼念孟浪詩輯(二)

致已然抵達了未來的孟浪[1]
◎楊小濱

你孟浪,你猛烈。
你飛奔,你總是比我們快得多。
你一定是從十二月奔進了十三月[2]
那個我們還未知的時間裡。
在那裡,你可以坐下來
喝一口未來才會升起的虹霓[3]

你孟浪,但你不朦朧。
你就是每一句子彈般的口號。
你一定是把自己寫成一個
驚嘆號,跳入了詩的下一頁!

你孟浪,你迷戀。
你總是急切,一定是要去攫住
某個被攔在身體之外的詞,
觸摸它的痛感和熱度。

你孟浪,但你不美麗。
你奪走列寧的頭髮[4]
還給自己馬克思的大鬍子。
在濃煙般的灰色裡,
一定有你對革命的希望和絕望。

你孟浪,你明亮。
你一定是在閃電裡,繼續說雷霆的話。
你一定是趕去未來,
擊沉巨輪,並打撈我們……[5]

[1] 這首詩裡用了孟浪喜愛的一些詞彙,像是「已然」。孟浪有一首詩題為〈當天空已然生鏽〉。
[2] 孟浪有兩首詩題為〈從四月奔向五月〉和〈從五月奔向六月〉。
[3] 孟浪有一首詩題為〈雙虹記〉。
[4] 孟浪近年最重要的作品是長詩〈致命的列寧〉。
[5] 孟浪寫於1987年的長詩〈凶年之畔〉最後一句是:「脆弱的船體在內部粉碎了舵」。


不認命的葉子
◎淮遠

在群鳥封口眾蟬滅聲的年代
我們這些怒不可遏搖搖欲墜
不認命的葉子
只好引吭高歌

你邊唱邊墜
我們叫不住你。


芒果園

——悼孟浪
◎劉振周


得益西伯利亞的寒流與孤魂
江南以北都下雪了,我見過那玩意兒
此時的同行總能代替我的部份觀感
冰,雪,嚴寒,霧霾——
惟獨亞熱帶的芒果園格格不入,依然翠綠如春。
是的,我能分辨冬雨之下的潤濕枯黃葉子
沿著蜘蛛網上升的葉脈抵達了冬天
——二十世紀中期以來,這種生命的輪迴
並沒有質的變化,不過是
死亡的方式略有不同,閃著思想光芒的果實
早在途中被政黨劫持,禁錮倉庫。
留下泛黃的想像與記憶——
一些年來,又陸續被新的萌芽遺忘殆盡,
愚蠢又醜陋的樹瘤、昆蟲遺棄的巢
無不在擴散絕望的空氣。
「連朝霞也是陳腐的。」
是的,賦予行動的詩人與果品
終究都走向死亡
——包括時間、烏托邦、極權的安樂國。
從來都不存在真正的敵人,
只有小妒忌與狹隘並存。
當崇尚腐木的價值觀、與冷漠
一起製造人為的詩的喜悅,
乏力、又勉強的修辭都在腐蝕著大地。
甚至蔑視生命的吶喊,
關乎消化系統、口糧、物質化的入侵與誓洗,
我們從來都不知道缺乏甚麼
似乎也不在乎缺乏甚麼——
當能感受的冬天,應該不止於溫度計筆直的墮落。

2018.12.12

轉引自《虛詞》/2018/12/22

楊小濱/穿越時空向孟浪敬禮

穿越時空向孟浪敬禮

楊小濱


最後一次見孟浪,是今年二月份的臺北書展。孟浪組織的《同時代人:劉曉波紀念詩集》朗誦會之後,六七個朋友在宵夜時分去吳興街找晚飯吃。臺北的美食街卻如此蕭條。孟浪要把我們帶去紅燈籠快炒店,不料九點多那裡就已經早早關門了。我們隨意找了一家還有燈光的麵店,繼續著剛才的討論。這大概是惟一一次分別時我沒有跟孟浪道別(他去給誰指路走遠了)——心想反正隨時都會再見——不料竟成永訣。也許,假如我說了再見,就不會不再見了吧!可不告別,也就不該就此離別啊!那天,我們約好在世貿一館的二號門碰面,他等我來電就出來接我。我打給他手機完全沒反應,發微信和語音也一樣。我只好從正門混入人潮中進了書展。原來是書展上太嘈雜,根本聽不到手機鈴聲。孟浪忙前忙後地張羅著宣傳、採訪、朗誦、寒暄……《同時代人:劉曉波紀念詩集》這本詩選凝聚了孟浪對異議文學政治一以貫之的熱情。這也應該是他最後一次公眾活動:書展的各種雜事終於把他累垮了。

最後一次聽到孟浪的聲音,是他手術後第一次甦醒,從香港發微信語音來報平安。我跟他說:你這次一定要好好休養,等徹底痊癒了,我們再來談工作的事。從我剛到臺灣的時候起,孟浪就一直想和我編一本「中國當代詩歌圖像史」之類的東西,並且已經跟唐山書店的陳老闆說定了。我也做了大量準備,比如從西川那裡借了海子的手稿、照片等,從唐曉渡那裡掃描了大量舊照片,以及從楊煉、歐陽江河、陳東東等一大批人手裡拿到詩人之間的通信手稿。但工作量的繁多,資料蒐集的不易,使得我們的計劃一拖再拖。直到一兩年前,我決定邀孟浪一起完成我在中研院有關「中國詩歌民刊目錄彙編」的研究計劃,我們才又開始投入這一領域。孟浪發現了已完成部分中的一些錯訛,使我相信這項任務必須在他的督導下才能完成。不料工作還未充分展開,孟浪就倒下了。許多只有依靠他的記憶才能書寫的歷史,难道就從此湮沒在故紙堆下面了?

不過至少,孟浪留下了這個時代最有力度的詩歌文本。他的語言風格有猛烈的撞擊感和足夠的複雜度,無人可以替代。在日常交談中,孟浪也有一些風格化的表達,他特別愛濫用的一個詞語是「恨不得」。像是「這個星期恨不得每天都下雨」、「那條路上恨不得一家店都沒開」……,彷彿執意要把這個世界擬人化為敢愛敢恨的情感世界。我剛搬來忠孝東路住的時候,確實有一天夜裡九點多為了找個能喝酒的餐廳跟他在附近街上逛了「恨不得」有一小時——台灣的正派小餐廳們不是不准喝酒就是馬上要關門——才終於找到一家可以喝啤酒的炒菜店。後來住久了,終於發現了附近可以開過半夜的海鮮小炒,就迫不及待地叫上孟浪去夜飲了一番。他本來一直和我一樣偏愛棕色瓶子的「經典」台啤,後來改口說喜歡綠色瓶子的「金牌」台啤,這中間的轉變,我至今沒弄清。再往後,為了更方便,就約在我家喝酒,在樓上關緊房門,也可以深夜高談闊論。這幾年來,孟浪是來我家喝酒最頻繁的朋友,後來發展成偏要自己背來幾瓶金牌台啤,要和我的經典台啤PK。當然,醉翁之意不在酒。除了交流文壇近況,他的各種寫作、編纂或活動的規劃,總是要來跟我商討,包括「中國地下文學流亡文學文獻館」的定名如何合適,《同時代人》的概念能否跟阿岡本應和,《致命的列寧》如何精準定位共產革命,《六四詩選》續集怎麼規劃……

哪怕不在中國本土,孟浪依舊保持著當年在國內搞地下(文學)活動的行動風格。他始終給人一種「在路上」的緊迫感,跨著大步,從一個場所趕往另一個場所。唯有一點不同的是,他每次都穿著印有「紀念六四XX週年」或者聲援「雨傘運動」的文化T恤衫(這當然在國內是不可能的),體現了孟浪對社會運動的強烈投入感。回想起來,孟浪的身影每每敏捷穿行於各類空間狹小的獨立書店間,或者在小吃店裡勤勞地端來碗筷,永遠是爭分奪秒停不下來的樣子。有一天晚上我們提著一些餐點去貝嶺在台北的住處,一時撲了空,孟浪就從袋子裡拿出便當盒,坐在街邊樹下的石墩上,很愜意地吃了起來。這樣的場景似乎是他即使在自由世界也過著的游擊隊生活的常態。

孟浪總是穿著一雙笨重無比的大皮鞋。我之所以會注意到是因為每次來我家,都要費勁地脫,走的時候又要費勁地穿。加上每天都背著一個沉重無比的雙肩包,如此的負擔,真可謂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我感覺孟浪是在替一個時代背負這樣的沉重,彷彿他背負的不是別的,而是整個國族的十字架。包裡裝的,大概都是孟浪近年來編的紀念詩選、文集等等。孟浪雖然蓄著大鬍子,腳步也頗為豪邁,但內心卻異常溫柔敦厚,甚至常常露出羞澀的笑容。他對這個世界是熱愛,甚至溺愛的。在這充滿著陷阱的世界上,我可以感覺得到他內心的一片純淨。他有次甚至看不到一塊擦得過於明淨的玻璃落地窗而徑直撲上去。孟浪聲稱他沒有具體的宗教信仰,但偏愛俄羅斯宗教哲學。毫無疑問,他有一種對拯救的渴望,對人類罪愆的敏銳感知,又經由具有穿透力的語言方式表達出來。

孟浪的謙遜和低调也常常令人動容。當年我們和貝嶺一起編《傾向》時,我曾提議辦一期「孟浪專輯」(當然出於對孟浪詩的真切推崇),但被孟浪否決了。作為編輯,他不想在自己變得刊物上獲得特殊待遇,哪怕是基於真實的成就。直到兩年前,在貝嶺的推動下,獨立中文筆會才在15週年的紀念活動中安排了一場「孟浪日」,為他的文學成就作了一次致敬。毫無疑問,孟浪屬於我們時代最傑出的詩人。他不是詩歌的烈士,也不僅僅是詩歌的戰士。也許,孟浪更像是一個衛士,用絕不妥協的漢語努力保衛著我們的精神高地。那麼,我們將繼續奮鬥下去。

引自《虛詞》/2018/12/18

詩歌戰士孟浪追思會紐約

詩歌戰士孟浪追思會紐約

著名诗人、出版家、人权活动者孟浪先生因病于2018年12月12日在香港逝世,享年57岁。

孟浪先生在纽约有许多文学艺术界的朋友,他也是天问联合学会、中国战略分析智库的创始董事。为缅怀他的一生、他的诗、他作为民主战士的足迹,中国战略分析智库、纽约当代中国艺术家协会、天问联合学会昨天12月22日共同在纽约举办了孟浪先生追思会。

参加出席孟浪追思会的有:中国战略分析智库执行长杨逸夫、天问学会会长、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张博树、纽约中国当代艺术家协会会长、当代艺术策展人荣伟、纽约大学电影系教授、中国八十年代先锋诗人张真、1978年在北京民主墙朗诵他的“火神交响曲”诗人黄翔和夫人张琳、在70年代末就发表《论言论自由》的民主理论家胡平、自由主义公共知识分子徐友渔、当代中国著名艺术家张宏图、黑峰,纽约新华人传媒COO罗慰年,独立公共知识分子孙言、蒋杰,还有孟浪的生前好友纽约电台主持人作家梅箐、好友李桂田等,此外当代中国著名艺术家郑连杰因为不在纽约委托他朋友林兵完成了现场行为艺术创作:孟浪走过美国自由土地的鞋。

张博树,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天问研究会会长
杨逸夫先生,中国战略分析智库执行长

追思会播放了由郑连杰工作室和孟浪生前好友提供的部分孟浪生前照片,与会者纷纷朗诵孟浪的诗篇也对诗人孟浪诗歌成就表达了崇高的评价,会上也由荣伟代念了中国独立笔会会长马建对孟浪作为中国独立笔会创始人的悼念之词。最后播放了由著名中国独立纪录片导演也是陪伴孟浪在香港最后走过的艰难历程好友闻海拍摄纪念孟浪纪录片,追思会持续两个半小时圆满结束,但是孟浪会永远留在纽约朋友们的身边和心中!

著名诗人、78年北京民主墙先行者黄翔
孟浪诗歌粉丝李桂田

附記/榮偉

我昨天在纽约举行的孟浪追思会上说过:孟浪的去世已经成为全球华人圈的一次近年来少有的公共事件,全球华语诗人悼念孟浪诗文如潮也是近年来少见,成为一次华语圈诗人作家艺术家的集体集会!孟浪直到去世仍然是一位在异国他乡的流亡诗人,如他诗中所说:他是“背着祖国到处行走的人”,他相信“祖国也是背着他”,而且相信“祖国不会背叛他”!可是直到他这个“苦苦背着祖国的”诗人去世仍然不能踏上他祖国的土地!如果说当年红色诗神艾青的诗“我为什么两眼流泪,因为我热爱我脚下的土地”感动了千千万万朴素的中国人,今天孟浪的“我苦苦背着祖国到处行走”恐怕是今天千千万万中国人的真实写照!我说也是诗人浪子写的公告最到位:诗人死去,语言重生!孟浪的诗恐怕将成为当代华语诗歌创作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孟浪诗:

背着祖国到处行走的人

祖国也永远背着他,不会把他放下。

是的,祖国

就是他的全部家当

是的,祖国

正是他的全部家当。

在他的身上河流与道路一样穿梭

他的血管里也鸣起出发的汽笛和喇叭

祖国和他一起前行,祖国和他

相对一笑:“背着他!”“背着它!”

是的,祖国

就是他一生的方向

是的,祖国

正是他一生的方向。

他走哪里,哪里就有

原野、山峦、城镇、村落、泥土和鲜花

——他的骄傲啊,祖国的分量

他们互相扶携着,走向天涯。

是的,祖国

正和他一起啜饮远方的朝露

是的,祖国

正和他一起挽住故园的落霞。

背着祖国苦苦行走的人

祖国也苦苦地背着他,永远不会背叛他!

2008.5.29

2018/12/23

冰释之/送孟浪

送孟浪

冰释之

尊敬的孟浪遗孀杜家祁女士、尊敬的孟浪姐弟和族亲、尊敬的孟浪的好友和战友,上午好!

2018年2月1日晚上,台北下着阴冷的细雨,当孟浪拖着行李,疲惫地出现在台大附近的餐厅时,我并没有意识到那是孟浪生命中最后一次站在我面前,十六天后他病倒在了香港。从小学出发的友谊,让我想起我们站在一起干过的很多勾当:一起翻爬进县图书馆的禁书室;一起登上过八十年代初县城里在建的所有高楼;一起出过中学时代的黑板报;1981年我们三个人(还有一个郁郁)在一起创办民刊《Mourner》;1985年我们三人又一起自费去新疆和西藏……1995年孟浪去了太平洋对岸,但联系从未间断,我们在美国见,在香港见也在台湾见。我们相知相交几十年,友谊的小船从来就没有倾斜过。我想这首先得归功于孟浪的睿智、谦和与隐忍。孟浪天赋极高,他的作文常被老师当范文在年级各班朗读,还被选送县里参赛。有一次黑板报需要补一块天窗,孟浪信手写下数十行诗句,教物理的张治国老师见罢不由惊叹道:俊良同学,我可是对你略有钦佩之心啊!十六岁的孟浪却宠辱不惊地嘿嘿一笑闪身走人。

1978年高考前三个月,孟浪在严父的督促下被迫改考理科,他从文科班插入理科班,我和郁郁曾担心孟浪会不会因此而落榜。其实落榜的是我和郁郁,孟浪不怎么费劲就考取了机械学院。我和郁郁俩那才叫郁闷,整天下军棋打发时间,孟浪则充当公证人。他小心回避与高考有关的那些事,以呵护我俩幼小且脆弱的自尊心。多年后,我还是非常感叹孟浪的少年老成以及他对人性的洞悉。孟浪的隐忍也是难能可贵的,我的记忆中他几乎没有和朋友红过脸,即便遭到误解也是竭尽委婉地解释,我知道孟浪的内心一直是十分坚韧的。孟浪朋友很多,他像一个优秀的特工一般小心谨慎地维系,他从不搬弄是非也不传播朋友的八卦,所以朋友们会觉得和他交往是非常安全可靠的。但孟浪更多地是活在形而上的人,他的一生主要从事的是购书、写作、编辑和出版那几件事,所以孟浪很纯粹。他对吃穿不讲究,对世俗更不会去在意,他在大学二年级给我的信中写道:“……我思想上是悲观主义的,生活中是盐食(现实)主义的”。他甚至连十亿人民都会玩弄的国粹也不会,我们中学五人几乎每次都是以餐聚的名义约一场麻将,孟浪要么看电视喝啤酒,要么在一旁喝茶看书。起先我们还劝他学着玩,他说饶了我吧,与其浪费时间还不如我把钱交给你们。

我常常觉得孟浪是个误入这个时代的苦行僧,他更应该活在民国甚至北洋时期,这一点无论是从他的诗篇还是从他的诗歌语言 的骨髓里弥散出来的政治情怀都能得到某种佐证。就孟浪而言,此刻我想说的是,你终于可以自由地俯视那个令你感到沉重的祖国了。

愿孟浪的灵魂因自由而欣悦!


2018年12月22日于MU507航班

引自浪子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