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陽/三十春秋立一傳 - 讀劉美蓮《江文也傳》
1984年春某日,我在濟南路《自立晚報》的副刊編輯室收到一篇來稿,題目是〈江文也的悲劇一生〉,作者署名「劉美蓮」,稿子篇幅很長,附有相當珍貴的照片。在這之前,我已從藝術評論謝里法發表於《聯合報》副刊的〈故土的呼喚──臥病北平的台灣音樂家〉一文,以及《自立晚報》稍前(1983.12.12)刊登香港周凡夫所寫〈半生蒙塵的江文也〉,約略知道江文也的事蹟,知道他曾以《台灣舞曲》得到1936年柏林奧林匹克「藝文類作曲組」的獎項,是當時全亞洲第一位獲得國際大獎的音樂家;戰後滯留中國,文革期間遭受迫害。但對於江文也的一生則仍不清楚。
-
圖◎王樂惟
被國家機器隱藏的傑出者
當時仍不滿三十歲的我在編輯檯上逐字細讀這篇〈江文也的悲劇一生〉,透過作者清晰的整理,方才對江文也的生平有了基本的認識。我仔細閱讀文章的脈絡,揣想一位出生於日治下的台灣,童年在福建廈門長大,中學之後赴日讀書,以聲樂揚名於日本,再以作曲揚聲於奧林匹克的音樂天才,如何在一個大動亂年代,不由自主地陷身於台灣、日本、中國三重夾縫中的煎熬,而最終又不為當年他出生的故鄉台灣所知的悲哀,心情為之激動,於是決定採用這篇根據江文也之侄江明德提供的資料整理出來的稿子,以頭條、兩天連載的方式於當年3月21、22兩日全文刊登。
這篇文章刊出後,迴響甚大,很多讀者打電話到報社來,表示他們首次知道「江文也」這個名字,讀了這篇文章,才知道江文也的音樂成就與悲鬱人生;也有讀者先前已讀過謝里法的介紹,詢問劉美蓮這位作者是否有出版江文也的相關傳記?那是一個研究匱乏、台灣(特別是日治時期)人物方才逐一出土的年代,政治戒嚴,資訊仍然遭到執政者掌控的年代,〈自立副刊〉成為了解台灣文化的小小窗口,這篇文章之引起讀者的重視,是因為透過窗口,讓讀者看到了被國家機器隱藏、扭曲與壓抑的台灣歷史與傑出人物。
當時的劉美蓮應該也很年輕,我讀出身於音樂系的她的文字,儘管是一篇根據口述與相關文獻整理出的稿子,字裡行間還是流露出了她對江文也晚年受盡文革苦厄,不為國人所知的痛惜。我知道,那是一個音樂人對前輩音樂家的悲劇一生有所感觸,而自然流淌於行文筆下的敬惜之心。也因為這份敬惜,才讓〈自立副刊〉的讀者想更一步了解江文也、接觸江文也吧。
從1984年到今天,整整三十年過去,「江文也」這個名字,對台灣人來說已經不再陌生。特別是解除戒嚴之後,江文也的研究開始受到重視,1988年,前衛出版社出版了林衡哲編選的《音樂大師──江文也的生平與作品》一書;1992年6月,台北縣立文化中心舉辦過「江文也紀念週」;2003年10月台灣中央研究院舉辦了「江文也學術研討會」;國內的碩士論文已累積有八部之多,博論則有2004年通過學位考試的〈夾縫中的文化人──江文也及其時代研究〉(成大歷史系林瑛琪)……但儘管如此,三十年前讀者問詢的「江文也傳」,在台灣仍然付諸闕如。
當年在〈自立副刊〉發表〈江文也的悲劇一生〉,感動編者和無數讀者的劉美蓮,終於回應了讀者的詢問,完成了這部厚重的《江文也傳:音樂與戰爭的迴旋》;而我,三十年前的編者,居然有幸成為她這本著作的讀者。人生的因緣奇妙,我在閱讀本書篇章之前,找出當年編的副刊,重新閱讀,腦海裡浮出的是接到文稿、受到感動、決定刊登、編輯、落版、校對、出報,一直到接聽讀者來電的種種畫面。
用三十年的歲月,為一位被時代折磨、被政權扭曲、被故鄉遺忘的偉大音樂家立傳,就是這本《江文也傳:音樂與戰爭的迴旋》最動人的所在。透過本書一如樂章似的巧妙結構,音樂才子江文也的傳奇一生,逐一進入我們的眼中。
音樂天才的奇詭命運
「序曲」先從江文也於1936年以《台灣舞曲》榮獲柏林奧林匹克「藝文類作曲組」第四名大獎寫起,敘述江文也如何以殖民地之子晉入日本國內初選,再經由國際知名音樂家讀譜,複賽時經由柏林愛樂管弦樂團現場演奏,一舉奪下第四名獎牌的過程。當時的江文也才二十六歲,收到得獎通知,禁不住高呼「台灣萬歲」,《東京日日新報》大幅報導這則新聞,讚譽他的處女作《台灣舞曲》「將古老台灣風貌和近代化形象交織呈現,猶如一幅華麗的畫軸」。劉美蓮在這一章中,輔以新聞報導、獎牌和江文也書信等一手資料,清楚再現了音樂才子江文也在國際舞台中為台灣人揚眉吐氣的勝景,生動感人。
接下來,本書以四個樂章鋪陳江文也傳:音樂與戰爭的迴旋奇特而又叫人驚心動魄的一生。第一、第二樂章寫他的台北童年、廈門時期就讀旭瀛書院的少年時期,那大概是江文也一生最無憂的時光了,歌謠、戲曲、音樂和詩詞,已經在他的兒少時期滋長出綠芽。進入第三樂章,從江文也於1923年赴日寫起,敘述他求學、與日本女子瀧澤乃ぶ戀愛與私奔的故事,以及邁向作曲家之路的歷程,最後結於1937年他和白光因為拍攝《東亞和平之路》而生的戀情。這一章,寫活了江文也的才氣洋溢、風流倜儻,宛如眾弦俱寂之下獨奏的高音,有血有肉,形象鮮明動人。
進入第四樂章,則以江文也的中國經驗和晚年遭遇為主題。透過這一樂章,前半段,我們看到了如日中天的江文也,在北平師範大學音樂系教授理論作曲,從事中國古代和民俗音樂研究的學者圖像,以及持續創作的作曲生涯,加上他和學生吳蕊真(後改名為「吳韻真」)的熱戀;我們也看到因為戰爭結束導致喪失日本國籍的江文也被視為「文化漢奸」,被捕入獄的生涯轉折。後半段,我們又看到,他在共產黨統治下,先後遭逢1957年反右批鬥、1966年文革批鬥的悲慘命運,被剝奪所有權利、打入牛棚、下放勞改,直到四人幫垮台後,才於1978年獲得平反,恢復教職,這時他已是六十八歲的老人,多年勞改,讓他百病纏身,但即使如此,他還是勉力完成最後遺作《阿里山的歌聲》。
這就是劉美蓮筆下江文也傳奇而悲鬱的一生,本書各個樂章,讓我們看到一個天才型的台灣作曲家,在一個由不得自己的亂世之中,遭逢的奇詭命運!他生下來是殖民地的二等國民,憑著自己的才氣和努力,終於得以音樂創作揚名國際;卻又因為出身殖民地的烙印,使他在國民黨統治時期的中國被打為「文化漢奸」,在共產黨統治的中國被打為「右派」,而無法回到自己最摯愛的故鄉台灣,終至客死北京;而過世之後,又因為台灣長久的戒嚴,不為台灣所知;解嚴之後,雖然終於見知於台灣,仍有評論指他生長在台灣時間不長,著述多與中國有關(如詩集《北京銘》、《大同石佛頌》,論著《古代中國正樂考》,曲作現代管弦樂〈孔廟大成樂章〉)而被誣為「統派」音樂家……
因此,這本《江文也傳:音樂與戰爭的迴旋》刻繪的,不僅是江文也的悲哀人生、奇詭命運,也呈現了20世紀台灣人的集體記憶和認同問題。整個20世紀,台灣人的命運,就像江文也的一生,從日本殖民時期的被歧視,到戰後陷身於中國國民黨和共產黨的內戰漩渦,乃至於1949年之後遭受的二二八、白色恐怖統治經驗,台灣人與江文也一樣,儘管擁有高人的才氣、精湛的技藝、卓越的識見,卻在不斷爬起、不斷仆倒的泥濘路上顛簸前行,至今依然無法決定自己的命運,開創嶄新的台灣文化。這本《江文也傳:音樂與戰爭的迴旋》,字裡行間浮出的盡是「生做台灣人的悲哀」。
感謝劉美蓮,費時三十年為江文也立傳,為台灣的音樂和文化留存典範。三十年來,她念茲在茲、不斷訪談、蒐集文獻與資料,又復花費金錢、體力和寶貴時間,專注於江文也生命史的重建;三十年來,她為江文也的不為人知而尋求助力,力促各方重視江文也的音樂成就;為各種因為求證不足而出現的研究「歧聲」義憤填膺,進行更多調查以還原江文也。這本傳記,是在這樣不斷往返、不斷查證,挖掘事實、還原真實的過程中完成。這是一本具有信度,且足以顯映江文也音樂人生的傳記。
我很高興能在三十年前以副刊主編的身分刊登劉美蓮的〈江文也的悲劇一生〉,三十年後又有機會以台灣文學研究者的身分拜讀她的《江文也傳:音樂與戰爭的迴旋》。時間流轉,如涓滴之水,最後匯為大河。三十春秋立一傳,這本巨著,寫活了江文也在台灣、日本與中國三重夾縫中,遭受苦難的悲劇人生;也彌補了江文也生命史的缺憾,填補了台灣音樂史和文化史的縫隙,讓江文也對台灣的貢獻得以全面展現,值得所有關心台灣文化的朋友細讀。
来源:自由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