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者捍衛劉曉波的精神遺產
儲百亮
週一,香港中聯辦外,抗議者與身陷囹圄的中國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的照片。
北京——隨著中國最有名的異見人士和唯一的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劉曉波的生命逐漸衰弱,一場圍繞著他的生命、遺產、言論,也許甚至是他的遺體的戰鬥正在形成。
其他國家大都是這場戰鬥的旁觀者,這反映了中國的強大崛起,以及國際社會對中國人權紀錄施壓的倒退。
中國政府已將劉曉波隔離在中國東北一家醫院的病房裡,拒絕了他希望出國治療的要求,稱那是為了確保他在患晚期肝癌期間得到最佳照料。
但劉曉波的支持者說,自2008年以來一直羈押他的政府希望控制他最後的日子,不讓他實現其為之奮鬥終身的目標:每一個人在免受專制控制和審查下生活、說話和記憶的權利。
瀋陽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據信,劉曉波在此接受醫治。
活動人士野渡在Twitter上分享劉曉波及其妻劉霞的照片。
「關鍵是控制他說話。他們不希望他能夠自由地說話,」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的中文教授林培瑞(Perry Link)說,他編輯過劉曉波的散文和詩歌的英譯選集。「如果讓他出國治療的話,他也許會說話,這正是那個政權所害怕的。」
劉曉波曾寫下「冤魂」對官方的惡行死不瞑目這樣的文字,北京似乎害怕他將成為其中一員,甚至在死後也激勵著反對政府的人。週二,負責治療劉曉波的醫院說,他處於「感染性休克」和器官功能喪失狀態,表明他的病情嚴重。
有關劉曉波的大量國家審查和宣傳,正是他的影響力仍頑強存在的例證,即使是在他被授予諾貝爾和平獎近七年之後,在他最後一次被拘押、並以煽動顛覆罪被判處11年有期徒刑近十年之後,以及在共產黨指責他為支持1989年席捲中國的學生抗議活動背後的煽動「黑手」28年之後。
自從2008年底被捕以來,劉曉波一直不能自由地說話,自從他在2010年被授予諾貝爾獎以來,他的妻子劉霞一直處於警方的嚴密監視之下。但最近,中國當局已在國外發布了一些圖片和影片,以給人以這對夫婦感到滿足,並且很配合的印象。
「他們希望能控制一切,如果他出國了,他會處於他們的控制之外,」已退休的中國文學教授、劉曉波的朋友崔衛平說,她目前居住在洛杉磯。「這一直是政府對付異見人士的凈化方法——盡量減少他們的影響力,不讓他們成為焦點。」
然而,儘管政府希望劉曉波保持沉默,希望確保他遺留下來的東西盡可能快地消失,但他的支持者們不顧有力限制和警方的警告,已經行動起來。他們想為他贏得說話的權利,讓他能出國尋求「姑息療法」(palliative treatment),以及能決定別人紀念自己的方式。
一些同情劉曉波的人前往他所在的醫院,試圖看望他,但醫院裡的警察阻止了他們。有些人組織起草了一份請願書,呼籲讓他在生命的最後時刻獲得自由。劉曉波的一些長期的朋友已收到不要講話的警告,或已被警方嚴密監視,其中包括學者周舵,他曾在1989年6月3日加入劉曉波,在全副武裝的軍人來到天安門廣場時,與另外兩個朋友一起與官方談判,讓留在廣場的抗議者安全地離開了那裡。
「讓劉曉波這樣度過自己最後的日子,不會給政府帶來榮譽,但他們會堅持這樣做,」溫柯江(音)說,他是試圖到醫院看望劉曉波但未成功的朋友之一。「我覺得,我們能為他爭取到他想要的東西的可能性極小——那將需要體制發生巨大的變化——但我們必須盡力而為。」
現年61歲的劉曉波上個月被從監獄送到瀋陽的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瀋陽位於北京東北方向630公里的地方,官方當時透露,他的癌症已進入晚期。劉曉波已表示,他想去德國或美國接受治療。雖然中國政府並沒有斷然拒絕這個要求,而政府給人的印象是表示同意的希望不大。
但是,中國政府在劉曉波彌留之際的時候仍關著他,這已經破壞了自己的形象,廖亦武說,他是流亡柏林的華人作家,認識劉曉波。中國國內關於劉曉波的新聞報導受到嚴格審查,除了幾個鮮有人閱讀的英文新聞機構外,報導幾乎不提他的病情。廖亦武說,但是憔悴的劉曉波躺在醫院病床上的圖片,在見過這張圖片的為數不多的中國人中引起了憤怒和憎惡。
「關著他,不讓他出國治療,這實際上讓他所具有的象徵性意義更強大,」廖亦武在電話中說。「現在全世界都在關注,我覺得這更強大。」
圍繞著劉曉波的緊張氣氛也蔓延到了國外。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人權遊說流露出輕視的態度,就在倡導人權的組織呼籲採取行動的時候,西方國家的政府則在權衡對劉曉波的情況該施加多大壓力。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週一指責釋放劉曉波、讓他出國的呼聲是外國人「干涉」中國內政,儘管受政府邀請,前來為劉曉波做檢查的一名德國醫生和一名美國醫生說,他可以旅行,而且二人的醫院都會為劉曉波提供治療。
「政治上可以百分之百地肯定,共產黨不希望劉曉波獲釋或者離開中國,」劉曉波的朋友、筆名莫之許的作家趙暉說。他說:「我們能讓劉曉波獲釋的全部可能性取決於外部壓力。」
但到目前為止,包括川普總統在內的大多數西方領導人對劉曉波的事情都未公開表態,只是讓下級官員發表些評論。
據政府一名高級官員說,川普上週在德國漢堡舉行的二十國集團會議間隙與習近平見面時,沒有提到劉曉波。因為所討論問題的敏感性,這位官員要求不具名。但川普的國家安全顧問H·R·麥克馬斯特(H.R. McMaster)曾向中國官員提出劉曉波治療的問題,要求允許劉曉波在妻子的陪同下出國治療,上述官員說。
歐洲領導人也謹慎地選擇了他們的措辭。法國外交部曾在6月29日表示對劉曉波的病情「憂心忡忡」,呼籲中國以人道主義的理由釋放他。
德國總理安格拉·梅克爾(Angela Merkel)的一位發言人週一說,「劉曉波的悲慘病情是總理極為關注的一個問題」,還說「她希望在劉曉波及其家人的問題上能看到一個人道的信號」。
諾貝爾和平獎在奧斯陸頒發,劉曉波被宣布為獲獎者後,中國政府向挪威政府發洩了不滿,減少了與挪威的外交和經濟合作。直到今年關係才恢復正常,挪威政府對劉曉波患晚期癌症的事情作出小心翼翼的表示。
「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情況,我們正在密切關注。我們等待了六年才與中國恢復了正常關係,」據挪威的新聞報導,挪威外交部負責通訊的佛羅地·O·安德森(Frode O. Andersen)說。「我們為他和他的家人祝福。重要的是他得到醫治。」
不能保證習近平會向更強大的外交壓力屈服,釋放劉曉波。過去幾十年中,中國領導人曾願意在批准政治犯保外就醫後,把他們釋放到西方國家。這些政治犯中包括在這一代中最著名的異見人士魏京生,在比爾·柯林頓(Bill Clinton)總統向時任國家主席的江澤民提出魏京生的事情後,他於1997年年底到達了美國。
但是隨著中國政府越來越自信,對西方的批評越來越不耐煩,政府已停止了那種做法。習近平似乎特別不願意做出可能削弱其強人形象的讓步。
「中國政府拒絕接受讓劉某某到海外治病的呼籲是合法的,」《環球時報》英文版在週一的一篇社評中說,這是一份有民族主義色彩的黨報。社評還寫道,無論如何,「西方主流社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不願意干涉中國的主權事務。」
即使在劉曉波去世後,他的葬禮事宜也可能成為爭論的焦點。中國的法規規定,監獄對囚犯的後事全權辦理,即使家人反對,也可以將囚犯的屍體火化。
但是,「關於保外就醫的服刑人員權利問題的所有方面確實存在著很多不清楚的地方,包括辦後事的權利,」對話基金會創始人康原(John Kamm)說,這是一家位於舊金山,致力於讓中國囚犯獲得釋放的組織。
中國政府幾乎肯定會試圖阻止讓劉曉波的墓地成為異見人士的朝聖地。文革期間因直言不諱被處決的作家林昭的墓地已經成為了一個這樣的場所,劉曉波的吸引力會更強大。
德國和平主義者、納粹反對者卡爾·馮·奧西茨基(Carl von Ossietzky)是1935年的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他在遭受多年迫害後,於1938年在監禁中去世。劉曉波有可能成為馮·奧西茨基之後的首位實際上在監禁中逝世的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
紐約時報中文網/2017/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