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簡介

井蛙:一個落魄書生的周日下午

一個落魄書生的周日下午

井蛙

1.

一個下午一個人對著一面鏡子,一個雨天一個人和一片樹葉

它們在一起的時間很久了,狗尾草不動了風就停了

一個人指著牆上的畫框,這些顏色怎麼總是這樣,這些日子怎麼總是這樣

掛鐘上的時針挨著分針,它們在一起很久了,它們一碰上就下雪了

他想起那個人,冬天的夜裏,他冷得不知該對自己說些什麼

手腕上的傷口開始疼,雪一下子變成黑色,他就知道白色的東西一遇上冬天就變了

2.

這個人聽見很多人在議論他的往事

他躲著很多人,很多嘈雜的聲音越過樹叢

他們飄忽不定的目光在樹葉上,一個人總是看著相同的樹葉,他感到困惑

這天很長,咖啡杯上的圖案,他看了老半天這個圖案

他發現,沒有一片樹葉能認出一群人的聲音

他發現,很多人想用自己的聲音覆蓋別人的聲音

3.

一個人在想,一個老去的老人會是安靜的

一個人承認自己已經老去,他說著老人的語言

他看見皺紋,病症,和消失的人群

在格蘭大街的拐角處,一個畫畫像的男人,他坐在那裏整整一個下午

他坐在那裏一動不動,他看見一個長得很像自己的人走來

他跟他握手,寒暄,抽一口美國煙

4

現在不早了,趕快戴上帽子,水壺和乾糧

狗尾草開始動了,風吹起來了

一個人不應該老是躲在家裏

一個人抱著自己的畫像滿街跑

他追趕自己的腳步希望快點,快點,快點離開這裏

這裏的人每天都在議論別人的往事

5

一個人一想到自己還呆在同一地方他感到不安

家中的椅子排列整齊,但他不敢一個人坐上去

他望著鏡子裏的自己神情慌張

那個他熟悉的人,叼著煙斗,滿臉皺紋

他想起那個人,冬天裏的手腕開始不疼了

可是,他一想起那個人的臉,心情說變就變了

2015年6月12日

CHINA HILL

梁慕娴:明辨方向,轻装上路——学民思潮停止运作感言

当十五岁的黄之锋领导学民思潮反国教运动的时候,我正在医院进行胃癌切除手术,作家许行先生来探望,带来报纸上十二万人聚集于公民广场反抗国民教育的照片。哗!香港中学生也上街了,消息令我精神一振,在病床上挣扎求生的力量大增。当2013年5月,我能够下床行走时,学民思潮已经发展壮大,成为一股民主运动的有生力量。以后的日子,我经常密切关注学民思潮的一举一动,希望他们在历练中成长。

这几天传来黄之锋等人召开记者会,宣布学民思潮停止运作,成员将一分为二,组党参政及成立新学生组织,并处理学民的资产。对于他们的决定和动向,我觉得很安 閱讀全文〈梁慕娴:明辨方向,轻装上路——学民思潮停止运作感言〉

贝岭连任第七届独立中文笔会会长 独立中文笔会第七届会员大会公报

独立中文笔会第七届会员大会
主席任畹町委托秘书处发表
2016年2月8日

2015年12月27日至2016年2月8日,独立中文笔会第七届会员网络大会圆满闭幕。

会员审议通过了大会议程,审议通过了前会长贝岭修订的理事会2013-2015笔会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笔会财务报告并对笔会历史上5次漏报税表,3次中断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资金供给提出了责任追究。大会无异议通过了7项笔会章程修正案。大会选举了新的理事会、荣誉理事和会长。

章程修正案之一:关于秉承国际笔会宪章和世界人权宣言保障会员言论自由权;
章程修正案之二:关于修改会员缴纳会费的规定;
章程修正案之三:关于重新实施会长负责制;
章程修正案之四:关于更改副会长产生的方式;
章程修正案之五:关于增加理事会的透明度;
章程修正案之六:关于变更开除会员之程序;
提案:关于增加笔会理事会及其他工作机构运作透明度;

根据笔会2015年向国际笔会交付的会费记录核准,本会每年缴纳会费的会员人数从不逾80人。为核减虚员精简机构提高效率,依据新的章程规定,本次大会实行5理事制。从9名候选人中差额选举了5名理事2名候补理事及1名荣誉理事。投票人数为65人。符合人数过半的章程规定。

当选理事:
1、贝   岭  (57票)2、阿   钟  (54票)3、刘京生 (48票)4、艾   鸽  (46票)5、逸   风  (38票)

当选候补理事:6、范燕琼 (35票)7、一   平  (21票)

当选荣誉理事:胡平 (33票)

有3名会长差额候选人逸风、艾鸽、贝岭。

诗人、笔会2001年创会人、第六届会长贝岭 47票当选本届会长。

理事会将举行第一次理事会会议,决定副会长、秘书长人选,组建各职能工作小组。

笔会第七届会长及理事会认同并坚持国际笔会“弘扬文学,维护言论自由”的宗旨,并以此为使命,注意纠正忽视国内会员文学创作、发表和出版的倾向。

第七届会长及理事会将专注于确保会员的写作自由、言论自由和批评、监督理事会和会长的权利;确保会员对理事会、秘书处工作决策的知情权;调整、规定笔会各机构的权力关系,改革、健全责任制度,禁止越权、擅权、滥权架空理事会、会长;均衡、合理、合规、透明地分配工作人员的津贴;增加和保障稿费的发放;改变工作薪金支出高于会员稿费支出的违规状态;捐款的来龙去脉透明化;增加理事会工作的透明度;建立报税责任制度,禁止玩忽职守漏报税款、中断供给;建立并完善奖惩制度;改变有的压抑新生力量成长,长年当理事、长年不参会、参会不发言、代参会、代投票的不理事状态……全面整改,重建笔会的良好秩序。

大会相信在会员大众的真诚鼓舞和支持下,笔会必将迎来新的希望和气象!

大会秘书处微信:shirenwangzang
大会秘书处邮箱: [email protected]
大会秘书处电话:0086-13691012068
贝岭微信:BeiLing1989

【附件1】

笔会章程规定:
第二十九条  笔会会长行使下列职权……:1、召集和主持理事会会议。

笔会理事会议事规则规定:
第三条 理事会例行会议一年不得少于四次,平均二至三个月召开一次,具体召开日期由会议召集人决定。

笔会理事会议事规则规定:
第四条 如遇特殊情况,会长或代会长或三分之二以上理事,可召开临时理事会会议,但需至少提前一天将相关议题通知全体理事和相关出席人员。
笔会章程规定:
第十七条
会员大会每两年召开一次,由会长召集并责成秘书处负责筹备。

笔会会员大会议事规则规定:
第二条 大会的召集   2.1、会长为大会召集人。
第五条 大会主席5.1、会员大会召集人应担任大会主席,或委托其他人担任。

5.2、大会主席的权责:
(1)决定和宣布每次会议的开始与结束;
(2)在进入大会议程之前,向大会通报任何自己认为要立即关注的事项;
(3)指定大会秘书处及其秘书长和三名监票人;

【附件2】

贝岭   我的思索      2016年2月6日

作为独立中文笔会创会者,2001年,我们在颠沛流离中创办笔会,目的是为了有一团体来保障作家的言论和出版自由,所以在「言论和出版自由」这件事情上,没有任何是与非的模糊空间。
笔会目前的分歧为是非题,而非选择题,站在是非上来判断,才会知道笔会今天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
笔会发展至今,除因结构、章程等累积下来的问题而产生危机以外,不得不直面的是,笔会内的社区是否能保障会员言论自由。这是我和同事有分歧的根本原因。本笔会是因为认同国际笔会的宗旨:「弘扬文学,维护言论自由」而成为其分会,但我们当中有些会员显然已漠视了进入笔会的初衷,让禁言无限期,以至于没有了是非。
关于笔会社区内言论自由一事,笔会网委曾援引美国法院高寒案,所谓「不保证言论自由」的判决,而谓「笔会」内不能享有完全的言论自由。我为此特地请教过李进进律师,他说美国法院这句话指的是一般而言的私人组织,并非指笔会内「不保证言论自由」。持此主张者,显然违背了笔会的宗旨──弘扬文学,维护言论自由,这也绝非我们当初创办笔会的初衷。
「禁言」。在争取和守护言论自由上,在上任初期,我确曾有过失误和错误,现在我认为这是不妥的,对于会员们在社区内的不当用语,包含人身攻击,我们可以规劝,删贴,但不允许因此而禁言。
作为学习、践行民主的笔会,我必须特别强调,笔会不是争取民主的政治组织,而只是一个「弘扬文学,维护言论自由」的组织。笔会从来不是一个「纯文学」、「文学组织,」笔会的责任就是捍卫言论自由。
世界上有许多民主国家,但这些民主国家并非就能够保证言论自由,所以,即便是在民主国家,也仍要和国际上什多笔会一样要为捍卫言论和出版自由而努力,绝非因为有了民主选举,就不打压言论和出版自由。这样的实例在许多国家,多不胜数。
本笔会是个跨国组织,会员们散居世界各国,而我们之所以相聚在此的目的,追求的就是自由!我是个百分之百出版与言论自由捍卫者,现在,我仍坚持初衷。
这二年我参加了不少国际笔会的文学活动,尤其我看到了国际笔会其下属组织,发展活络,会员创作蓬勃发展,有些笔会老人当道,失去活力,我深切感受:笔会将丢失中文世界作家的认同,成为一个和文学、作家没有关系的小组织,既丢失了弘扬文学之理想,也未起到捍卫言论自由之作用。
在近二年会长任期中,从开始的热情,到备受挫折。而这些挫折和感受,一部分来自于笔会结构,所以我必须开诚布公告诉大家,笔会必须改革,从理事会负责制、秘书处组织、如何扩大会员参与国际会议、如何活化笔会、使之更有活力等等,不一而足,而这些改革涉及章程之修订。
近半年来,我不断思索,如何改革并健全笔会制度,一旦成形,我随时交棒。

独立中文笔会财务条例

第一节  总则
 
1.1、本条例根据独立中文笔会(以下简称”本会”)《章程》有关财务的章节制订,由本会理事会批准通过日开始执行。
1.2、本条例是本会各机构的财务工作准则。
1.3、本条例所适用的财务工作包括:资金筹措和收入、资金管理和支出、财务监督和审计,以及相关组织和人员设置。
1.4、本会各机构可根据工作需要,以本条例为基础,制订相应财务工作细则,但不得与本条例相冲突。
1.5、本会会员从事本会的财务工作时,在遵守当地相关法律和规则的前提下,均必须遵守本条例以及据此发布的工作细则和相关工作指示;对违反者均应追究个人责任,并对相关违反行为引起的财务损失追究经济责任。
 
第二节 资金筹措和收入
 
2.1、本会一切资金必须来源明确,并不得接受任何附加政治条件或干涉本笔会会务的捐款或其它经济资助。
2.2、本会的资金筹措(以下简称”筹款”)工作由专门设立的筹款小组负责。
2.2.1、筹款小组由三到七人组成。一名副会长兼任筹款小组协调人,由会长提名,经理事会批准任命;筹款小组成员包括财务秘书和国际秘书,其他成员由协调人提名,报会长批准任命,向理事会报备。
2.2.2、筹款小组直接向会长负责,并受理事会监督。
2.2.3、筹款小组负责制订筹款工作计划,决定筹款对象、方法、项目、用途及额度,起草申请资金报告等;向正式机构如基金会等申请资金,必须事先将工作计划报会长批准,事后将申请结果向会长汇报;申请资金报告必须由会长或受会长委托的副会长签字方为有效。
2.2.4、筹款小组的工作要列入财务秘书向理事会和会员大会提交的财务工作报告,接受理事会和会员大会的咨询、审核和处置。
2.3、本会会员应为笔会积极筹款,但必须事先将筹款计划报送筹款小组审批,并获得筹款小组的授权;私人临时捐款来不及获得授权可以当时酌情接受,但事后必须尽快报告筹款小组处理。
2.4、本会的所有资金收入都必须进入本会银行帐户。
2.5、本会公布非赢利组织号码或银行帐号,以方便社会认捐和监督。
 
第三节  资金管理和支出
 
3.1、本会资金管理由财务秘书直接向会长负责,秘书长和在中国国内的副秘书长根据会长的委托进行协调,并受理事会的监督。
3.2 、财务秘书负责管理本会日常的资金进出,只有资金管理权,没有资金使用的决定权。
3.2、财务秘书的资金管理工作包括会计和出纳两项,可以兼任会计或出纳工作中的一项,但会计和出纳不得由同一人兼任。
3.2.1、会计负责管理资金的收支记录及其明细账目、来往账单,报帐计算和核算,以及各项财务报告所需要的结算和年度总结算。
3.2.2、出纳负责处理资金的进出操作,包括保管和使用本会银行帐号、支票、银行卡,在银行存款、取款、汇款、转帐,保管和发放现款。
3.2.3、会计和出纳由财务秘书提名,会长任命,并经理事会批准。
3.3、本会在银行开设资金帐户必须经过理事会批准和授权,由财务秘书(或专项资金管理人)和另一获得授权人(会计或出纳员)共同开设。
3.3.1、专项资金管理人可以是在中国国内的财务负责人,或各工作委员会的财务负责人。
3.3.2、专项资金管理人由秘书长或工作委员会负责人提名,会长任命,并经理事会批准。
3.4、本会资金支出的最终决定权在理事会。
3.4.1、全年经常性支出,如人员工资、办公室租金、办公用品费用、计划内旅差费用等,必须由会长列入年度预算,报经理事会批准。
3.4.2、支出在五百美元以上的金额,必须经过理事会批准并指定签署人签字后才可支付。
3.4.3、支出在五百美元以下的金额,必须由会长和秘书长两人共同决定,并由会长或秘书长一人签字才可以支付,但事后必须在理事会例会上提出报告,经理事会复核。
3.4.4、全年支出超过年度预算的20%的部分,无论金额大小,都必须经过理事会批准并指定签署人签字后才可支付。
3.4.5、临时资金收入供”专款专用”的支出不计入年度预算的支出,按3.4.2或3.4.3条的规定处理。
3.5、财务秘书、会计和出纳均有权拒绝支付违反本条例的支出款项,并向理事会报告。
3.6、财务秘书每季度结算一次,向理事会提交季度结算报告;每年向全体会员公布一次年度结算报告;向会员大会上提出财务工作报告。
3.7、财务秘书可以在预算支出内聘请专业会计师协助进行季度结算和年度结算。
 
第四节   财务监督和审计
 
4.1、本会的内部财务监督由理事会专门设立的监事小组负责,代表理事会监督笔会的财务工作。
4.1.1、监事小组由三到五人组成。理事会推选一名理事担任财务监督(监事)并兼任监事小组协调人;监事小组成员由会长和协调人协商提名,报理事会批准任命。
4.1.2、监事小组直接向理事会负责。
4.1.3、监事小组有权随时质询和核查财务秘书或任何财务工作人员的帐目、筹款小组的记录和报告,发现问题可直接提交理事会处理。
4.1.4、监事小组可以聘请专业会计师或审计师协助核查账目,但必须事先获得理事会的批准和授权。
4.1.5、理事在理事会休会时的财务质询,应由监事小组代理执行。
4.1.6、监事小组在会员大会上要提出监事报告。
4.2、一旦发现违反本条例的情况,应及时报请理事会立案审查和处理;对违反本条例的有关人员要追究责任,对严重违反本条例者要立即免去职务并通报全体会员,必要时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五节  关于中国国内的财务管理
 
5.1、本会在中国国内的财务管理,由会长和理事会根据本条例设立相应机构负责,在操作上根据情况可适当变通,但在原则上仍应遵守本条例。
5.2、中国国内的资金以人民币为核算单位,按当时的美元和人民币兑换率结算。
 
(独立中文笔会第二届理事会2004年3月18日初订,第三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2005年11月14日修订通过)

尾生:浅谈“诗性正义”

 

 

浅谈“诗性正义”

尾生

 

 

 

什么是正义?什么是诗性正义?最近国际笔会独立中文笔会的刘狄写了一篇文章《“诗性正义”是个什么东东?》。我起初劝她不要写,因为谁也不知道“诗性正义”的定义是什么。刘狄既然写了《“诗性正义”是个什么东东?》,从她文章的内容来看,她事实上已经承认了有“诗性正义”这么一说。我觉得她写的有些地方值得商榷,于是也想浅谈一下我对“诗性正义”的理解。

刘狄的文章里把“诗性正义”和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二十世纪的披头士运动相提并论。她认为所谓的“诗性正义”就是反理性主义的对激情的崇拜和正义化。而且刘狄还在文章里提到一些“诗人们感觉我是诗人所以我就是正义,反对我的人都是反对正义的邪恶势力。”

国际笔会独立中文笔会在最近的一次换届选举程序上出现了一些分歧和争议。围绕着关于程序的问题有一些关于程序正义与结果争正义之争。笔会的一些诗人会员在程序正义与结果正义之外又提出一个“诗性正义”。我是不认同所谓的“诗性正义”的。但刘狄既然把“诗性正义”下了一个“反理性主义的对激情的崇拜和正义化”,而且顺带把诗人说成了一个“我就是正义”的“暴君”,我就觉得有必要写文章回应了。

努斯鲍姆在《诗性正义:文学想象与公共生活》表明:文学,尤其是小说,能够培育人们想象他者与去除偏见的能力,培育人们同情他人与公正判断的能力。正是这些畅想与同情的能力,最终将锻造一种充满人性的公共判断的新标准,一种我们这个时代亟需的诗性正义。努斯鲍姆其实也没有清楚地给“诗性正义”下一个定义。努斯鲍姆只是通过对经济学功利主义或法律经济学的批判,用“诗性正义”来呼唤人性的回归——避免人的物化和理性动物化。

如果有“诗性正义”这么一说。我认为的“诗性正义”也不是反理性的,而超理性的,不是对激情的崇拜和正义化,而是对直观、超验、启示的诗化。这种“诗性正义”类似走出“柏拉图洞穴”的人重新回到“柏拉图洞穴”,而试图走耶稣十字架的道路。康德在《纯粹理性的批判》里提到理性的边界问题。我们中国人受新文化运动的“德先生”“赛先生”的影响,往往把科学和理性举得很高,而不知道理性还有边界问题。新文化运动的负作用就是在一场所谓的理性启蒙运动中把人沦落为“由猿猴进化而来的高级动物”,而且还试图通过理性来计划一切——把人类像解方程一样送入共产主义社会。“诗性正义”正是对理性的超越,而不是反理性。诗性正义恰恰是要打破升起的“红太阳”,让人回归到人性,回归到普遍的常识中去。

我认为刘狄的逻辑是比较混乱的。“诗性正义”是刘狄自己下的。我不知道有谁会同意他对“诗性正义”的定义。我是不同意的。即便按刘狄自己对“诗性正义”所下的定义,是不是可以从“诗性正义”推出“我是诗人,所以我就是正义。”这就有点三段论的意思。首先“诗性正义”,然后“我是诗人”,结论“我就是正义”。有这样推论的么?

刘狄在文章中还提到在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我并不赞同。正因为对诗性的反叛,才会发生奥斯维辛的灾难。我们恰恰应该重新回归“诗性正义”——回归到上帝造人的目的。马克思年轻的时候是个有神论者,也写诗,可他后面渐渐进入无神论的世界,由神义走向人义,最后走入理性的自负——以人的有局限的理性推出人类历史的终结:共产主义,而最终把人类引入魔鬼撒旦的试探之地。马克思可以说是对”诗性正义”的最大反叛。及至后来的制造人类灾难的希特勒,也不是在“诗性正义”之下所为,而是另一种的对“诗性正义”的反叛。希特勒最初也是想做一个画家,艺术家,从广义上来讲,在希特勒身上缺少天生的诗性,而逐渐堕落为对政治的疯狂——以一种狂热的激情试图掩盖他诗性的荒芜。

诗歌是语言对世界的拓展。诗人也往往承担着为世界命名的责任。真正的诗人有类似祭祀的职分——能够通灵。从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诗人就承担着特殊的使命——用文字传达神的启示。这一切便给了诗人某种超验的神秘主义气质。同时这也给诗人带来许多的污名:世人会认为某些写诗歌的人就仅仅借着诗人这个身份为自己的“发疯”寻找理由。冒牌“发疯”的诗人很多,但我们不能否认具有灵性的真诗人的存在。

我们看到哪个真正的诗人沦落为“暴君”呢?如果有,也仅仅是些三流,甚至不入流的所谓诗人。因为诗人类似祭祀的职分,他的诗歌本身就具有某种先知预言的色彩。诗人借着上帝的启示,满足了诗人灵里关于无限的需求。一个真正的诗人应该是超越世界的,有属天的追求,他怎么会去爱那必然要败坏的世界,而试图去做暴君掌控世界呢?

那时候人类没有火。普罗米修斯为了给人类造福,就冒着生命危险,从太阳神阿波罗那里去偷走了一个火种。主神宙斯站在奥林匹斯圣山上,发现人间烟火袅袅,立刻追查是谁盗走了天火。当他得知是普罗米修斯触犯了天规,便大发雷霆,决定要狠狠惩罚他。诗人承担的就是类似普罗米修斯的责任——用属天的语言照亮人类的视野。歌德在《谈艺录》也提到关于好的诗人或者说作家与一般诗人或作家的区别就是关于如何处理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好的诗人或作家能把特殊体验变成人类的普遍经验。世人总是在火里看见了真实的世界,而同时容忍普罗米修斯的受难。世人也往往把诗人,像对待为耶稣一样送上十字架。诗人在某种程度上担荷人类心灵的苦难。

如果说有最后的和最高的正义,那么这个正义只会也仅仅只能是上帝的审判。诗性正义可以理解为最接近上帝的正义。一个真正的诗人会认识到理性的边界,同时也会认识到人的边界,甘愿顺服在那全能者的手上;一个真正的诗人会是一个“为道日损”“回转像小孩”的澄明的人。一个真正的诗人当然会成为一个更加公正的裁判者——同时实现上帝之下最高的诗性正义。

井蛙:無意識單色死亡,蝴蝶還是飛了

無意識單色死亡,蝴蝶還是飛了

井蛙

“N’s sister who is so in love with her fiance that she manoeuvres to speak with each visitor individually, since one can better express and repeat one’s love to a single person” (The Diaries of Kafka). January 7th, 1910

1

冬天的早晨,沙子一樣的大雪覆蓋了整個屋頂

一個女人走上樓梯又從樓梯上折了回來

她突然忘記現在該去哪裡

她望了一眼白色的天空,依然很白,像昨日洗過的白色被單

她看見所有的屋頂都是單一的白色

她感到一陣恐慌,不記得自己究竟現在何處

同一種聲音從左邊耳朵傳到另一耳朵

一個雪天如果沒遇上昨天遇見的那個人,這一天將面臨災難或者死亡

已經很多天了,她不曾與誰相遇在同一地點

在同一時間,或者更要命的寒冷的夜晚

2

她感到沮喪,端起杯子時,發現咖啡早已喝完

她不知該去哪裡尋找咖啡

八點之後就是九點了

她憤怒地望了一眼牆上的掛鐘,時間走來走去還在同一刻度上

白色枝椏,白色是一次不幸的偶然

沒有什麼是值得記取的,然而沒有光亮不是白色的

一個小小的比雪白更白的光點,漸漸地在雪地上蔓延

她很想去一個地方,或者在去一個地方的途中遇上一個昨天見過的人

雪地上的雪人帶著厚厚的帽子向著一個方向微笑

她也認真地向著同一個方向微笑

3

她疑惑地走上樓梯,然而很快,又折了回來

不知為何要走上這相同的樓梯,一次又一次地返回

時鐘沒有一天能走到八點,也沒有一天能抵達九點

她哭喪著臉問自己,什麼時候才能將屋頂上的白雪打掃乾淨

她渴望黑色能從一條縫隙裡鑽出來

或者樹枝下的雪影能變成黑白兩色

她低下頭,發現所有的手指都長得一模一樣,像她往常看到過的一樣

可是她在夢裡,她同時看見過不同顏色的天空

終於是不一樣的天空了

她指著不一樣的天空,終於碰見那個帶著厚帽子的雪人了

4

她仍以為這是第一次爬上樓梯

她站在樓梯中央,看見窗旁一群密密麻麻的昆蟲在白色光線下飛舞

她知道,沒有人是她記得的人,也沒有人是她需要忘記的

她翻開口袋,什麼也沒有,就連掛鐘上的刻度都不是真實存在的

她懷疑昨晚夢見的那隻飛過屋頂的蝴蝶已經凍死在一棵樹上

它的屍體落在一棵樹的左邊,可她多麼渴望看到右邊的樹上也有一隻一模一樣的蝴蝶

一切靜止之後,風不動,像時間,沒有過去也沒有未來

她痛苦地從樓梯上再次返回原地

她能看見左手緊握右手的情景多麼令人焦慮

當聲音從一隻耳朵傳到另一耳朵時她意識到一個人的虛構部分是真實的

5

不過,這個女人的身影正好順著一棵落光葉子的樹不斷延伸到很遠的遠方

此時,窗戶開始變得越來越小,白色已經封閉整個密集的天空

這個女人開始忘記所有的顏色,交叉重疊的所有線條以及線條上的光影

繁複得無法辨認的面孔,那個雪人厚厚的帽子也變得越來越細長

她開始數手指,昨晚夢見的那隻蝴蝶今早卻死在同一地點

它不該死在左邊或者右邊

標本一樣的時間從不消失也不再現

她僵立在雪地的邊緣,她相信最遙遠的終點就是距離死亡最近的地方

在令人窒息的單一色調裡,蝴蝶飛不出自己也找不到自己

就像她忘了今天要去哪裡,明天將回到哪裡

2016年1月7日

陈家坪:我们要价值不要利益之争

陈家坪

廖天琪在题为《笔会将走出困境,风华再现》的“会长”候选人竞选感言中说:“本人作为会长候选人,有会员敦促我对当前笔会面临断供、分裂、对立、对于言论自由的误解、开大会和选举文化的混乱脱序局面等等情况表态。”

从这段话,我看到她迫不得已要进行立场表态,但笔会的价值何在呢?如果我们没有价值选择,那么,必然会停留在一些利益之争上,这有何意义?

你看,廖天琪对她的新理事会班子说:“新理事会应当有心里准备,如果财务交接不顺利,我们是经济上一无所有的领导班子,大家都必须牺牲作义工。”难道,做义工就不能创造价值吗?牺牲什么呢,还不是指利益。

作为笔会的会长,首先要考虑的必须是笔会的团结与统一,共谋发展。廖天琪的宣布非常惊人:“现在笔会事实上已经分裂成为两个,一切的妥协努力都很难成功。”这多少有一点像独立宣言。但是,以失去我们笔会的会员而独立,是我们希望看到的结果吗?我们希望看到会长去处理一切矛盾和纷争,最后大家和平相处,共存共荣,而不是像一个胜利者一样来对我们宣布笔会已经分裂。

廖天琪称:“孟浪、贝岭为首,自称改革派,希望能自成一个组织,我们乐观其成,不过你们是少数,分出去不能把笔会的名字也带走。”我们熟知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这指的是价值。“不能把笔会的名字也带走”,廖天琪关心的始终是利益。笔会的名字代表着一种名誉,名誉能带来利益,这一点,她似乎很清楚。事实上,就算各自成派,分头实现笔会的不同价值,又有何不可呢?

“我个人认为笔会章程经过多年来的不断完善修改,虽不能算作完美,但是用来民主运作,杜绝弊病,防止作弊是足够了。”她这样说,也许是“虽不能算作完美”的“笔会章程”用来谋利可能是足够了,“民主”在不完美的笔会章程上“运作”只能成为一个恍子。因为我们对笔会价值的确立和追求肯定是永远不够的,笔会的价值只能是在相对完美的章程实践中不断地完善。我不知道,廖天琪明知“笔会章程”“虽不能算作完美”为何还能够如此自得自满?

廖天琪宣称“对宪法的诠释权在大法官手里”,可她接下来说,“以免每次开会就在章程上面纠缠”,她因此考虑“笔会章程的诠释权”“让一个两三人组成的小组来负责”。果真如此,我们笔会是不是还得赶快去吸收两三位“大法官”会员呢?

廖天琪认为,“讨论、辩论是比智力、知识、机智和辩才”,难怪张裕这位据说是笔会章程最全能的诠释者,在面对众多会员各种置疑时,总是赢家。因为他会诡辩。但我认为,讨论、辩论是运用智力、知识、机智和辩才来追求真理。真理属于价值。

一个处处有立场,而不见价值追求的会长,会把笔会带向何方?!

相反,贝岭在“会长”候选人竞选感言中,一开始就表明了我们笔会存在的价值:“在‘言论和出版自由’这件事情上,没有任何是与非的模糊空间。”

相对于廖天琪在“虽不能算作完美”的“笔会章程”上所表现出来的自得自满,贝岭在争取和守护言论自由上,反省自己在上任初期,“确曾有过失误和错误”。

他强调,“笔会不是争取民主的政治组织,而只是一个‘弘扬文学,维护言论自由’的组织。笔会从来不是一个‘纯文学’、‘文学组织’,笔会的责任就是捍卫言论自由。我们笔会随时需要这种自我反省的精神。

对笔会未来的发展,贝岭表示了一种紧迫感,“我深切感受:笔会将丢失中文世界作家的认同,成为一个和文学、作家没有关系的小组织,既丢失了弘扬文学之理想,也未起到捍卫言论自由之作用。”

所以,作为笔会会长,他“必须开诚布公告诉大家,笔会必须改革,从理事会负责制、秘书处组织、如何扩大会员参与国际会议、如何活化笔会、使之更有活力等等,不一而足,而这些改革涉及章程之修订。”因为,这个章程,就是不思改革的廖天琪也知道是“不能算作完美”,所以必须及时修订。

贝岭的“会长”候选人竞选感言,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他对于笔会生存价值的信念追求:“如何改革并健全笔会制度,一旦成形,我随时交棒。”如果说要作好“牺牲”的准备,这才是作好了“牺牲”的准备,“牺牲”个人的名份和权力。

廖天琪的“会长”候选人竞选感言,让我们感受到笔会处于是非之中,而她用分裂的办法来处理。贝岭的竞选感言,我们从中能体会到一种笔会在备受挫折中求变的希望之所在。

人无完人,贝岭真的需要一个各有所长的团队来相互协作,以实现笔会“弘扬文学,维护言论自由”的理想,我们每一个会员皆不能等闲视之!

2016.2.7

廖亦武:西方普世價值與中國傳統文化(在波蘭“圍繞自由的博弈”國際論壇開幕式上的專題演講)

 

上個世紀末,後來的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劉曉波第三次出獄不久,他在嚴密的監視中,透過家人給我寄了一封信,裡面談到1989年的天安門大屠殺被民眾迅速遺忘,“因為致命的恐懼,”他寫道,“曾經引導或試圖引導民主運動的社會精英們,都不約而同沉默。”

“歷史沒有必然。”他繼續寫道,“两千多年前那個生於馬槽的農家孩子——也就是上十字架的耶穌——更是偶然。人類的提升就是靠這些偶然誕生的個体完成的。不能指望 閱讀全文〈廖亦武:西方普世價值與中國傳統文化(在波蘭“圍繞自由的博弈”國際論壇開幕式上的專題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