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簡介

台法合作出版 「台灣文學專刊」 躍上法語網站

 

 

台法合作出版 「台灣文學專刊」 躍上法語網站

法國JENTAYU出版社與台灣合作出版「台灣文學專刊」於10月12日出版,介紹老、中、青不同世代的台灣作家,共收錄13篇短篇小說或散文,及6首詩作。專刊除紙本之外,電子版也同步發行。

「台灣文學專刊」選錄作家包括瓦歷斯諾幹、童偉格、楊富閔、舞鶴、陳芳明、駱以軍、朱宥勳、王定國、平路、賴香吟、利格拉樂阿女烏、陳又津、陳雪、楊牧、夏宇、陳黎、陳育虹、羅智成、洛夫等,由14位譯者完成,並邀請台灣文學(Lettres de Taiwan)網站主編博磊(Pierre-Yves Baubry)作序,新書發表會14日假巴黎鳳凰書店舉行。

 
 

「台灣文學專刊」的出版,是由文化部贊助、駐巴黎台灣文化中心與JENTAYU出版社共同合作的成果,希望促成更多台灣文學作品在法語世界出版。JENTAYU出版社近日已在網站及臉書上發表選錄的作家、譯者介紹。

JENTAYU出版社2014年成立,致力於亞洲文學之法譯與推廣,主要發行文學半年刊,內容為法譯亞洲短篇小說或長篇小說節錄,旨在向法語世界介紹、並發掘亞洲作家及文學作品,提供法國讀者更寬廣的視野。兩年內已出版發行的刊物中,選錄作家來自台灣、中國、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緬甸、印度、菲律賓、日本、韓國、西藏、尼泊爾等國家或地區,發掘未被歐洲認識的作家。

(中國時報)

祝賀張樸、文海新書出版

會員張樸、文海新書甫於這個月在臺灣出版,在此向他們致上恭賀之意!

他們將在臺北舉辦新書發表朗誦會,時間和地點如下,歡迎會員參加!

張樸新書:《有一個藏族女孩叫阿塔》(長篇小說)

新書發表朗誦會

時間:10月28日(星期五)19:00-21:00

地點:紫藤廬(臺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三段16巷1號)

推薦語 

漢人和藏人的愛情,是最不容易把握的題材,張樸居然寫得如泣如訴,引人入勝。

理想主義的真情難得,四川人講故事的天賦更難得。

                                                                                 ── 廖亦武,德國書業和平獎得主

                                                   (Peace Prize of the German Book Trade,2012)

 真實是文學的倫理。也只有真實,才能讓我們看到沒有博愛的真實中國。張樸的

小説鮮明地揭示了漢藏之間,被紅色政治踐踏的殘酷現實。

                                                                                   —— 馬建,希臘雅典文學獎得主

          (The Athens Prize for Literature for Greek and Foreign Fiction,2009)

 在中國的中國人尚不知曉的書,在西藏的西藏人無法獲得的書——一部人人應

與之相遇的人之書。

                                                                                  ——孟浪,詩人

 那是令人欲罷不能的閱讀,愛不再荒蕪,愛滋生愛。張樸用小說帶引我們走入

了漢藏民族間因愛而情,因情盡性的感官世界。它雖被高牆阻擋,被暴力毀滅,

然愛不絕,情可泣。

                                                                    —— 貝嶺,美國西部筆會自由寫作獎得主

                                             (Freedom to Write Award,PEN Center USA,2000)

文海新書:《放逐的凝視──見證中國獨立紀錄片》

發表朗誦會

時間:10月29日(星期六)17:00-19:00

地點:寶藏巖藝術村(臺北市中正區汀州路三段230巷14弄2號)

 

推薦語

文海不單熱血記載中國獨立紀錄片者多方艱難的歷程,也不時對尊重少數民族、

女性及人權等等議題發出震天之響。

                                                                                                    ──紀錄片導演   黄明川

作為中國獨立紀錄片重要導演之一,文海的著述有豐滿的歷史現場感,也有大量

翔實生動的資料和訪談。這是一本不可或缺的中國獨立記錄片和民間影展歷史的

備忘錄。

                                                                               ──美國紐約大學電影學系教授 張真

鏡頭、思考,不倦地工作,文海用他的記憶之眼,為獨立紀錄片在中國的艱難進

程充當見證。

                                                                                                                                  ──貝嶺

 

李欣倫/洞悉現世的目光

洞悉現世的目光

李欣倫

推薦書:海倫.麥克唐納《鷹與心的追尋》(新經典文化出版)

這本書是「鷹女士」海倫,透過養鷹,以及對兩位已故男人──攝影師父親,和《蒼鷹》的作者懷特──的追憶與理解,將喪父後的自心重新安頓,重返人群,重獲自由。

透過鏡頭看世界的父親,教導作者成為一位善於等待、富有耐心的觀察者,除了繼承這雙精準掌握「決定性瞬間」的眼眸,幼時父親仰望天空、記錄各式飛機機種的偏好,也鼓舞海倫放眼尋索鳥類跡影。在此書中,作者靈活運用細膩的凝視本領,以獨特超群的目光來回穿梭於歷史時空,千古一瞬,與古老馴鷹人低語,又旋飛至神的高度,睇視身為人、同為獸的深邃內在。

這雙穿越歷史的目光,引領讀者回到《石中劍》作者懷特的世界,以同情理解的眼神,貼近他極度脆弱、缺乏安全感的內在男孩,捧著破碎的小小心房,理解懷特如何將飽受霸凌的恐懼、對自身同性戀身分的壓抑、對戰爭的矛盾情緒、對身為教師的教育責任,點滴內化至馴鷹的儀式。海倫替懷特繪像,文字細緻仿若內建攝影機,重現活生生的「老鷹化身」──懷特。不僅讓懷特有血有肉,在海倫簡潔又豐富的敘事下,關乎馴鷹、戰爭、人與獸、人與自然、族群、性別甚至精神分析的簡史,舉重若輕,深深搖撼著我,成為恆久的視覺暫留。

回到喪父的當下。海倫藉由養鷹,轉化她對父親的思念疼痛,既是面對死亡的個人功課,也是擁抱活潑生命的成年禮,看似馴鷹,實際上是尋找自己,清晰洞察了「我」之眉眼、輪廓:「我的蒼鷹成了映照我的一面明鏡」。懷特說訓練老鷹就像精神分析,海倫亦在馴鷹的過程中不斷對自身、對人類的集體潛在面目,展開了一場精神分析,尤其是人與獸、人與自然的關係和人類偏見,海倫有極深刻精采的辯證。

從最初尋/馴鷹所產生效果──揮別傷痛、隱匿於人群──促使海倫期盼化為蒼鷹,到熱中於跟隨、協助老鷹殺戮,她目睹內在嗜血的力量、對殘暴的渴望,隨蒼鷹獵捕不斷敲擊她的心,思索「人」與「獸」之間的關係和異同,如同蒼鷹緊攫獵物的凌厲目光,海倫直視內心深處同樣毫不留情,歷經嚮往著鷹、意識到自己與鷹皆為社會邊緣族類的過程,到最末體悟人之群體價值,重新接納他人關愛,海倫真摯的雄辯令人心折,最終她領悟「人類的雙手是用來與其他人牽手的,人類的雙臂是用來與其他人擁抱的。手不會拿來扯斷兔的脖子,替老鷹扯出獵物內臟,讓牠暢飲獵物的鮮血。我目睹這一切發生,讓我的心也化成了鹽。」

我完全不懂蒼鷹,但我的心也被作者的敘事悄悄分解至微細再微細,海倫開闊深邃的目光,筆直但溫柔的看穿我,諸種堅硬頑強的心之盔甲於焉粉碎。

聯副/【書評〈文學〉】/2016/10/15

 

【諾獎餘波 之1】黃維樑/余光中和巴布·狄倫:「在茫茫的風裡」

【諾獎餘波 之1】/余光中和巴布·狄倫:「在茫茫的風裡」

黃維樑

 

余光中最著名的詩是〈鄉愁〉,巴布·狄倫(Bob Dylan)最著名的歌是Blowin’ in the Wind。這首歌的名句是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 in the wind, the answer is blowin’ in the wind。1970年1月,余光中人在美國,寫出歌謠式的〈江湖上〉一詩。此詩共四節,每節六行,每節的末兩行(即疊句,refrain)都是「答案啊答案/在茫茫的風裡」。余光中的自註說「本詩的疊句出於美國年輕一代最有才華的詩人與民歌手巴布·狄倫的一首歌」,也就是Bob Dylan的Blowin’ in the Wind。

狄倫這首詩歌發表時,越南戰爭正打得激烈,它反映了當時美國青年反戰的無奈心情。這首詩歌有兩節是這樣的:「飛過多少炮彈/才能再也不見硝煙/朋友,你看答案/就在風中飄散」;「還要有多少犧牲/才能傳達現實的悲慘/朋友,你的答案/就在風中飄散……。」(Benjamin Chen的翻譯)狄倫唱這首歌,彼得、保羅與瑪麗也唱,瓊.拜雅絲也唱,歌聲飄飛在美國以至於全球的風裡。1970年前後那幾年,我在美國讀書,在校園裡,在電視螢幕上,「聽」證了風靡的盛況。

余光中寫〈江湖上〉,則充滿著對人生對國家的茫然無奈之感;此詩共四節,其中兩節是:「一雙眼 能燃燒到幾歲/一張嘴 吻多少次酒杯/一頭髮 能抵抗幾把梳子/一顆心 能年輕幾回/答案啊答案 在茫茫的風裡/答案啊答案 在茫茫的風裡」;「一片大陸 算不算你的國/一個島 算不算你的家/一眨眼 算不算少年/一輩子 算不算永遠」。此詩和余氏1972年1月所寫的〈鄉愁〉,有類似的情懷。

狄倫被譽為搖滾樂之父,他寫詩,寫歌詞,自彈自唱,還畫畫,有多方面的才華和貢獻;他獲獎無數,影響深遠,今年75歲。余光中在詩歌、散文、翻譯、文學評論以至文學編輯各方面,成就卓越,我說他擁有「璀璨的五彩筆」;他獲得多種文學和學術的獎項,影響深遠,今年88歲。(補充說明:〈鄉愁〉極為著名,卻不屬於他最出色的詩篇;受影響的〈江湖上〉也難稱余光中的傑作。詳情請參考我對余氏的有關論述。)

10月13日瑞典宣布,狄倫獲得本年度的諾貝爾文學獎;百年來歐美作家獲獎者無數,高行健和莫言兩位漢語作家先後得過此殊榮;台灣的作家,則至今未能「與有榮焉」。諾貝爾文學獎的頒授,涉及諸多文學以外的因素,何況天下傑出作家如天上的繁星,瑞典皇家學院的十八位院士,即使有十八般文藝,能夠計算、明察繁星的亮度嗎(何況是計算、明察漢語眾星的亮度)?

余光中成就傑出,各地漢語文學界推崇他、喜歡他的知音和粉絲極多。剛慶祝過米壽的余翁,未來會否得到如「摸彩」一樣的超級文學大獎呢,「答案啊答案,在茫茫的風裡」。

聯副/2016/10/15

【諾獎餘波 之2】楊宗翰/諾獎以上的風景

【諾獎餘波 之2】/諾獎以上的風景

楊宗翰

諾貝爾文學獎對中文寫作者來說,迄今仍不是一個輕鬆的話題。雖然已經有兩位中文作家獲獎,「諾獎賠率」、「諾獎猜謎」、「諾獎陪跑」每年依然引起民間熱議,今年又跑出網路媒體為了搶奪眾人眼球,竟比瑞典更早一天開獎的小鬧劇。中國大陸的官方媒體在這方面,恐怕比民間更為狂熱積極:記得2013年莫言獲獎時,《人民網》發文恭賀並強調「中國需要一個諾貝爾文學獎」,獲獎是慰藉、是證明,也是一種肯定,更是一種新起點的開始;然而2000年被視為異議分子的高行健獲獎後,《人民日報》卻強力批判此舉「嚴重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新華社則指該獎已不是從文學角度評選,而是有其政治標準、被用於政治目的,甚至宣告諾獎已失去了權威性。事過境遷,應該慶幸兩位獲獎者都尚未陷入「之後再也寫不出來」的諾獎魔咒。可見媒體報導的一時褒貶,對自我要求甚高的創作者終究只是一場戲──看看就好,認真不得。

據聞(評委依例不得公布,故也只能「據聞」)每年入選諾獎的中文作家名單都在十人左右,每逢十月放榜前夕,他們的心情應該多少都有些波動吧?台灣當然也有二三作家,被視為有入圍甚至榮獲諾獎的資格。反正只是資格,入圍名單亦從不公布,戴高帽、送花籃,從來就是文學好事者最擅長的無本生意。若要問我個人印象最深者,當屬1993年飛抵台北出席聯合報系主辦「四十年來中國文學會議」的高行健。彼時我還是個高中生,他成為本人第一位見到的「流亡作家」。流亡這個詞,彷彿帶有三分幻想、兩分詩意。現在想來,另外五分應是困頓疲倦吧?在會中呼籲創作者應〈沒有主義〉後,出版社倉庫裡堆積如山的一座座《靈山》與台灣讀者漠然的反應,對這位流亡作家成了殘酷的嘲弄。還好他身心皆足夠強大,繼續堅持了七年,方能於21世紀初一舉榮獲諾貝爾文學獎。

今年在延遲一周公布結果的情況下,由詩人歌手Bob Dylan獲獎消息一出,不知道中文寫作者是否會集體崩潰?觀察媒體的反應可知,這位知名歌手竟被視為「不夠文學」,顯然是太習慣把文學窄化、把詩/歌分離下產生的後遺症。至於常被點名的諾獎「陪跑者們」,只要身體健康、筆力不墜,誰敢說明年沒有希望?享有最高國際知名度的中文作家北島,曾經寫道:「是筆在絕望中開花/是花反抗著必然的旅程/是愛的光線醒來/照亮零度以上的風景」。唯健筆方能在絕望中開花,無視賠率遊戲、堅持書寫之途,相信終能見證「諾貝爾獎以上」的風景。

聯副/2016/10/15

言叔夏:死亡是被眼睛畫成的

死亡是被眼睛畫成的

言叔夏

推薦書:唐.麥卡林《不合理的行為》(大家出版)

 

網路世紀的人們如何去想像唐.麥卡林這樣的作者?那樣的想像是可能的嗎?當智慧型手機的拍照功能再也聽不見快門按鍵的嗚咽聲(攝影因此不再是一件和疼痛有關的事),google整合的打卡機制使「在場」變得如此輕而易舉──任何人,都是不在場的在場,或在場的不在場。光學在數位的技術裡不再起有任何意義作用。當一切的影像都是數據算計出來──它也終將被匯入進另一套數據規範下的觀看結構裡;網路平台的開展使得桑塔格與約翰.伯格的「觀看的群眾」皆倏忽隱沒在黑幕裡──你隨時感覺自己正在被觀看,但奇怪的是你總是一個人面對著一方螢幕,彷彿你也在觀看什麼;但你永遠也看不到那些「觀看的眼睛」……被這樣細緻的、像是蜂巢結構般的世界精準地凝視,一個觀看物與被觀看物皆被原子化的、壓縮後的世界。

在這條扁平的地平線前,唐.麥卡林的影像顯得多麼令人詫異。遙遠時空裡的戰地景觀:為丈夫死去而哀泣的土耳其婦女。瀕臨飢餓懷中緊抱著牛肉鐵罐的白化症孩童。頭頂因被磚塊瓦片砸中而不斷冒出鮮血的男子……他們皆來自中東,塞普勒斯,剛果盆地……那些邊陲的、幾乎被戰爭封存在某一個時間性裡的地區。

我必須承認唐.麥卡林的影像比起他的文字要來得更吸引我。那些手工沖洗出來的線條,逼臨感強烈的鏡頭。人物臉孔的表情經常被凝固在某個制高點,彷彿懸吊著影像本質裡的某種空缺。奇怪的是麥卡林拍攝的人像幾乎沒有不直視鏡頭的。他們張大眼睛,凝望著我們的凝望。儘管這來自照片外的觀看者們,總是因不忍而常常瞇起了雙眼──麥卡林用那布滿皺褶、紀實性的鏡頭,有效地反轉了觀看行動裡的權力法則:在苦痛與暴力的注視下,那照片外的我們,才是真正的被觀看者。

這些銀鹽下的顯像,正如麥卡林的文字給人的感覺一樣,粗礪,沒有精細的可能,甚至充滿著磨砂紙的觸感。這和他的攝影對象本身或許有著形式與內容上的同一性。麥卡林從不要求影像的細膩。他的構圖卻也因此而充滿時間的介入──總是即臨的一刻:槍響的爆裂聲四起之時,同行的人倒臥下去,瞬間變成死者;有另外一些人則正在被時間凌遲:正在緩慢被時間餓死的男孩,等死的餵乳的母親與她懷中的孩子,被死去的丈夫留下來的倖存的妻子……這些主題,無一不是時間的流速。

那是遠在異地的另一國度的時間,是眼見為憑的時差,也是生命真實流失的速度。戰地記者的巨大宿題:當麥卡林攜帶著自己的時間來到此地,與他者經歷同一場災難,他最細緻的提問也在這裡──「槍聲忽然大作,射死我前方的兩個人。我趴下找掩護,嘴巴埋進土裡,照相機沾滿泥沙。……在這種時刻,當你面前和身後的人都死了,你會有一種強大到無法抵擋的感覺:他們都是代你而死。」倖存者的終生罪咎是:即使這巨大的災難並非因我而起,即使我僅僅只是舉起相機、觀看他人之死亡,這個觀看的行動本身,就決定了「我們」處在同一個生命裡。麥卡林說,唯有在全然闃黑的暗房裡,才能使自己感到完整,感到自己是「同一個自己」;他說別人總是嫌他的照片刻意洗得太暗:「這種經驗怎麼能用明亮的感覺傳達?」那些黝黑將死的影像上,調暗幾度的暗影,或許正是麥卡林自己的影子了。他的攝影最終的倫理學出口,或許也即是一種安息的覆蓋:用手將那照片中可能早已死在現實的被攝影者的雙眼,覆以自己的暗影。即使旁觀他人之痛苦,也有那樣的一瞬,「我們」真的在一起。\

聯副/【書評〈傳記〉】/2016/10/15

林德俊/詩 不只是語言的課題

詩 不只是語言的課題

林德俊

推薦書:楊照《現代詩完全手冊》、《詩人的黃金存摺》(印刻出版)

一則又一則詩的解惑之言,是一位曾經被詩啟發與安慰的少年茁長成一位「大人」之後,不斷回返年輕的自己提取生命靈光,融入旁徵博引的文化知識系統,令這些篇章成為既說理又抒情的散文……

「詩不可說。」相信很多詩人都深深地認同這句話。但「說詩人」確實存在,回應著對於詩的好奇心,掌燈指引門路。一位稱職的說詩人,總能顧左右而言他,撐開一迴旋的時空,令讀者自行回到中間,尋及詩的內核。楊照談詩,許多時候接近了「說詩人」的理想型。

《現代詩完全手冊:為何讀詩、如何讀詩》是舊作重出,其2002年的前身擁有另一個優雅書名《為了詩》,書名的不同顯現了時空語境的差別:十四年後,關於詩的探問並無消減之勢,甚至變得更迫切,於是取了個單刀直入的書名,「完全手冊」看似彰顯實用,其實透出真材實料的自信。書中一則又一則詩的解惑之言,是一位曾經被詩啟發與安慰的少年茁長成一位「大人」之後,不斷回返年輕的自己提取生命靈光,融入旁徵博引的文化知識系統,令這些篇章成為既說理又抒情的散文。其提供的並非SOP式的指南,而是引你一同思索的讀詩筆記,我特別喜歡他談詩之餘屢屢還原自己讀詩的情境,並大剌剌表明偏好,一切論說因此變得有血有肉,他抵達的不只是說服,還有觸動。

詩是什麼?既難明白表述,至少給出漂亮說法,把讀者的詩心勾引上來,答案便近在咫尺。書中許多新鮮的篇名蘊含著強大詩意:「詩是公開的隱藏」「在壯麗、巨大的陌生事物中看見自己」「在那一眼的時光中,享受難得的迷離恍惚」,這些高度表現性的命題,是精準而耀眼的激勵句,激勵著我們,進入詩,深層地、多層地,挖深織廣地進入,在楊照眼中,詩不只是語言的課題,更是生命的、文化的課題。

這般格局,使得《現代詩完全手冊》放在另兩本「詩教」經典——里爾克《給青年詩人的信》及楊牧《一首詩的完成》旁邊,也不算遜色了。

《詩人的黃金存摺》則是為愛詩人準備的進階讀本,剖析台灣現代詩黃金年代前後五位詩人周夢蝶、洛夫、商禽、瘂弦、楊牧的經典之作。楊照所認定台灣現代詩的「黃金年代」,約從1956至1965年,「這十年,無論在質與量上,台灣現代詩的成就高度,無與倫比,令人驚訝。」

這批徹底跳脫上一個詩傳統的現代詩人,用強烈的語言自信表達特殊的生命經驗,歷經動盪、承受壓抑的靈魂,在背離日常的語言創造中找到了安魂的力量。其詩之所以「現代」,在於「個人性」與「獨特性」的標榜與展示。雖然表面上晦澀艱深的私我語言把詩帶離了大眾,卻取得了文學史上的空前意義。

楊照把他們視為「脈絡裡的作者」,透過代表性的抽樣,細緻解說周夢蝶〈擺渡船上〉、洛夫〈石室之死亡〉、商禽〈長頸鹿〉、瘂弦〈如歌的行板〉、楊牧〈有人問我公理和正義的問題〉諸篇名作,基於理智面的敬意和情感面的鍾愛,費盡唇舌證諸其時代價值,為的是提醒——這些文化寶藏一直存在,雖然典範繼起,新人輩出,然而我們不該遺忘這些劃時代的開創者,只要把他們的詩集找出來,翻開,就可以把存摺裡的黃金提領出來。

聯副/【書評〈詩學〉】2016/10/15

Blowin’ in the Wind 隨風飄盪 美民權與反戰運動的國歌

 

 

Blowin’ in the Wind 隨風飄盪 美民權與反戰運動的國歌

巴布狄倫創作的歌曲不計其數,其中又以60年代特別活躍,代表歌曲「隨風飄盪(Blowin’ in the Wind)」與「蛻變時節(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更被譽為美國民權與反戰運動的國歌。

  • 巴布狄倫有唱過許多宣揚反戰、民權的歌曲。(路透)

    巴布狄倫有唱過許多宣揚反戰、民權的歌曲。(路透)

創作歌不計其數 用隱喻談越戰殘酷

「隨風飄盪」談的是越戰,但歌詞中一字不提戰爭,而是以隱喻來呈現戰爭的殘酷:

「人要走過多少路,才能頂天立地?(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 before you call him a man?)

白鴿要飛越過多少大海,才會在沙灘上長眠?(Yes, ’n’ how many seas must a white dove sail before she sleeps in the sand?)

砲彈要被發射過多少次,才會被永久禁止?(Yes, ’n’ how many times must the cannonballs fly before they’re forever banned?)

這答案,吾友,正隨風飄盪(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 in the wind)」

相較之下,「蛻變時節」的歌詞則相對直白:

「參眾議員諸公(Come senators, congressmen)

請留心這呼聲(Please heed the call)

別站在門口(Don’t stand in the doorway)

別擋住大堂(Don’t block up the hall)

阻撓者將為此付出代價(For he that gets hurt will be he who has stalled)

外頭的戰役正如火如荼(There’s a battle outside and it is ragin’)」

 

来源:自由时报

詩人文化人醉了 余光中:他早該得獎了

 

 

詩人文化人醉了 余光中:他早該得獎了

詩人余光中是巴布狄倫的死忠粉絲,他就曾把聆聽狄倫名曲「Blowin’ in the Wind」的靈感,寫成「江湖上」一詩,經楊弦譜曲,成為台灣民歌運動史上第一批發表的創作。如今得知Bob Dylan獲獎,余光中淡定表示:「他早應該得獎了!大家不把他當文學家,令我很意外。」

  • 今年諾貝爾文學獎大爆冷門,由七十五歲的美國創作歌手巴布.狄倫獲得。(歐新社)

    今年諾貝爾文學獎大爆冷門,由七十五歲的美國創作歌手巴布.狄倫獲得。(歐新社)

「歌詞當然也得視為詩的一種」

他回憶,當年因為「在美國時對自己的身分發生了感慨跟懷疑」,正好聽見狄倫的歌,「非常感動,他的聲音裡有一種苦澀」;那時嬉皮文化風行,反戰聲浪盛起,「他的苦澀,大概也跟越戰有關」。身為詩人,余光中說:「歌詞當然也得視為詩的一種。」

諾貝爾高度 張大春︰擴展文學定義

作家張大春認為,給巴布這個獎,不但讓人看見諾貝爾文學獎的高度,也看到該獎隨著時間不斷進化,擴展了「文學」的定義,未來若由電影大導演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也不讓人意外。

平路:幫瑞典學院按一百個讚

人在國外的小說家平路開心表示︰「今年文學獎頒給一位『吟遊詩人』,我要幫瑞典學院按一百個讚!」因為讓大家知道,「除了形式之外,文學還有無限可能」!「巴布狄倫用最抒情的方式,最簡潔的語言,到達了每一個人的心底。」平路說:「巴布狄倫的歌就是詩,那麼抒情,卻能撼動原以為不可改變的體制與既成的規範。讓我們知道,我們可以抗議、可以發表強烈的意見,無論東西方世界,只要聽過他的歌,不可能不受影響。」

李敏勇:詩歌合流風潮回歸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詩跟歌分開,狄倫獲獎代表詩歌合流風潮的回歸。」詩人李敏勇表示,狄倫的歌曲富有社會意識與關懷的詩意,「與其說狄倫是歌手,但從作品來看,稱他為『吟遊詩人』更加合適。」諾貝爾文學獎長期以來被視為嚴肅的文學機制,得獎人作品大抵是古典定義下的小說、散文、詩作等,「狄倫的獲獎是個驚喜的意外,但就詩歌的傳統來說,獲獎也有其道理。」

台大外文系教授廖咸浩認為,六○年代,嬉皮思想當道,回歸自然的地下文化用反戰、反抗的歌聲,強力對抗著政治、軍事、工業三者「惡魔」複合體。當年的文青受到巴布影響,都想拿著一把吉他,到處創作歌唱、浪跡天涯了。

廖咸浩︰流行音樂文化深度躍檯面

廖咸浩說,這次給獎,讓流行音樂的文化深度躍上檯面,因巴布的歌詞有時抒情、有時抗議、有時更富有哲理,也關注現實,情歌更非常厲害,把所有民歌手可扮演的角色都集於一身。

巴布狄倫最初堅持只用木吉他,不願「插電」,後來毅然轉變,開始用電吉他,也讓人看見他的善變。

 

来源:自由时报

Bob Dylan 摘桂冠/唱出時代之聲 敲開諾貝爾大門

 

Bob Dylan 摘桂冠/唱出時代之聲 敲開諾貝爾大門

民謠跨界世界唱和 巴布狄倫世代的代言人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民謠搖滾傳奇歌手巴布‧狄倫昨獲頒諾貝爾文學獎桂冠,這名靠自學吉他闖進樂壇的歌手,1960年代創作的「隨風飄盪」、「蛻變時節」,都是當年反戰、人權運動主題歌;他透過歌詞和歌聲對抗社會不公、戰爭和種族歧視,大聲唱出時代的聲音,被封為「世代的代言人」。

  • 現年75歲的巴布狄倫仍持續創作,圖為狄倫2001年6月在丹麥的演出。(歐新社)

    現年75歲的巴布狄倫仍持續創作,圖為狄倫2001年6月在丹麥的演出。(歐新社)

  • 巴布狄倫以低沉歌聲翩翩敘述反戰的訴求,圖為1984年在德國慕尼黑的表演。
(歐新社)

    巴布狄倫以低沉歌聲翩翩敘述反戰的訴求,圖為1984年在德國慕尼黑的表演。 (歐新社)

  • 巴布狄倫相關書籍昨日在瑞典藝術學院展出。(法新社)

    巴布狄倫相關書籍昨日在瑞典藝術學院展出。(法新社)

  • 巴布狄倫與瓊拜茲並稱民謠音樂的王與后。(法新社)

    巴布狄倫與瓊拜茲並稱民謠音樂的王與后。(法新社)

透過歌詞對抗社會不公 唱出時代之聲

狄倫14歲時拿到第一把吉他,受到抗議民謠歌手Woody Guthrie啟發而走上音樂路。1941年出生在美國明尼蘇達州杜魯的他,本名齊默曼(Robert Allen Zimmerman),後來在家鄉咖啡館獻唱時改用「巴布‧狄倫」藝名;他坦承,把「齊默曼」改成「狄倫」,就是受英國詩人狄倫‧湯馬斯(Dylan Thomas)影響。

狄倫唸了一年大學就輟學,1960年搬到紐約,次年起在格林威治村酒館表演,也從這裡發跡。他在著名的葛狄斯民歌城表演,先是獲得樂評家薛頓在《紐約時報》公開肯定,後來為民謠歌手赫斯特錄製專輯的口琴演出,更受到製作人哈蒙德青睞,1962年3月替他推出首張專輯,名稱就叫作「巴布狄倫」。當時未滿20歲的狄倫,還謊稱自己是孤兒,以免專輯合約需要父母簽名。

他的第一張專輯中只有兩首原創歌曲,銷量平平;第二張專輯「自由自在的巴布狄倫」才真正呈現狄倫「抗議民謠」風格,包括「隨風飄逝」等許多投射他對諸多社會議題關注的經典曲目;連同第三張專輯「變革時代」,使他被媒體封為「世代代言人」。不過,他1965年改變曲風,捨木吉他改以電吉他表演,激怒樂迷。

狄倫曲風涵蓋傳統民謠、電子、搖滾、節奏藍調等,他創作的許多歌曲都成了經典,卻從來沒有任何單曲拿下「告示牌」排行榜第一名;他沙啞的嗓音也讓很多人皺眉,去年獲頒葛來美終身成就獎時曾說:「樂評家從第一天就沒讓我好過,說我不能唱,像青蛙叫。」

現年75歲 年初推第37張專輯

現年75歲的狄倫仍持續創作,今年初推出第37張錄音室專輯;估計每年演出100場,被稱為「從不結束的巡演」,明天也將繼續在加州Empire Polo Club酒館演出。

狄倫的歌迷遍及全球,但他不想親近群眾,也拒絕以表演熱門曲目討好觀眾。他曾在《滾石》雜誌的訪問中說:「我活在我的夢裡,我其實並不活在這個真實世界。」

除了唱歌,他還醉心於鐵工創作,

因為他從小就在鐵工廠的環境中長大,習慣打鐵聲音,最近才替馬里蘭州一間休閒賭場打造了一座高26英尺、寬15英尺的鐵拱門。

 

来源:自由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