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展倒數2天 8大必逛書攤 沒看過會後悔

書展倒數2天 8大必逛書攤 沒看過會後悔

聯合報 記者陳宛茜 台北報導

2018台北國際書展只剩今明兩天展期。什麼,你還沒去!那麼請看記者花了幾天心血跑遍台北世貿中心一、三館,整理出8大必看攤位與景點。這些攤位有的顏質高、有的創意佳,展現台灣出版的繁花盛開。

為了讓網路世代感受愛情祖師奶奶的魅力,樂天KOBO攤位現場設置瓊瑤影音展示牆、I...
為了讓網路世代感受愛情祖師奶奶的魅力,樂天KOBO攤位現場設置瓊瑤影音展示牆、IG列印機,甚至找人裝扮成瓊瑤片中的男女主角。 記者陳宛茜/攝影
 

●必看攤位1

和瓊瑤金句打卡「你這折磨人的小東西」

「我心痛得快要死掉」、「你這個折磨人的小東西」、「我不許你這樣說自己」以上台詞,相信從50後到90後,不管看的是「一顆紅豆」還是「還珠格格」,必然都覺得耳熟能詳。曾在台灣瘋行幾個世代的瓊瑤經典愛情故事,如何在網路時代重生?

 

瓊瑤全集去年由春光出版社重新出版,並與樂天Kobo電子書合作推出「瓊瑤經典作品全集」電子書。樂天在世貿一館的攤位上(A417),除了讓電子書、紙本書並列,並於攤位現場陳列瓊瑤「一顆紅豆」真跡手稿、經典劇照,還原瓊瑤書房,讓讀者彷彿坐上時光機重回那個不會用LINE分手、愛得死去活來的時代。

攤位現場設置瓊瑤影音展示牆、IG列印機,並播出近期以撩妹系列影片竄紅的人氣網紅「波特王」,重新詮釋瓊瑤戲劇的男主角的影片。更有趣的是,現場有彷彿從「幾度夕陽紅」走出的何慕天、李夢竹、手持瓊瑤金句供觀眾打卡。

●必看攤位2

花叢中的一點白 像蘋果旗艦店的出版社

啟明出版社的攤位設計讓人想起蘋果旗艦店。 記者陳宛茜/攝影
啟明出版社的攤位設計讓人想起蘋果旗艦店。 記者陳宛茜/攝影
 

在書展花花綠綠的攤位中,這個攤位純白、簡潔(C920),甚至差點連出版社的招牌都看不到,唯一彰顯的便是書籍本身。其極簡的設計讓人想起蘋果,卻也讓出版人一致叫好。簡單,或許正是台灣出版最需要的初心。

●必看攤位3

逛累了 就在文學的靈魂下休息、歇歇腿

世貿一館的休息區,每張書桌都放上去年辭世的國寶級詩人余光中的詩作。 記者陳宛茜/...
世貿一館的休息區,每張書桌都放上去年辭世的國寶級詩人余光中的詩作。 記者陳宛茜/攝影
 

逛累了,這次書展可不小氣,設置偌大的休息區,擺上兼具優雅與現代感的的書桌、檯燈和椅子,供讀者好好歇腿。世貿一館的休息區,每張書桌都放上去年辭世的國寶級詩人余光中的詩作。讓你在休息時,也能感受文學的靈魂。

●必看攤位4

扭蛋扭出「小誌」 青年創意 小誌大力量

「小誌」專區設計可愛的扭蛋機,打開都是一本本「小誌」。 記者陳宛茜/攝影

「小誌」專區設計可愛的扭蛋機,打開都是一本本「小誌」。 記者陳宛茜/攝影
 

「Zine(小誌)」指的是一人或小型團體創作、少量印製的出版品,透過門檻的降低,讓創作者能自由與頻率相近的群眾對話。書展去年起推出「小誌」專區大受歡迎,今年更擴大規模為「青年創意館」(C220);展區還設計可愛的扭蛋機,打開都是一本本「小誌」。

●必看攤位5

「漫筆虛實PLUS」帶觀眾穿越書本內外

「漫筆虛實PLUS」帶你穿越到書籍「北城百畫帖」內。 記者陳宛茜/攝影
「漫筆虛實PLUS」帶你穿越到書籍「北城百畫帖」內。 記者陳宛茜/攝影
 

「穿越劇」不稀奇。透過VR、AR技術,出版界最紅的是「穿越」書本。書展主題館「漫筆虛實PLUS」由蓋亞文化、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華碩ASUS、偶動漫(霹靂集團)跨界合作,帶觀眾「穿越」書本內外。

走進「龍泉俠大戰迷霧人」,使用浮空投影技術,將數位影像投影於空中,讓觀眾宛如坐在台下看布袋戲。「北城百畫帖」則重建漫畫中的主要場景「百畫堂喫茶」,運用Google Tango AR技術,將書中的幽靈小女孩、會動的卷軸與雕像呈現在觀眾面前,帶領觀眾重回1935年的台灣博覽會時代。

●必看攤位6

書本堆出的書牆 信誼基金會帶你翻書

信誼基金會出版社攤位,用一本本可翻動的書做成書牆。吸引愛動手、充滿好奇心的幼兒動...
信誼基金會出版社攤位,用一本本可翻動的書做成書牆。吸引愛動手、充滿好奇心的幼兒動手「翻書」。 記者陳宛茜/攝影
 

童書館的信誼基金會出版社攤位,用一本本可翻動的書做成書牆。吸引愛動手、充滿好奇心的幼兒動手翻書,從小培養「翻書」樂趣。

●必看攤位7

讓讀者和作家再靠近一點 再親密一點

九歌等文學出版社組成的文學區。 記者陳宛茜/攝影
九歌等文學出版社組成的文學區。 記者陳宛茜/攝影
 

在九歌、紀州庵、文訊等組成的文學區。擺上舒服的靠椅和把人照亮的書燈,對面則是幾把小椅子。隨時都有作家上座高談闊論,隨時都有讀者坐下傾聽。讀者和作者之間,便是這麼親密自然的關係。

●必看攤位8

「中國不能出版的書」和簡體館成芳鄰

劉曉波紀念展位旁,便是大陸簡體館。 記者陳宛茜/攝影劉曉波紀念展位旁,便是大陸簡體館。 記者陳宛茜/攝影

是偶然的巧合還是命運的撥弄?在打著「中國不能出版的好書」招牌的「劉曉波(大陸人權鬥士,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紀念展位」(S012)旁,竟然便是專門販售大陸出版品的簡體館。此一荒謬的畫面,也象徵台北國際書展的自由多元:沒有什麼書不能擺,出版世界人人平等。

聯合報/2018/2/10

 
 

刘晓波诗歌朗诵会 台北安排引争议

刘晓波诗歌朗诵会 台北安排引争议

“刘晓波纪念诗歌朗诵会”被安排在台北国际书展闭幕前最末场,参与策划的诗人孟浪、贝岭表示疑虑。(夏小华摄)

“刘晓波纪念诗歌朗诵会”被安排在台北国际书展闭幕前最末场,参与策划的诗人孟浪、贝岭表示疑虑。(夏小华摄)

“刘晓波纪念诗歌朗诵会”被安排在台北国际书展闭幕前最后一场,其它场次也都没有安排朗诵刘晓波的诗歌。策划刘晓波纪念展位的作家贝岭和孟浪感到疑惑,台北书展基金会则回应原因纯粹是僧多粥少而无涉政治。

中国大陆异议作家、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因参与起草《零八宪章》被控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判刑11年,去年七月罹癌病逝。他的好友集资在2018台北国际书展设立“刘晓波纪念展位”,并争取在展场“文学沙龙”公共空间举办两场诗歌朗诵会,结果只获准一场,而且被排在11号闭幕前的最后时段。

独立中文作家笔会会长贝岭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说:“我估计我们会在隆隆的撤展声中完成,这是一个不幸,也是一个象征,我跟书展说过,在这样的一个时间不易朗诵,因为撤展是当天晚上,而很多书展展场可能会提前撤。”

贝岭表示,他们争取的是6号到11号这六天中的任何一天,但得到的最不好的选项。

贝岭提到另一场《刘晓波诗选》发布会未获准排上在“文学沙龙”发表,新书也因此延后上市:“有一场被他们说,就是不敷使用,被他们拒绝了,我们的申请被拒绝了。(你们认为是有政治联想?)其实真的挺奇怪的,我也不知道,他们的说法只能当作参考,说是由于展场朗诵活动太多。”

贝岭提及,11号晚间6点到8点在书展“文学沙龙”举行的“一位伟大的殉道者:刘晓波纪念诗歌朗诵会”,发表新书《同时代人:刘晓波纪念诗集》,另有怀念刘晓波的国际友人透过视频远距参与。

2018台北国际书展“刘晓波纪念展位”发表新书《同时代人:刘晓波纪念诗集》。(夏小华摄)
2018台北国际书展“刘晓波纪念展位”发表新书《同时代人:刘晓波纪念诗集》。(夏小华摄)

主编《同时代人:刘晓波纪念诗集》的诗人孟浪表示,这本诗集收录海内外两百九十多位作家、诗人为刘晓波创作的三百多首诗歌。这次台北国际书展“刘晓波纪念展位”主打的就是这本书,但是新书发布会却被安排在熄灯号响起的前几个小时。

孟浪说:“刘晓波是两岸三地甚至整个华人世界言论自由、出版自由的一个标志性的人物。如果为他呼吁、为他声援、为他纪念的声音,在这个书展上变得很不重要,或者说是故意被不重要,那我觉得是不可理解的。”

本台记者查证书展“文学沙龙”公布的节目时段,在6、7、8号前三天晚上,仍有空档时段。

台北书展基金会董事长赵政岷接受本台记者采访说:“其实书展基金会没有特别去审,可是就是因为报名的时间,有时候是因为僧多粥少,公共场区满,但任何一个角落发表都没有限制。(政治问题?)台湾没有这个问题,台湾完全没有这个问题,其实可能是多虑了,因为台湾坦白讲,那是礼拜天,礼拜天六点那是黄金时段。”

赵政岷也强调,书展规定撤展时间在11号晚上8点后,不能提前拆,闭幕前那个时段,展区还有很多活动进行,并没有厚此薄彼的问题。

记者:夏小华 责编:黄春梅 网编:洪伟

自由亞洲電台/2018/2/9

劉威良投書:台灣價值-就在台北書展展出劉曉波靈魂

投書:台灣價值-就在台北書展展出劉曉波靈魂

劉威良

今年台北書展紀念劉曉波的攤位,是獨立中文作家筆會所策劃。(左為中國詩人孟浪,右為筆會會長貝嶺/攝影:李昆翰)

台北國際書展正如同往常一樣的展出。今年的攤位,有兩個攤位很特別,皆是獨立中文作家筆會所策劃,一個是中國不能出版的好書攤位,另外一個是為了紀念劉曉波的攤位。

劉曉波生前沒能來台北,過世以後,在台北的國際書展卻可以看到他的手稿,以及人們為紀念他而寫的詩。最近一直在談的台灣價值,其實就在這裡,在台北一個書展的角落,在民主的土地,紀念一個在中國追求民主的勇敢鬥士,讓人們看到他的手稿,有如看到他的身影。

台灣很小,也沒有中國在國際地位的優勢,但是台灣是中國民主的燈塔,就在台北國際書展裡忠實地呈現。一個獨立中文作家筆會,一個不過幾十個文人的會員,能有什麼權勢,但會長貝嶺為了紀念他的好友劉曉波,卻讓全世界都可以看到台灣民主的能量,台灣的價值—寬容慈悲,不須審核。劉曉波曾說中國要再被殖民超過三百年,才可能有真正民主的希望。

這是他痛心的批評。如果他曾來台灣,他就會知道,台灣被荷蘭,被西班牙被日本被中國殖民了三百年以上,在殖民的歷史中追求自我認同、蛻變成長,一再自我拷問,一再錯誤相信,一再努力掙脫也不斷地還原自我,至今仍沒有真正的國際地位,卻達民主化的標竿,台灣人真的該感到驕傲。

劉曉波,你的希望是如同台灣一樣的自由民主化嗎?如果是這樣,劉的靈魂確實看到了,台灣經過三百多年的殖民洗禮,在殖民中被打壓,被各國霸凌,但人民只要不失去意志,人民渴望的民主,終有實現的一天,只要堅持願意。

目前在華文世界的國家中,台灣是唯一作到民主的國家,劉去世後,被各個國家紀念過,然而他的靈魂卻還不曾來到書展。這幾天我們讓他的靈魂來到台北國際書展,也讓他看到攤位上有中國來的攤位,那裡不能展示他的作品,不過,他卻能在另一邊用中國不能出版的書對望,至少是一個很好的開始。小小的台灣可以展劉曉波的書,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怕什麼?

※作者為獨立中文作家筆會副秘書長

上報/2018/2/10

 

 

獨立中文作家筆會( Independent Chinese PEN Center )就桂民海再度「電視認罪」的嚴重事態發布聲明

獨立中文作家筆會( Independent Chinese PEN Center )就本會會員、前候補理事、瑞典籍出版人、「銅鑼灣書店事件」主角桂民海1月20日遭中國當局二度拘捕並於2月9日突然在香港媒體上又作「電視認罪」的嚴重事態發布聲明

(2018年2月10日 台北)

獨立中文作家筆會震驚地獲知,本會會員、前候補理事、瑞典籍出版人、「銅鑼灣書店事件」主角桂民海,1月20日遭中國警方二度拘捕,並於2月9日突然出現在香港媒體又作「電視認罪」,此一事態引起國際社會包括國際媒體、國際人權組織和西方主要國家政府的高度關切。本筆會作為始終積極關注、跟進調查及聲援營救桂民海及「銅鑼灣書店事件」其他受害人員的國際作家團體,對桂民海目前的不幸遭遇深為擔憂。

已經中國、瑞典當局雙方確認獲釋並自由的瑞典籍出版人桂民,海因身體疑出現「漸凍人」(又稱「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 」)症狀,在中國境內正尋求瑞典駐華使領館機構幫助進行緊急醫療檢查、救治及相關領事保護的途中,於1月20日遭中國警方攔截,且當著陪同他的瑞典外交人員的面,將其強行帶走,再度失蹤。2月6日中方忽稱,桂民海仍涉刑事案件,需按中國法律處理,並承認桂民海被中國警方重新羈押。

桂民海於2月9日突現身設於香港的親中媒體東網的電視視頻中「電視認罪」,如同他在2015年10月17日從他在泰國芭提雅的公寓遭不明人士接走失蹤三個月後,突然現身北京官方電視台的節目中「電視認罪」,相同的情節重複出現。

本會對中方妄顧瑞典政府及駐華外交機構對桂民海再度遭到拘捕一事發生後持續的嚴正交涉,單方面地遮蓋、隱瞞事實真相,在桂民海明顯失去自由表達的情形下利用親中媒體發放消息,表示深切遺憾和不滿。

本會強烈要求聲稱「依法治國」的中國政府,遵守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及國際法準則,以及它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及相關法律法規,立即客觀、公開、全面地向國際社會公布,涉及桂民海遭「二度拘捕」的事實真相,並保證桂民海可以立即得到瑞典方面的醫療幫助及相關領事保護,除非當局有確鑿證據證明他涉嫌犯有國際公認的罪行,並須根據國際認可的標準對他進行公正審判;中國當局應確保桂民海受到保護,免受酷刑及其它虐待,同時保證他可以及時和定期會見家屬(包括他已經兩年多未有見面的女兒安吉拉 · 桂)及他委託的律師。

本會也敦促瑞典政府立即公開自2017年10月獲釋以來直到今年1月20日再度被捕,桂民海與中國當局及瑞典政府互動及瑞典政府與中國當局「靜默外交」整個過程的全部真實記錄,保證國際社會對此一涉及中國國際形象,以及人類民主自由價值堅守的重大事件,取得客觀、公正的信息,作出客觀、公正的判斷。

本會重申,中國政府應立即放棄與現代政治文明和價值原則背道而馳的「因言治罪」執法模式,回到符合現代政治文明的軌道上來。

獨立中文作家筆會將持續嚴密關注接下來的事態發展。

 

 

訪孟浪,介紹《同時代人:劉曉波紀念詩集》

訪孟浪,介紹《同時代人:劉曉波紀念詩集》

中央廣播電台(RTI)「政經-為人民服務-楊憲宏時間」

播出時間: 2018-02-09 22:30:00

  • 主持人: 楊憲宏

「焦點訪談」──訪「獨立中文作家筆會」發起人之一、中國詩人孟浪

每年二月舉行的台北國際書展,一向是華文出版界的盛會,今年在書展會場上,很特別的是出現了專門為已故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設立的紀念展位,旁邊掛上「中國不能出版的好書」招牌。巧的是,「劉曉波紀念展位」隔壁,就是專門展售中國書籍的「簡體館」,形成強烈對比。

北京異議人士劉曉波曾經擔任獨立中文筆會會長,二○○八年底與其他人共同發表《零八憲章》,呼籲中國進行民主改革,隨即遭到當局逮捕,2009年劉曉波被以“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判處有期徒刑11年,服刑期間獲得2010年諾貝爾和平獎。但就在刑期即將結束時,去年6月劉曉波被診斷罹患晚期肝癌,之後送到瀋陽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接受治療。住院期間,劉曉波和妻子劉霞都遭到嚴密監控。

儘管劉曉波在外國專家會診時明確表達出國治療的願望,但是直到去世都未能獲得自由。劉曉波去世後遺體被迅速火化,並在大連海域海葬,而劉霞則被帶到不明地點被監控;外界普遍認為,劉曉波是被死亡、被海葬,被火化。

在劉曉波去世的第二年,集結全球191位華人作家作品的「同時代人:劉曉波紀念詩集」在台灣出版了;今天我們邀請詩集主編、中國現代詩人孟浪來和大家介紹這本詩集出版的背景和主要意義。

 

中國看不到的書 台北書展成焦點

中國看不到的書 台北書展成焦點

(中央社記者羅苑韶台北10日電)台北國際書展出現中國大陸異議人士劉曉波紀念展位,參與策劃的詩人貝嶺和孟浪強調,這是為彰顯出版自由的重要性;另有其他出版社展示蘇曉康、閻連科等人在中國遭禁的著作。
劉曉波紀念展位恰巧就在聯合了眾多大陸出版品的簡體館旁的迷你展位區。孟浪說,台北國際書展是兩岸三地最大、最重要的一個彰顯出版自由的標誌性場所,來此設劉曉波展位,特別有彰顯思想和言論自由的意義。

貝嶺表示,劉曉波紀念展位展示1989年後,劉曉波的紀念詩集、政論文集等所有作品。劉曉波1986年發表「危機!新時期文學面臨危機」使他成為中國最有批判力的批評家。展位上也有劉曉波遺孀劉霞詩集。

貝嶺和孟浪在同展區設立「中國不能出版的好書」攤位,陳列廖亦武、張戎、張樸等作家,無法在中國大陸出版的作品。

另外,印刻出版展位外牆也以「這些書,你在中國看不到」為題,用簡體中文招徠,陳列大陸作家閻連科、芒克、蘇曉康、楊煉等人作品,這些書在中國都遭禁。

台北國際書展今天開放到晚上10時,持續展至明天。(編輯:李錫璋)1070210 

致敬偉大殉道者 劉曉波紀念朗誦會2/11舉行

致敬偉大殉道者 劉曉波紀念朗誦會2/11舉行

〔記者楊明怡/台北報導〕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去年7月13日逝世,2月11日台北國際書展閉幕當天,一館「文學沙龍」將舉行「一位偉大的殉道者:劉曉波紀念詩歌朗誦會」,發起人、獨立中文作家筆會會長貝嶺說,朗誦會是書展期間該場地最後一場活動,在經過6天眾聲喧嘩後,用這種舒緩的方式告別,同時向劉曉波致敬,是相當適合的安排。

當天將播出200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赫塔‧穆勒朗讀劉曉波妻子劉霞詩作《給曉波》的影片,以及2004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艾芙烈‧葉利尼克特別錄製的朗誦;然而,相較桂冠文學家力挺,包括這場朗誦會和展示相關著作的「劉曉波紀念展位」(S012),卻在僅由貝嶺和幾位劉曉波老友、尊敬他的文化人集資的情形下,以相當拮据的方式推動,貝嶺說:「因為劉曉波是我們的同代人,我們有責任讓他的事蹟和他的著述在國際性的中文書展上呈現。」

受限於財力,「劉曉波紀念展位」並不大,展出書籍數十種,來自超過10家出版社,還有幾本1993年在美國波士頓創辦、現已停刊的《傾向》文學人文雜誌,是貝嶺的私人收藏。最重要的書籍,是孟浪主編,月初在台灣、香港同步發行的《同時代人:劉曉波紀念詩集》。

《同時代人》收錄約400首詩作,絕大部分寫於去年6月26日劉曉波罹患末期肝癌的消息傳出後,191位作者中7成現居中國,其他則居住在台、港、澳及東南亞、日本、北美、歐洲、澳紐,幾乎包含了所有使用華語的國家和地區。

孟浪用「澎拜而至」、「還將繼續發生」形容這股為劉曉波、為劉曉波之死寫作新詩的文學浪潮,認為這些詩篇本身的動能,是成就這本華語圈奇特出版物最主要的原因,「華語文學史、詩歌史上很少有類似的例子,最接近的,大概是29年前湧現、至今仍未結束的『六四詩』寫作潮。」

孟浪表示,《同時代人:劉曉波紀念詩集》新書發表會將於2月10日下午在「劉曉波紀念展位」舉行,他會介紹該書一波三折的發行經過,也邀讀者一起來朗讀、分享心得。「劉曉波紀念展位」也放上象徵劉曉波缺席諾貝爾和平獎的一把空椅。(記者楊明怡攝)

劉曉波紀念展位」展售劉曉波著作及相關書籍。(記者楊明怡攝)

嶺、孟浪1993年在美國波士頓共同創辦了《傾向》文學人文雜誌,共發行13期,現已停刊。(記者楊明怡攝)

「劉曉波紀念展位」由貝嶺(左)、孟浪和文化界好友集資促成,在缺乏奧援,也沒有華麗攤位的情形下,兩人常舉牌遊走書展各處吸引讀者。(獨立中文作家筆會提供)

自由時報/2018/2/9

台北書展出現劉曉波紀念展位 簡體館竟然就在隔壁

台北書展出現劉曉波紀念展位 簡體館竟然就在隔壁

聯合報 記者陳宛茜╱即時報導 
 
 

大陸人權鬥士、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去年辭世。今天開幕的台北國際書展,出現一個以「劉曉波紀念展位」為名的攤位,旁邊還掛上「中國不能出版的好書」招牌。不知是巧合還是諷刺,「劉曉波紀念展位」隔壁,便是專門展售大陸書籍的「簡體館」,形成強烈對比。

自由多元、百花齊放一向是台北國際書展獨步華人世界的特色。今年台北國際書展首創迷你展位區,供小型出版社或個人設攤。詩人貝嶺創辦的傾向文學、自由文化,打著「中國不能出版的好書」招牌在此設攤,展出幾十本遭大陸查禁的中文禁書。其中一個展位還以「劉曉波紀念展位」為名,擺滿「解讀劉曉波」、「同時代人:劉曉波紀念詩集」、「劉霞詩選」等相關著作。

詩人孟浪策畫了「同時代人:劉曉波紀念詩集」,將在書展最後一天(11日)的最後一個活動時段,於文學沙龍舉辦新書發表會,並將播放劉曉波生前最後專訪紀錄片。孟浪說,原本還要在書展舉辦「劉曉波詩集」新書發表會,但最後趕不及在書展期間出版。

孟浪指出,過去在香港有不少可找到大陸禁書的書店,「一間間消失了」。台北國際書展強調出版的自由多元,因此他和貝嶺決定策畫一系列的「中國不能出版的好書」,透過書展向外界發聲。

望著隔壁的「簡體館」,孟浪說,他也是到了會場才赫然發現,象徵大陸出版品的紅色「簡體館」和「劉曉波紀念展位」比鄰。他翻開「同時代人:劉曉波紀念詩集」,裡頭就有一首詩名為「個人VS.國家」,「不就是我們現在的處境?」

貝嶺表示,這次展示的是大陸中文禁書,他打算明年還要在書展設攤,推介在大陸遭禁的英文、德文書。

台北國際書展強調出版的自由多元,詩人貝嶺(左)、孟浪於書展設置「劉曉波紀念展位」...
台北國際書展強調出版的自由多元,詩人貝嶺(左)、孟浪於書展設置「劉曉波紀念展位」,不遠處卻是專門展售大陸出版書籍的紅色「簡體館」。記者陳宛茜/攝影
 
台北國際書展「劉曉波紀念展位」中,擺滿「解讀劉曉波」、「同時代人:劉曉波紀念詩集...
台北國際書展「劉曉波紀念展位」中,擺滿「解讀劉曉波」、「同時代人:劉曉波紀念詩集」、「劉霞詩選」等相關著作。記者陳宛茜/攝影
 
台北國際書展首創迷你展位區,供小型出版社或個人設攤。詩人貝嶺創辦的傾向文學、自由...台北國際書展首創迷你展位區,供小型出版社或個人設攤。詩人貝嶺創辦的傾向文學、自由文化,打著「中國不能出版的好書」招牌在此設攤。記者陳宛茜/攝影

華人作家集資 書展設攤紀念劉曉波

華人作家集資 書展設攤紀念劉曉波

(中央社台北2日電)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去年7月病逝,全球各界持續舉行紀念活動。有海外華人作家、藝術家集資,將在台北國際書展設立「劉曉波紀念展位」展示劉曉波生前手稿及有關著述等。

對於這次策展的動機,策展發起人、獨立中文作家筆會會長貝嶺2日透過新聞稿表示:「因為劉曉波是我們的同代人,我們有責任讓他的事蹟和他的著述在國際性的中文書展上呈現。」

貝嶺指出,書展期間,現場將有劉曉波生前的友人現身和讀者見面、座談,也將徵集所有有關劉曉波的著述和生前手稿。

此外,在中國詩人孟浪倡議和主持下,編輯出版「同時代人:劉曉波紀念詩集」,將在書展結束日舉行詩歌朗誦會。

新聞稿指出,屆時部分詩集作者將出席,現場也將播放劉曉波妻子劉霞、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穆勒(Herta Muller)等人談論、紀念劉曉波的影片。(編輯:繆宗翰/張淑伶)

中央社/2018/2/2

孟浪:看,這些澎湃而至的詩篇——《同時代人:劉曉波紀念詩集》前言

 

看,這些澎湃而至的詩篇——《同時代人:劉曉波紀念詩集》前言   

孟浪             

本書中的許多詩作,在一個真實的日子、真實的夜晚寫下:黑暗已傾瀉灌注這個世界,暴雨轟襲著詩人或作者的四周,閃電照亮了詩篇——對詩寫者來說,眼前的一切正應證當代哲人阿甘本( Giorgio Agamben)所斷言的,這意味著不但要能夠凝視黑暗,也要能夠感知黑暗中的光。——同時代人的處境在2017年7月13日之夜昭然若揭。

這是一部其內容和意義絕望地根植於文學、卻又依稀充滿希望地洶湧溢出文學的詩集,由是確鑿無疑地,它不能不表現為一個社會文本、時代文本的巨大症候,同時又命運般地、重重地落在了精神文本、美學文本的標靶台上。

在世紀視野內,就現代漢語(華語)圈而言,公共性的社會、政治生活和私人性的文學生活中似從來不曾有過這樣一本奇特的出版物,藉助這些澎湃而至的詩篇本身的動能,因一個人的死、一個人的殉難——劉曉波之死、劉曉波之殉難——同時獲得精神和美學賦形,它絲毫沒有弱化而恰恰是強化了介入性寫作之於文學的內在品質,也掙扎著、掙脫著(多重外在禁忌和自我限制),具有了理應由文學所含攝形成豐富張力的超越性的價值指歸。為劉曉波,為劉曉波之死、劉曉波之殉難而寫作現代新詩的文學行為,如果說,這是中國現代思想、知識和文學場域第一次井噴式發生的中國式「生命政治」的大規模醒覺,也許並不為過,只是更具力道的定義和闡釋需假以時日。我們看到這樣的寫作,不僅僅在中國,也發生於台灣、香港、澳門,及東南亞、日本、北美、歐洲、澳新等地域。已經發生了,正在發生著,還將繼續發生。

詩與政治、詩與中國在現代文明意義譜系中的恐龍般的全權型存在,詩與死亡、詩與一個有著全世界最具知名度的公共政治文化符號——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的「被死亡」,這都構成本書中的詩人或作者——無論是出於知性的思想力量,還是感性的人類激情——已然面對的文學處理主體,而詩人或作者的自覺與否,在寫作行動中也因這場遭遇迎面襲來、猝不及防,或多成為處於高速中的類「審美、倫理與宗教」混成複合式的莊重書寫。

劉曉波的死亡,一場在全世界面前直播的「政治謀殺」型死亡,於一夕之間立即引致聳立起一個超越了人類渺小、卑瑣「政治(國族之惡)」 的巨大精神座標系,而「挫骨揚灰」惡行的弱智愚妄,被一場大圓滿擊敗——劉曉波終成為一個無所不在的具有決定性質量的原點——本書中的詩人或作者,多在悲痛之中出離悲痛,憤怒之中出離憤怒,得以確認或再度確認自己所在的生命位置或崗位。

這些同時代人,讀到新聞的同時,分明讀到了歷史;叩擊當下的同時,也觸摸了永恆。它具有寫作行動、文學行動的不可逆轉的矢量,是文學事件的同時,也是一場心靈事件、精神事件。或許,編選出版這樣一部詩集並不困難,困難在於,這是一個需要從文學、心理學、社會學、哲學、倫理學、政治學、宗教學等多學科角度或層面給予多元解讀或理解的現代新詩選本。現代漢語文學史、詩歌史上稀見類似的例證,可能唯一趨同逼近的就是二十八年前(1989)湧現、至今還遠遠尚未結束的「六四詩」寫作潮了。

從文學演進的路向上觀察,本書呈現的這一波特殊時空條件下的詩創作,它極為罕見地與漢詩偉大傳統中相當部分的類型詩歌(悼亡詩、懷人詩、詠物詩、言志詩、同題詩等)產生一種規模效應的積極聯結、承繼和呼應,為一個偉大傳統百年來正進行中的創造性轉型,以充溢動力感的各異文本提供了現代想像和形式活力。

正是基於「同時代人」的詩性認知,阿甘本意義上的「同時代人」,「是所有人的同時代人」也將決絕而勇敢地與俄羅斯詩人曼德斯塔姆(Osip Mandelstam)的著名詩句共鳴、共名——「我不是任何人的同時代人」!因為他們有能力保持對時代黑暗的凝視,也有能力再次於黑暗中感知那種儘管朝向他們卻又無限地與他們拉開距離的光。(引自阿甘本語)

劉曉波已是這樣一位義無反顧的前驅者。澎湃而至的,劉曉波紀念詩的作者們呢?請翻開、請接迎後面湧來中的可能也正閃亮、發光的詩篇……

(發表時改為現主標題。原載《同時代人:劉曉波紀念詩集》,孟浪主編,中國地下文學流亡文學文獻館出品,香港:海浪文化傳播,2018年2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