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棋生

中国持不同政见者、自由撰稿人、物理学学者。

1948年11月出生于江苏常熟,祖籍为福建永定。在家中六名子女中排名老二。1960年-1966年就读于常熟县中。1966年6月-1968年10月,参加文化大革命。后下乡插队、务农做工九年有余。1977年考上北京航空学院,1978年3月-1982年2月,完成空气动力学本科学业,获工科学士学位;1982年2月-1984年7月,师从庄逢甘教授攻读空气动力学硕士学位。1985年-1988年任教于清华大学分校,并去英国当过访问学者。1988年9月,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师从黄顺基教授攻读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

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就中国的人权状况和公民非暴力抗争撰写了多篇文章,发表于《北京之春》、《苹果日报》、《开放》、《新世纪》、《观察》、《中国之春》、《民主中国》、《九十年代》等杂志和自由亚洲电台。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核心理念是:对中国来说,阶级斗争不是硬道理,唯GDP的经济增长也不是硬道理,人权化即自由化才是真正的硬道理。作者主张,必须有一部分中国人选择不搭便车,冒着风险先自由起来。

六四大屠杀之后,曾经三进班房,所加罪名有点吓人: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2001年,获中国民主教育基金会颁发的杰出民主人士奖。2003年获全美学自联自由精神奖和荷兰笔会自由表达奖。

2005年,由香港开放杂志社出版《看守所杂记》。2009年,由华盛顿劳改基金会出版《一生说真话》。2014年,由香港九江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点燃良知的烛光》。

此外,还就物理学三大分立对称性即CPT对称性问题,进行了潜心研究,提出了具有重大挑战意味的全新见解。已经完成的十多篇物理学论文,自2010年9月起,发表于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网站的中国预印本服务系统中。2016年,将在国内出版《物理学分立对称性新论》。

江棋生维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1%9F%E6%A3%8B%E7%94%9F

江棋生文集:http://www.boxun.com/hero/jqsheng

江棋生微博: http://weibo.com/jiangqisheng(已被当局封号)

江棋生物理学论文:http://www.nstl.gov.cn/preprint/

任协华长篇小说《六十二亿恒河沙》出版

 

 

Exif_JPEG_420
Exif_JPEG_420

為大陸訪民而歌,任協華長篇小說《六十二億恆河沙》出版

 

 

 

由著名作家馬建作序,任協華所著長篇小說《六十二億恆河沙》已於近日在美國/台灣兩地同時出版。

 

小說以大陸數量龐大的訪民群體為主角,講述了一群失去家園的人,經由反抗最終獲得希望,重建自由家園的故事。

小說同時以冷峻的筆觸,穿插社會真實事件,刻畫了一個悲慘的、光怪陸離的人間地獄。

和一般小說類型相比,《六十二億恆河沙》風格犀利, 顛覆並批判了專制洗腦文學和犬儒文化,成為抗爭極權壓迫的新起點。

從弱小的生命立場出發,《六十二億恆河沙》開掘底層民眾具有的力量和勇氣,闡述並深化了民主運動的當代含義和緯度。

任協華現為獨立中文筆會獄中作家工作項目成員,世界詩人運動組織成員,寫有長篇小說《世界冰冷之地》、《六十二億恆河沙》,長詩《燕子發瘋》、《長夜行》、《重創》、《顫慄的陸地》及《現代憲政的中國之路》等各類作品。

翟明磊:一个人内心的史诗……

笨重的王者

翟明磊

 

阿钟,老阿钟。别的友人与你神交,而我与你的肉身过从太密。我甚至知道你放屁时的表情,曾被你的爱人模仿再三作为笑谈。

眼前浮现的种种是你在俗世的表情:第一次见到你是《街道》杂志引见,拄拐的你是《街道》的上海地区发行人,结果我发现,一大堆杂志被塞在了床底下。《街道》真是新诗人办的刊物,让一个不利于行的人做发行员,结果可想而知。 閱讀全文〈翟明磊:一个人内心的史诗……〉

井蛙:一個落魄書生的周日下午

一個落魄書生的周日下午

井蛙

1.

一個下午一個人對著一面鏡子,一個雨天一個人和一片樹葉

它們在一起的時間很久了,狗尾草不動了風就停了

一個人指著牆上的畫框,這些顏色怎麼總是這樣,這些日子怎麼總是這樣

掛鐘上的時針挨著分針,它們在一起很久了,它們一碰上就下雪了

他想起那個人,冬天的夜裏,他冷得不知該對自己說些什麼

手腕上的傷口開始疼,雪一下子變成黑色,他就知道白色的東西一遇上冬天就變了

2.

這個人聽見很多人在議論他的往事

他躲著很多人,很多嘈雜的聲音越過樹叢

他們飄忽不定的目光在樹葉上,一個人總是看著相同的樹葉,他感到困惑

這天很長,咖啡杯上的圖案,他看了老半天這個圖案

他發現,沒有一片樹葉能認出一群人的聲音

他發現,很多人想用自己的聲音覆蓋別人的聲音

3.

一個人在想,一個老去的老人會是安靜的

一個人承認自己已經老去,他說著老人的語言

他看見皺紋,病症,和消失的人群

在格蘭大街的拐角處,一個畫畫像的男人,他坐在那裏整整一個下午

他坐在那裏一動不動,他看見一個長得很像自己的人走來

他跟他握手,寒暄,抽一口美國煙

4

現在不早了,趕快戴上帽子,水壺和乾糧

狗尾草開始動了,風吹起來了

一個人不應該老是躲在家裏

一個人抱著自己的畫像滿街跑

他追趕自己的腳步希望快點,快點,快點離開這裏

這裏的人每天都在議論別人的往事

5

一個人一想到自己還呆在同一地方他感到不安

家中的椅子排列整齊,但他不敢一個人坐上去

他望著鏡子裏的自己神情慌張

那個他熟悉的人,叼著煙斗,滿臉皺紋

他想起那個人,冬天裏的手腕開始不疼了

可是,他一想起那個人的臉,心情說變就變了

2015年6月12日

CHINA HILL

梁慕娴:明辨方向,轻装上路——学民思潮停止运作感言

当十五岁的黄之锋领导学民思潮反国教运动的时候,我正在医院进行胃癌切除手术,作家许行先生来探望,带来报纸上十二万人聚集于公民广场反抗国民教育的照片。哗!香港中学生也上街了,消息令我精神一振,在病床上挣扎求生的力量大增。当2013年5月,我能够下床行走时,学民思潮已经发展壮大,成为一股民主运动的有生力量。以后的日子,我经常密切关注学民思潮的一举一动,希望他们在历练中成长。

这几天传来黄之锋等人召开记者会,宣布学民思潮停止运作,成员将一分为二,组党参政及成立新学生组织,并处理学民的资产。对于他们的决定和动向,我觉得很安 閱讀全文〈梁慕娴:明辨方向,轻装上路——学民思潮停止运作感言〉

井蛙:無意識單色死亡,蝴蝶還是飛了

無意識單色死亡,蝴蝶還是飛了

井蛙

“N’s sister who is so in love with her fiance that she manoeuvres to speak with each visitor individually, since one can better express and repeat one’s love to a single person” (The Diaries of Kafka). January 7th, 1910

1

冬天的早晨,沙子一樣的大雪覆蓋了整個屋頂

一個女人走上樓梯又從樓梯上折了回來

她突然忘記現在該去哪裡

她望了一眼白色的天空,依然很白,像昨日洗過的白色被單

她看見所有的屋頂都是單一的白色

她感到一陣恐慌,不記得自己究竟現在何處

同一種聲音從左邊耳朵傳到另一耳朵

一個雪天如果沒遇上昨天遇見的那個人,這一天將面臨災難或者死亡

已經很多天了,她不曾與誰相遇在同一地點

在同一時間,或者更要命的寒冷的夜晚

2

她感到沮喪,端起杯子時,發現咖啡早已喝完

她不知該去哪裡尋找咖啡

八點之後就是九點了

她憤怒地望了一眼牆上的掛鐘,時間走來走去還在同一刻度上

白色枝椏,白色是一次不幸的偶然

沒有什麼是值得記取的,然而沒有光亮不是白色的

一個小小的比雪白更白的光點,漸漸地在雪地上蔓延

她很想去一個地方,或者在去一個地方的途中遇上一個昨天見過的人

雪地上的雪人帶著厚厚的帽子向著一個方向微笑

她也認真地向著同一個方向微笑

3

她疑惑地走上樓梯,然而很快,又折了回來

不知為何要走上這相同的樓梯,一次又一次地返回

時鐘沒有一天能走到八點,也沒有一天能抵達九點

她哭喪著臉問自己,什麼時候才能將屋頂上的白雪打掃乾淨

她渴望黑色能從一條縫隙裡鑽出來

或者樹枝下的雪影能變成黑白兩色

她低下頭,發現所有的手指都長得一模一樣,像她往常看到過的一樣

可是她在夢裡,她同時看見過不同顏色的天空

終於是不一樣的天空了

她指著不一樣的天空,終於碰見那個帶著厚帽子的雪人了

4

她仍以為這是第一次爬上樓梯

她站在樓梯中央,看見窗旁一群密密麻麻的昆蟲在白色光線下飛舞

她知道,沒有人是她記得的人,也沒有人是她需要忘記的

她翻開口袋,什麼也沒有,就連掛鐘上的刻度都不是真實存在的

她懷疑昨晚夢見的那隻飛過屋頂的蝴蝶已經凍死在一棵樹上

它的屍體落在一棵樹的左邊,可她多麼渴望看到右邊的樹上也有一隻一模一樣的蝴蝶

一切靜止之後,風不動,像時間,沒有過去也沒有未來

她痛苦地從樓梯上再次返回原地

她能看見左手緊握右手的情景多麼令人焦慮

當聲音從一隻耳朵傳到另一耳朵時她意識到一個人的虛構部分是真實的

5

不過,這個女人的身影正好順著一棵落光葉子的樹不斷延伸到很遠的遠方

此時,窗戶開始變得越來越小,白色已經封閉整個密集的天空

這個女人開始忘記所有的顏色,交叉重疊的所有線條以及線條上的光影

繁複得無法辨認的面孔,那個雪人厚厚的帽子也變得越來越細長

她開始數手指,昨晚夢見的那隻蝴蝶今早卻死在同一地點

它不該死在左邊或者右邊

標本一樣的時間從不消失也不再現

她僵立在雪地的邊緣,她相信最遙遠的終點就是距離死亡最近的地方

在令人窒息的單一色調裡,蝴蝶飛不出自己也找不到自己

就像她忘了今天要去哪裡,明天將回到哪裡

2016年1月7日

孟浪:给朋友的一份私人信函——“站在文学正确的一边,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

 

亲爱的朋友:你好!

也许你已获知,我与贝岭、刘宾雁、郑义、万之、刘晓波等在2001年发起创办的独立中文笔会(Independent Chinese Pen Center,简称ICPC),目前正处于一个困难的时刻。一向以来你都是这个旨在“弘扬文学、捍卫言论自由”的作家组织的坚定的支持者,也是在中文世界为此筚路蓝缕、一路向前的同行者,仍然行进在笔会行列中的我 閱讀全文〈孟浪:给朋友的一份私人信函——“站在文学正确的一边,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

孟浪

孟浪,本名孟俊良。诗人,文学编辑,独立出版人。独立中文笔会创会人。

1961年出生于上海,1982年毕业于上海机械学院(现名上海理工大学)。美国布朗大学驻校作家(1995-1998)、香港中文大学邵逸夫堂驻校艺术家(2004)。第一届现代汉诗奖获得者(1992)。

1980-90年代中国非官方的地下文学运动重要的代表性诗人和推动者之一,1995年离开中国。流寓美国11年(1995-2006),移居香港9年(2006-2015),2015年起落户 閱讀全文〈孟浪〉

闻海

纪录片导演,祖籍湖南宁乡,从2000年开始独立电影创作。作品包括:《军训营记事》、《喧哗的尘土》、《梦游》、《我们》、《壳》、《西方去此不远》、《凶年之畔》等。多次获得国际电影节奖励。包括:2005年获马赛国际电影节纪录片竞赛单元「乔治斯·德·博勒加德”奖;2006年获28届法国真实电影节最高奖;2008年获第65届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评委会特别奖。2013年在香港大学新闻与传媒研究中心撰写《被放逐的影像——作为见证的中国独立记录片》。

2002年导演/摄影/剪辑纪录片《军训营纪事》 閱讀全文〈闻海〉